付利敏
關鍵詞:顔延之;20世紀以降;研究綜述
自南朝劉宋至清代,顔延之的聲價由高到低再到高,可謂争鳴不斷。自20世紀初迄今爲止,雖然對顔延之的研究總數不過百篇,但是取得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現有關顔延之的研究綜述共四篇,熊紅《生前名噪身後寂寞——近二十年顔延之研究綜述》(1)熊紅:《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所作較早,其文章分爲生平與思想性格、詩歌創作、文賦創作、顔謝比較等四個方面總結研究概况,重點較爲突出,但是對民國時期以及20世紀末的重要材料均未涉及,更不論臺灣和日本地區的文獻資料,頗爲所憾。楊曉斌《顔延之研究回顧與反思》(2)楊曉斌:《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年第30卷第1期。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於對《顔延之集》版本的研究、著作的梳理與輯佚方面給予高度的重視,並且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學界應該努力的方向。但是,對顔延之研究的整體概况,楊曉斌老師注意到追溯到南朝劉宋的梳理,也從作家作品進行分類整理,但所失過於簡略,同時也並未闡發和分析。作于同年的葉飛《試析顔延之研究綜述》(3)葉飛:《開封大學學報》,2009年23卷第4期。可以與之互補,其文從顔延之的出仕時間、思想性格、著述研究、作品繫年、詩歌創作、文賦、影響、顔謝比較等八個方面,進行了歸納梳理,頗爲詳細。由於所作年代比較早,對於當下的研究指導意義不足。石磊《顔延之研究百年回顧》(4)石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4年第5期。作於2014年,所載資料更爲全面,首先從文學史著作、學術論文、研究專著等各個方面做了大致的研究歷程概覽,其次從專題研究入手,分爲:顔延之其人、著作及存佚的考證,詩文鑒賞及研究、影響與評價等四大方面進行綜述,特别是對國内學者未涉足的民國文獻以及日本文獻的發掘,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然亦有不足之處,首先對於民國文獻止有目録不見内容的弊端,導致研究上的闕失;其次,由於年代的受限,至今五年又産生了新的研究成果。最後,進行體例上補缺,再做進一步的完善。本文試圖在研究文獻上補缺,在研究内容上拓展與細化,客觀呈現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爲顔延之的研究做一個相對完善的綜述研究,期爲以後的顔延之研究奠定基礎。
1. 有關年譜的纂寫。要了解一個作家及其作品,應該同時注意他所生活的時代。因此,年譜的編寫及參考極爲必要。季冰是作顔延之年譜的第一人,其在《清華週刊》接連發表了《顔延之年譜、影》(5)季冰:《清華週刊》,1933年第40卷第6期。《顔延之年譜(續)》(6)季冰:《清華週刊》,1933年第40卷第9期。二文,對顔延之所處的時代、生平、仕曆、行跡、詩文等均有考訂,同時也記載當時重要文人的卒年及事蹟,比如陶淵明、范曄、謝靈運等。雖然考訂十分詳實,但亦不免出現錯失,如顔延之免官的時間、與何承天論難的時間,還有《赭白馬賦》的創作時間,均推算有誤。整體上,季譜具有篳路藍縷之功,開啓了後人作年譜的法門。繆鉞《顔延之年譜》(7)繆鉞:《中國文化研究彙刊》,1948年第8卷。相比季譜要更加嚴謹精要,雖然也記載同時文人的重要事蹟,但不像季冰先生發論不止,仍以顔延之的事蹟爲主,主次分明,並且訂正了季譜中明顯的時間記載錯誤,雖然創作年代較早,但可謂是顔延之年譜的佼佼者。後代均以繆譜作參照,比較重要的有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諶東彪《顔延之研究》附《顔延之年表》。諸家争論點在於顔延之出仕時間和外放始安太守的時間,有三説:“三十一歲”(季譜)、“三十二歲”(繆譜)、“二十歲”(曹、沈叢考)。其争論的主要焦點在吴國内史劉柳以爲行參軍、主簿,豫章公世子中軍行參軍的時間。按,曹、沈叢考頗爲有據,從之。石磊《顔延之行實與詩文作年新考》(8)石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6期。補充了“奉使入關行跡及時間”以及考訂《請立渾天儀表》的寫作時間。另外,後世研究有簡要的年表,如日本森野繁夫《謝靈運與顔延之》附《謝靈運與顔延之年譜略表》(9)[日]森野繁夫:中國中古文學研究——中國中古(漢—唐)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2004年。、黄磊《顔延之詩歌研究》附《顔延之年譜補正》(10)黄磊:《顔延之詩歌研究》,2007年,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李之亮《顔延之行實及〈文選〉所收詩文繫年》(11)李之亮:《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1期。、臺灣地區黄水雲《顔延之及其詩文研究》附《顔延之年表》(12)黄水雲:《顔延之及其詩文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等。
2. 有關人物的考辨。主要集中在楊曉斌先生的五篇考論文章:《元嘉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顔延之仕曆考辨》對顔延之在此期間的仕曆進行詳細的考證,對前人所作的年譜進行了補缺工作;其《顔延之出爲始安太守始末考——兼談《祭屈原文》等幾篇詩文的作時與背景》(13)楊曉斌:《西北師大學報》,2006年第2期。一反舊説,認爲顔延之外放的時間爲景平元年,考證辨洽,持論有據,可備一説。《顔延之三十以後出仕質疑》(14)楊曉斌:《甘肅理論學刊》,2006年第1期。一文按照曹道衡、沈玉成的研究思路對劉柳仕歷時間的考證,進一步論定顔延之出仕當在二十二歲。《“顔虎”抑或“顔彪”》(15)楊曉斌:《文學遺産》,2008年第2期。根據唐代文獻對“虎”的諱稱,認爲《南史》顔延之本傳中“顔彪”應爲“顔虎”。《兩“顔延之”辨》(16)楊曉斌:《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年第2期。主要對劉宋顔延之與晋時武將顔延作了區分。
3. 有關顔延之其人的研究。現存最早的,當爲1930年世鐸《顔延之不喜見要人論》(17)世鐸:《潭岡鄉雜志》,1930年第11卷第1期。一文,論顔延之其人具有名士的情懷,欲挽頽風而救人心。陳友琴《顔延之》(18)陳友琴:《青年界》,1935年第8卷 。一文則是根據史傳記載講述了顔延之其人的性格是“吃酒駡人狂不可及”、和兒子顔竣的關係和最後的命運。林夢窗《談顔延之》(19)林夢窗:《中國文藝(北京)》,1942年第5卷第6期。可謂是對顔延之的大加鞭撻,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人。其論顔延之人狂誕、詩不佳、貌不揚,爲人可取,作詩不可取。周建忠《論顔延之之狂》(20)周建忠:《烟臺師院學報》,1986年第1期。繼承林夢窗“狂誕”一説,並且對顔延之與阮籍、與謝靈運的對比,分析其性格、人品的不同。曹道衡《論顔延之的思想與創作》(21)曹道衡:《古典文學論叢》,1986年第4輯。講到顔延之的生平,對其正直的人格有所肯定。沈玉成《關於顔延之的生平與作品》(22)沈玉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對其性格、交往、思想、詩歌特點、散文駢文的成就等均有精到的論述。陸立玉《命由“佯”中撿 禍從“狂”中生——顔延之、謝靈運命運悲劇成因試析》(23)陸立玉:《語文學刊》,2008年第12期沿循着周、沈的路子,認爲顔延之狂傲、謝靈運佯狂。劉文蘭《形似狂狷,神往中庸——論元嘉名士顔延之的思想性格》(24)劉文蘭:《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年11期則認爲顔延之狂狷的性格却有着深厚的儒家思想。孫明君《玩世如阮籍,善對如樂廣——元嘉詩人顔延之》(25)孫明君:《古典文學知識》,2015年第2期。運用史傳的筆法勾勒顔延之的一生,以及對其詩其文作了肯定的評價。此方面研究成果突出的當屬楊曉斌《顔延之的人生命運及其著作的編輯與流傳——兼談《顔氏傳書》本《顔光禄集》的文學與文獻價值》(26)楊曉斌:《文學遺産》,2012年第2期。一文,其認爲顔延之的性格、門第、仕履對其命運産生了重要的影響,指出顔延之門第不高,性格自負、政治上並不躁進、佯狂養身,故而比較幸運。文中特别是對顔氏門第不高的考證,特别出彩。
4. 有關人物思想的研究。曹道衡《論顔延之的思想與創作》(27)曹道衡:《古典文學論叢》,1986年第4輯。認爲顔延之的思想接近正統的儒家。李宗長《論顔延之的思想》(28)李宗長:《南京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一文是學界對顔延之思想展開研究的首篇專題論文,與沈玉成先生持論顔延之以儒家思想爲主,兼有佛教思想略有不同,李認爲顔延之的思想比較複雜,以儒家思想爲主導,又不排斥新興的玄佛思想。陸立玉《顔延之思想性格解析》亦持此觀點。王永平、孫艶慶《東晋南朝琅邪顔氏之崇尚儒家禮法及其表現》(29)王永平、孫艶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一文論述顔氏一族是世代以儒學爲宗的傳統,顔延之的玄化止是其家族文化的一個變調。樂勝奎《六朝劉宋儒學探析———以顔延之、宗炳思想爲例》(30)樂勝奎:《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62卷第6期。一文提出,面對儒學衰微的困境,顔延之採取了援佛入儒的對策,即將佛學的報應論引入,即“施報之道,必然之符”,以結合儒家的天人感應説,尋找二者在形而上的層面的契合點。這種儒、佛兼備的思想爲日漸衰微的儒學注入供新的理論活力。同時,間接地説明顔延之思想轉化的原因和過程。文章説理循序漸進,持論頗有見地。另,王永平、孫艶慶《顔延之的經學建樹及其學風旨趣》(31)王永平、孫艶慶:《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提出顔延之具有貴簡約、重義理等典型的玄化傾嚮。
5. 有關人物的交遊研究
顔延之的交遊很廣泛,有晋末名士陶淵明,劉宋文人鄭鮮之、謝靈運、何尚之、何承天,劉宋名士王球、王僧達,僧釋竺道生、慧琳等等,但是學界此方面的研究甚少。魏正申《陶淵明與顔延之交往新議》(32)魏正申:《懷化師專學報》,1991年第5期。一文否定了陶、顔交往甚密一説,從陶、顔二者在政治態度、思想品格、文學創作與文學主張等三個方面的不同討論陶、顔不可能成爲摯友,並且和陶淵明情款只是顔延之單方面的一厢情願。次年,衛軍英《顔延之與陶淵明關係考辨》(33)衛軍英:《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2卷第1期。繼魏説,從《陶徵士誄》一文,同時從二者的詩文創作和評價,即顔延之對陶詩的評價只有“文取旨達”四字,陶淵明的贈答詩中未見有顔,找出論據,説明陶、顔晚年之交並不可靠,陶、謝只是故交而並不能稱作知己。世傳之所以失誤恰恰在於顔延之爲陶淵明作《陶徵士誄》中提到二者的交遊,且不知顔所作誄文只是一種情感的宣洩。李劍鋒《顔延之與靖節徵士》(34)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第二章第一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則反對魏、衛説,認爲陶、顔是莫逆之交,二人的友誼有着身世、思想、追求、個性等諸多方面爲基礎的。鄧小軍《陶淵明政治品節的見證———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箋證》(35)鄧小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42卷第5期。亦持論陶、顔爲摯友。有關顔、謝的交遊,專論實在罕見。陳虹巖《“景平外放”及謝靈運、顔延之的文學唱和》(36)陳虹巖:《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7期。從寥寥可數的文獻論述,即從顔延之與廬陵王劉義真、謝靈運的交往和顔、謝的贈答詩入手,論證二者只是宦遊之情。陳虹巖《顔延之與王僧達的文學交遊》(37)陳虹巖:《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年第4期。認爲顔延之、王僧達之間的既有才華上的賞識、性情上的相賞,亦反映了高門望族對寒門世族的體認。持論雖失之平正,不過却也豐富了顔延之交遊的研究。另,日本學者森野繁夫《謝靈運與顔延之》(38)[日]森野繁夫:中國中古文學研究——中國中古(漢—唐)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2004年。主要談論了顔、謝二者的仕曆及命運的不同,對二者的交情用墨甚少。
6. 有關人物的家族文化影響研究
學界亦有從家族文化的角度,討論在顔氏家族的文化與地位對顔延之的思想、著述等産生的影響。如楊艶華《論門第家族對顔延之、謝靈運詩歌創作的影響》(39)楊艶華:《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和王永平、孫艶慶《論東晋南朝琅邪顔氏代表人物的政治行跡及其門風特徵》(40)王永平、孫艶慶:《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一致認爲,顔延之的仕曆體現了劉宋皇權政治恢復對士族社會的政治訴求。孫艶慶《中古琅邪顔氏家族學術文化與文學研究》(41)孫艶慶: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和常昭《六朝琅邪顔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42)常昭: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兩篇博士論文,專門討論琅邪顔氏家族背景下的顔氏的文學和學術,其中皆有對顔延之的論述。這兩篇文章可謂是從一個大的家族背景下對顔延之的整體觀照,開拓了研究視野。另,楊曉斌《先唐琅邪顔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的文獻學研究——以顔延之、顔之推爲中心》(43)楊曉斌: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成果,2011年。亦有論述,惜未見原文。
1. 顔延之著作的綜合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來,學界對顔延之的作品漸漸重視起來,初步的研究往往將顔之作品進行綜合探討。周建忠《論顔延之的文學創作》(44)周建忠:《山東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一文首先在晋宋文學因革的大的背景下對顔延之“錯采鏤金”“雕繢滿眼”進行評價,這雖然是顔詩的一大缺點,但對於扭轉玄言詩風無疑是一大進步。其次,周文將顔延之的詩歌進行分類,主要就其中三類來談,即行旅、戀情、詠史;同時對顔延之的駢文,如哀祭文、表文以及《庭誥》給予了高度的讚賞,認爲其成就高於顔詩。整體來看,周説持論比較公允,但是在詩歌的分類上不太妥當,如將《秋胡詩》歸類爲戀情詩。曹道衡《論顔延之的思想和創作》(45)曹道衡:《古典文學論叢》,第4輯。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對顔延之比較著名的詩文賦均有評價,如評價《五君詠》“質樸、剛勁”,其思想和藝術上可以看作顔詩中的壓軸之作;評《祭屈原文》《陶徵士誄》基調與《五君詠》一致。曹文主張思想和創作上不必過高評價亦不必全盤否定。周田青《試論顔延之的文學創作》(46)周田青:《思想戰綫》,1990年第6期。認爲顔延之的創作比較複雜,大抵功過參半,並提出應該全面地看待顔延之的文學創作,給予客觀的評價。周田青將顔延之的詩文分爲兩類,第一類是面對現實、有感而發,情文並茂者;第二類是奉詔應制之作,和會贈答,行文晦澀者。按照創作時間,以屏居里巷爲界分爲前後兩期。該文承認文學史上對顔延之文學特徵的評價,並指出了“綺密”不但指喜用典故和對偶,也應該包含謀篇佈局、章法結構。最後,重新評價顔延之,將其廊廟等應制之作視爲南朝的典範,同時指出因雕鏤太甚爲後世冷落。李佳《顔延之作品新探》(47)李佳:《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8年第2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顔延之的作品風格具有莊重典雅、凝練、含意豐富的特點。同時,指出顔延之對形式與技巧的努力,促進了六朝唯美主義文學的興盛。孫明君《顔延之與劉宋宫廷文學》(48)孫明君:《文學遺産》,2012年第2期。也是從顔延之的成就著眼,稱讚其“廟堂大手筆”,從廟堂大手筆的確立、廟堂文學的歷史定位與文學價值、宫廷文學的詩史地位等三部分,論述顔延之所代表的宫廷文學是南朝隋唐宫廷文學復興的號角,重估了顔延之在文學史上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具有啓發性。葉飛《論顔延之詩文的寫實主義特徵》(49)葉飛:《開封大學學報》,2013年第21卷第2期。與胡曉傑《顔延詩文與元嘉文學尚典雅之風研究》(50)胡曉傑:《芒種》,2014年第12期。均從詩文的藝術特色著眼。陸巖軍《顔延之詩文特點及其成因的探討》(51)陸巖軍:《晋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1卷第4期。與張莎莎《顔延之文學作品風格成因考察》二文從時代背景、文壇狀况、生平交友、思想等方面探討了顔延之詩文特點的形成原因。另,周田青《顔延之詩、文證誤二則》(52)周田青:《文史》,1992年第34輯。考訂《爲竟陵王世子臨會稽郡表》爲蕭昭胄之作,並非顔延之。李佳《顔延之詩文四篇寫作年代考》(53)李佳:《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2卷第1期。將顔延之的作品《行殣賦》《白鸚鵡賦》《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和《吊張茂度書》,進行了時間上的大致劃分,不僅精准,且亦有開創之功。臺灣學者倪臺瑛《顔延之及其詩文研究》(54)倪台瑛:《淡江學報》第十三,1975。年代久遠,惜原文未見。
2. 顔延之著作分類及其研究
(1) 顔延之詩歌研究
詩篇個案的研究。日本學者高橋和已著,王則遠譯《論顔延之的〈秋胡行〉——兼談中國的叙事詩(節譯)》(55)[日]高橋和已著,王則遠譯:《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論述《秋胡詩》雖然是以民間故事爲題材,却在修辭與格調上保持了古典的對仗形式,追求含有意味的普通化,肯定了顔延之在叙事詩上做出的突破。高恒《〈文選〉“詠史詩”情感的轉向——論顔延之對〈秋胡詩〉的轉變》(56)高恒:《青年文學家》,2017年11期。整體上繼承高氏之説,從内容上分析了顔延之《秋胡詩》對劉向《烈女傳》的改造,主要體現在語言稱謂、人物性格及故事情節,更加趨向雅化,體現了貴族文學對民間文學的學習與改造。吴晟《叙事詩體與説唱體之比較———以〈秋胡行〉詩與〈秋胡變文〉爲例》(57)吴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0期。則從諸家叙述詩《秋胡詩》與説唱體《秋胡變文》作比較。李羽陽《顔延之〈五君詠〉試析》(58)李羽陽:《常德師專學報》,1990年第1期。對其中的《阮步兵》《嵇中散》《向常侍》等三首詩歌進行了内容分析以及藝術闡釋,認爲詠阮籍詩風格較沉鬱,詠嵇康詩較俊逸,詠向秀詩兼二者。雖論述不周,但總歸爲開了風氣之先。周溶泉《詠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見——讀顔延之的〈五君詠〉》(59)周溶泉:《名作欣賞》,1997年第6期。一文對顔延之的《五君詠》的鑒賞和評價是十分完整和周密,周文對每一聯詩句都做了具體而微的闡釋,並從整體上對其思想和藝術進行剖析,頗有借鑒價值。黄水雲《論〈文選〉詠史詩類-顔延之〈五君詠〉》(60)黄水雲:《遼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論述了《五君詠》的創作動機、創作内容以及藝術結構。黄文認爲《五君詠》是結合史傳、史論、詠懷之作,宋明清詩學理論家對其評論甚高,對後世文學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楊曉斌《論顔延之〈應詔宴曲水作詩〉的寫作背景、動機與主旨》(61)楊曉斌:《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論述顔延之此詩並非一般的應詔之作,而是具有諷諫意義的。因而成爲顔延之被黜的導火索。論點新穎,可備一説。美國漢學家田曉菲稱顔延之爲南朝的第一位宫廷詩人,其應詔詩如《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作》等,高度表現皇權和王國的權威:“Yan Yanzhi’s poetic vision recreates the south. In this sense, he was the first true court poet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62)[美] Xiaofei Tian:Representing Kingship and Imagining Empire in Southern Dynasties Court Poetry.T’oung Pao,2016,p52.
詩歌分類及其内容研究。蕭統《文選》將顔詩分别歸入公宴、詠史、遊覽、哀傷、贈答、行旅、郊廟七類;周建忠《論顔延之的文學創作》(63)周建忠:《山東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繼蕭統之説,增加戀情、詠物兩類。但是周文將《爲織女贈牽牛》《秋胡詩》歸類爲戀情詩,似乎不甚妥當。曹道衡《論顔延之的思想和創作》(64)曹道衡:《古典文學論叢》,第4輯。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分爲兩類:朝廟應制製作和抒情自懷或借古以自况之作。李宗長《顔延之詩歌主題選擇的文化審視》(65)李宗長:《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等則根據詩歌題材將其分爲四類:應詔章奏之作、唱酬贈答之作、抒情自况之作、遊歷登臨之作;吴功正《顔延之詩美成就論》(66)吴功正:《齊魯學刊》,1994年第1期。分爲雕繢之作、悲咽之作與寄慨之篇三類;馬恩霞《從反叛到順應———試析顔延之詩歌分類》(67)馬恩霞:《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6卷第5期。按照思想性格、心理特徵,劃分爲兩類:抒情自况之作和應制頌美之作。以上論文在分類的同時,均對顔詩做出客觀的闡釋和藝術賞析,比較有特色的當屬李宗長提出顔延之詩歌主題選擇的文化審視表現在對天神的尊崇和對自我的表現上。吴功正論顔延之詩的命運是“身前名噪而身後寂寞”(68)吴功正:《顔延之詩美成就論》,齊魯學刊,1994年第1期,第14頁。。
詩歌藝術風格與技巧研究。錢鋼《論鍾嶸〈詩品〉對顔延之詩歌的評價》(69)錢鋼:《中州學刊》,1990年第5期。在鍾嶸評價的基礎上,對顔詩“源出陸機、尚巧似、體裁綺密,情喻淵深,動無虚散,一字一句,皆致意焉、喜用古事,彌見拘束”等四大藝術風貌進行論述。葉飛《鍾嶸〈詩品〉顔延之條疏證》(70)葉飛:《許昌學院學報》,2013年第32卷第1期。與錢説略同。諶東飆在這方面的用力頗深。其《六朝審美風尚與顔詩用典》(71)諶東飆:《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分析了從魏晋到宋齊,用典漸漸成爲時代的審美風尚,顔延之用典第一其實是時代風氣使然。又《顔詩用典與詩的律化》(72)諶東飆:《求索》,1994年第6期。一文論述顔延之用典促進了詩歌的律化,主要體現在有利於短小篇制的形成;有利於製造對偶句;有利於將聲律説引進詩歌,協調平仄等。又《論顔詩“以用事爲博”》(73)諶東飆:《求索》,1997年第2期。一文詳細的分析了顔詩的用典特色,即表現在用典密度的加大,用典方式的改變(集錦、截取、調整)等。繼而分析了顔詩用典的原因,乃與劉宋復古思潮與時代風氣有關。陳書録《論顔延之對偶詩對初唐律詩的影響》(74)陳書録:《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其實略早於諶東飆的論述,陳論顔延之詩歌的特徵是文字和用典上的對偶,其表現爲:的名對、聯綿對、雙聲對等,對齊梁新體詩的發展,乃至初唐詩歌的定型化都有着重要的影響。李宗長《顔延之詩歌風格論》(75)李宗長:《江蘇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論述顔詩的風格主要表現爲:藻麗、典密、清壯。對玄言詩的改革是有一定意義的。吴懷東《顔延之詩歌與一段被忽略的詩潮》(76)吴懷東:《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認爲顔延之的應制詩創作頗豐,突出的藝術特色便是典故的大量使用。這一現象的發生則是與劉宋皇權的聲張與詩壇重視形式美的風氣有關。因此,顔延之的應制詩可看作一種典型。黄亞卓《論顔延之公宴詩的複與變》(77)黄亞卓:《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2卷第3期。指出顔延之的公宴詩與謝靈運山水詩同時是影響劉宋詩壇的兩種詩歌風格。顔延之的公宴詩有四種顯著的特徵:尊神頌美的主題傾嚮;豐贍綿密的體制;藻麗典雅的辭采;整煉工巧的筆法。這種主題傾嚮與形式體制恰恰體現了顔延之公宴詩的複與變。陸立玉《論顔延之詩歌創作特色》(78)陸立玉:《内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21卷第3期。在對顔延之詩歌内容分類的基礎上論述了顔詩具有以下三種藝術風格特點:鋪叙有致、體裁縝密,喜用典故、用事繁密,講求對仗、偶儷精密。馬恩霞《顔詩“喜用古事,殆同書抄”辨析》(79)馬恩霞:《名作欣賞》,2009年。一文實際上是對以上幾種論文觀點的整合,較有新意的説法便是顔延之喜用古事體現了他的儒學思想。葉飛《論顔延之詩歌的聲韻之美》(80)葉飛:《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第33卷第2期。則論述了顔延之詩歌在平仄與押韻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爲古體詩向近體詩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石磊《顔延之對五言新詩體的探索》(81)石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第5期。一文具有前瞻性的意義,視角新穎。石文首次注意到顔延之的五言詩對四言詩的借鑒,主要表現在:將四言詩用語習慣與結構特徵移植於五言詩;將典籍氣度與詔策文風引入五言詩;將山水詩寫景的特徵用入應制詩;使五言詩承載起四言詩的頌贊功能。這些對我們研究顔延之詩歌的價值以及元嘉詩運轉關起到積極的啓發作用。廉水傑《鍾嶸詩學視域下顔延之的詩歌創作》(82)廉水傑:《中國詩歌研究》,2012年第九輯。從鍾嶸論顔延之的才性經綸儒雅、詩風錯彩鏤金、詩法同祖曹植三大方面做了整體觀照。其中,廉文提出顔延之與謝靈運同祖曹植,論點新穎。
詩歌淵源研究。陳璐《論顔延之對陸機詩歌的接受》(83)陳璐:《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第2期。從公宴詩、贈答詩、行旅詩和樂府詩等四種詩歌類型上,論述顔延之對陸機詩歌的接受。
(2) 顔延之文章的研究
學界對顔延之文賦的研究特點:一是關注度不够,二是很不平衡。
顔延之文《陶徵士誄》的研究獲得了較爲顯著的成果。蔡文錦《關於陶淵明的第一篇文章——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箋注》(84)蔡文錦:《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9卷第1期。是首篇對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的箋注,對字詞的考釋、典故的鈎沉、人物的考訂等,用力較深。李劍鋒《顔延之與靖節徵士》(85)李劍鋒:《元前陶淵明接受史》第二章第一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討論顔延之與陶淵明的交遊,稱二者爲莫逆之交。同時認爲顔延之所作《陶徵士誄》結合儒道玄的思想對陶淵明進行崇高的評價,而誄文中所刻畫的陶隱士的形象是顔延之自我理想和追求的寫照。誄文揭示了陶淵明出仕、歸隱的原因,深深影響了同時代人以及後世對陶淵明的評價。鄧小軍《陶淵明政治品節的見證———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箋證》(86)鄧小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2卷第5期。論述顔誄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高度評價了陶淵明的詩歌,即誄文大量妙用淵明詩文中的字詞。誄文中多有微言,如“巢、由之抗行,夷、皓之峻節”即顔延之對陶淵明政治節操之總讚語。顔誄成功塑造了躬耕編織、艱苦卓絶的、澹泊心、自由心徹底覺悟的、嚴肅認真的陶淵明形象。鄧文議論新穎,是當下陶顔研究的重要參考。日本學者松岡榮志作,梁克隆譯《關於顔延之的〈陶徵士誄〉》(87)[日]松岡榮志作,梁克隆譯:《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6年第4期。認爲顔延之《陶徵士誄》創作動機一方面是爲了表達了對故友的哀悼,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表現自己的寫作技巧。發論可謂自是一家,可備一説。莫礪鋒《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在陶淵明接受史上的地位》(88)莫礪鋒:《學術月刊》,2012年第44卷。盛讚了顔延之《陶徵士誄》“情文並茂,意味深遠”,堪稱“陶淵明接受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重要文獻”。其文對《陶徵士誄》李善注與五臣注的異文以及注解進行了扼要分析,得出李善注爲優,然二者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的判斷。
《庭誥》《祭屈原文》二文雖有研究,但成果甚微。尉建翠《從〈庭誥〉看顔延之的思想和文學主張》(89)尉建翠:《時代文學》(雙月版),2007 第5期 。主要分析了《庭誥》的主要内容,以及體現顔延之的儒家思想。另外,尉文注意到顔延之强調音樂與詩歌的關係,惜未展開系統的論述。劉輝《顔延之〈庭誥〉淺論》(90)劉輝:《北方文學》,2011年第18期。大體沿襲尉文的思路,所不同的增加了《庭誥》對《顔氏家訓》的影響,只是略論,没有詳述。劉輝《顔延之〈庭誥〉佚文研究》(91)劉輝:《青春歲月》,2012年第21期。整理了學界輯佚成果。趙俊玲《〈文心雕龍〉與〈文選〉祭文觀辨析》(92)趙俊玲:《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6卷第3期。在劉勰和蕭統在祭文的選擇上突出二者文學觀念的不同。對蕭統選擇顔延之《祭屈原文》論述了蕭統對顔延之一排喜用事、重雕琢文風的欣賞。然而對《祭屈原文》並没有作具體闡釋。
學界亦有從顔延之文章整體論述者。李宗長《論顔延之的文與賦》(93)李宗長:《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第1期。分析了顔延之文賦的内容及藝術特色。其論述内容主要以宫廷生活爲表現内容,部分篇作也能以情爲文,圖寫情興。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運思上的追新求異和語言上的對仗。陸立玉《論顔延之的文、賦創作》(94)陸立玉:《語文學刊》,2007年。一文將顔延之的哀祭文、詠物賦、書表之作概况進行了大概的梳理,對代表性的文章分析了内容和結構,總結了文賦的藝術風格。整體上與論顔延之詩並無大的差别。張莎莎《顔延之駢文探析》(95)張莎莎:《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8期。將顔延之的駢文分爲四類:奉詔及公文類、對人間世情的抒發類、對人生哲理的探討及感悟類、詠物之作。指出其創作融匯了儒玄佛思想,藝術風格上與顔詩同調。劉濤《顔延之駢文略論》(96)劉濤:《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29卷第2期。綜合分析了顔延之駢文的藝術成就與缺陷。特别對顔延之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誄文、哀策文等進行了藝術分析。以上二文研究概括性較强,藝術性、思想性與價值研究較弱。
(3) 顔延之賦的研究。
姜維公《顔延之〈赭白馬賦〉本事考》(97)姜維公:《東北史地》,2005年第2期。從赭白馬的本事入手,分析了其名稱、功用與象徵,進一步探討得知顔延之筆下的赭白馬當是高句麗進貢給劉宋王朝的。這一研究偏重歷史考索,顔賦本文只作爲徵引材料,並没有進行深入的文本研究。王學軍《顔延之〈行殣賦〉創作時間考及政治意藴探微》(98)王學軍:《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7 第16卷第10期。分析了《行殣賦》的創作時間是在顔延之赴始安途中,内容表層爲哀歎路旁死者慘狀,其深層含義在於悼念宋少帝劉義符、廬陵王劉義真,並表達了對自己前途和命運的擔憂。
(4) 其他著述研究。
顔延之集的研究,楊曉斌先生用力最深,其主持兩項有關顔延之的課題。其論述發表最多,成果最豐,其《類書、總集誤收顔延之詩文辨正》(99)楊曉斌:《文史哲》,2006年第4期。對《海録碎事》、《詩淵》、逯欽立《先秦漢兩晋南北朝詩·宋詩》所收録的顔延之詩文進行了訂誤。《逸集·别集辨析———兼談〈顔延之逸集〉的性質與内容》(100)楊曉斌:《圖書館雜志》,2007年第4期。對歷來被人忽視的《顔延之逸集》進行了内容與性質的探討,區分了逸集與别集的關係。《古本〈顔延之集〉結集與流傳稽考》(101)楊曉斌:《圖書情報工作》,2008年第52卷第3期。考訂《顔延之集》三十卷、《顔延之逸集》一卷在蕭梁武帝時期結集,毁于侯景兵火和蕭繹焚書;隋唐時期散佚爲二十五卷;南宋中興時期僅有《顔延之集》五卷,南宋末年全部亡佚。另,李佳《〈顔延之集〉校注及其研究》(102)李佳: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分析了顔延之的生平、思想、詩文特色,並且對顔延之詩文集中十八篇進行校注。
顔延之具體著作的研究。楊曉斌《顔延之〈逆降義〉鈎沉》(103)楊曉斌:《文史哲》,2011年第6期。《顔延之〈論語説〉的流傳、真僞及撰作緣起考論》(104)楊曉斌:《齊魯學刊》,2011年第4期。《顔延之〈幼誥〉〈纂要〉的内容及其訓釋方法———兼論與〈説文〉〈爾雅〉之關係》(105)楊曉斌:《西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8卷第1期。等三篇文章對《逆降義》《論語説》《幼誥》《纂要》四部著作的流傳與輯佚、歷代著録題名卷數、撰作緣起、創作時間和内容性質等四個部分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王學軍《顔延之〈纂要〉佚文輯注及繫年》(106)王學軍:《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可以與楊文互補參照。
學界對顔延之文學觀的研究不多,且多摻雜在對其生平思想以及詩文總體的研究和評價中,很少有專論。爲方便以後對顔延之的整體研究,現將散落在其他研究篇章中的有關顔延之文學觀的研究略做概述。
顔延之的文學觀。曹道衡《論顔延之的思想和創作》(107)曹道衡:《古典文學論叢》,1986年第4輯。第二節中有“論顔延之的文學觀”,從《庭誥》入手,認爲顔延之承認詩歌對認識社會的作用,又多推崇廟堂之作,不重視甚至輕視民歌,反映了顔延之的文學觀帶有士大夫階級的偏見。又,顔論詩推重阮籍、嵇康和劉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詩可以怨”的傳統。廉水傑《鍾嶸〈詩品〉“顔延論文,精而難曉”考釋》(108)廉水傑:《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一文更是明確顔延之以“宗經”“連類”“比物”爲基點的文學觀念,並且運用到了文學創作中,從而决定了其文學觀包涵有:内容的用事、用典;語言的精工、精巧;富有雅言的音韻等。有關顔延之文學觀點的文獻,王運熙,楊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學批評史》可以説輯録比較全。
顔延之的“文筆説”。范文瀾認爲顔延之“文筆説”爲《庭誥》佚文。(109)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第658頁。詹杭倫《〈文心雕龍〉 “文筆説”辨析———附論“集部”之分類沿革》(110)詹杭倫:《文藝研究》,2009年第1期。認爲,顔延之與劉勰在“有韻爲文,無韻爲筆”的認知上並無矛盾,但是三者之間亦存在分歧。顔延之是從文獻分類的觀念出發的,主張討論“文筆”問題應當與經典分離;劉勰是從宗經的觀念出發的,主張討論“文筆”問題,也應該從經傳説。 廉水傑《〈文心雕龍〉引顔延之所論“ 言筆文” 語義辨正》(111)廉水傑:《文心雕龍研究》第十一輯,2013年。一文認爲劉勰論顔延之“文筆説”之“言”的内涵表明經典是側重陳述事理;“筆”的内涵正是側重用言辭陳述其事的文體;“文” 是廣泛意義層面的文章。顔延之把“經典” 稱之爲“言”,旨在表明經典是一種表明事理,具有教化色彩的文體。此種分類體現了顔延之宗經思想與文體辨析意識,但也易混淆概念,這正是顔延之早期的文學觀。後期漸漸成熟,表現在其有意識認爲“文”是具有審美性的詩賦之類的文體。
元嘉三大家綜合研究。張潤平《試論“元嘉體”的成因及其詩歌史意義》(112)張潤平:《北京師範大學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中國語言文學)論文集·文學卷》(上),2007年。論述元嘉三大家性格上都有仕與隱的矛盾,思想上儒、玄、佛相容,創作心態上具有“心靈自由”與“人格獨立”的精神,開創的“元嘉體”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意義。時國强《士庶升降與元嘉三大家的創作》(113)時國强:《作家雜志》,2010年第6期。論述士庶升降對元嘉三大家創作的影響。又,《顔、鮑、謝的名次地位之升降》(114)時國强:《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6卷第10期。一文將三者地位的升降分爲三個時期:南朝:顔、謝稱盛期;唐宋:顔、鮑、謝並稱定型期;明清:顔、鮑、謝名次紛歧期。大體符合實際情况,但是主次略不分明。孫歌《都道唐人山水妙,豈知元嘉光色好——元嘉三大家詩中的光和色》(115)孫歌:《文史知識》,2017年。論述了元嘉三大家詩歌的藝術技巧,特别提出對顔色和光影的運用。以上論述比較精切,但還是偏於概述。有關此方面研究的碩博論文亦可作爲參考。(116)時國强《元嘉三大家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張潤平《元嘉三大家研究》(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康建强《試論元嘉詩歌》(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孟國中《論“元嘉體”及其詩學意義》(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李瑾《元嘉三大家詩文用典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閆紅芳《元嘉三大家異同論》(内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顔、謝比較研究。有關顔、謝優劣的討論,諶東飆《鮑照和惠休何嘗貶謝?》(117)諶東飆:《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5卷第1期。用三個論據説明鮑照和惠休未嘗貶謝,分别爲:休鮑之語在六朝褒獎六朝華美之詞;劉宋詩壇整體重辭藻、對偶、用典;以鮑照的性格,不會當面貶顔。高華平《從“文筆之辨”到重“文”輕“筆”——《詩品》揚謝抑顔原因新解》(118)高華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1期。認爲顔、謝兩人當時所持的分屬於文學觀念演變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文筆”觀,和“文筆”觀在齊梁時期造成的批評界重“文”輕“筆”的傾嚮,是鍾嶸揚謝抑顔詩評形成的根本原因。許雲和《芙蓉出水與錯采鏤金——關於惠休與顔延之的一段公案》(119)許雲和:《文學遺産》,2016年第3期。認爲在六朝的審美觀念中,芙蓉出水與錯采鏤金二者並無藝術水準的對立。惠休對顔延之的貶損在另外一層審美觀即佛教。繼而論惠休與顔延之的這場争鬥:關於詩歌品格的雅俗之争。有關顔、謝風格的討論。白崇《同源異象———顔延之、謝靈運詩風異同論》(120)白崇:《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0卷第4期。一文對顔、謝詩歌的異同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他認爲,二人的相似性表現在詩歌都有典麗、繁密、雕琢、巧似、重視藝術形式等特徵;不同之處在詩歌的主題、寫景、内在氣質等方面。謝靈運在延續陸機詩歌某些特徵的同時,其整體風貌與曹植詩歌更爲接近,而顔延之則更多地繼承了陸機詩風。另外,日本學者森野繁夫《謝靈運與顔延之》(121)[日]森野繁夫:中國中古文學研究——中國中古(漢—唐)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2004年。則從二人的仕歷對比中,揭示了二人性格、命運、詩歌創作等所存在的差異。持論偏叙述性以及主觀性。
陶、顔、謝比較研究。學界有關陶、顔的研究,多集中在《陶徵士誄》的討論中。上文已述。王文玲《陶淵明、謝靈運與顔延之例説》試圖從三者的交往中論證陶、謝二人之間在晋宋之交思想史上有微妙的關係。論説主觀推測太多,不足爲據。不過,王文却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期望我們能够發現有力的材料,見證陶、謝兩位大家之間的交遊或者態度。
顔延之與何承天比較研究。二人之間的交遊在文學史上頗爲有名,即顔延之三次去信何承天《釋達性論》,可惜學界關注不够。劉静《何承天文學綜論》(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亦只是在詩歌上進行比較,其文在“何承天的詩歌創作”一章中有“何承天與顔延之詩歌對比”一節,論述二者都是擅長寫廊廟體的詩人,他們詩歌崇尚典雅的詩風,在詩歌内容和藝術形式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比較有特色的是對二者思想的比較,石磊《顔延之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中有相當詳細的論述,可以參考。
綜觀比較研究,主要特點:整體研究多,個案研究少;詩歌比較没有特色,大部分還是各論一家,總結性强,且常一言以概之。
有關顔延之的影響與評價研究,其實大都已經包含在以上各個研究層面中。這裏主要就專篇而略論之。劉躍進《〈文選〉中的四言詩》(122)劉躍進:《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4期。認爲顔延之所作四言詩大都較爲平庸,蕭統選録《宋郊祀歌》具有“嘗鼎一臠”之意。楊艶華《顔延之詩歌創作得失評議———以王夫之〈古詩評選〉對顔詩的評論爲中心》(123)楊艶華:《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以王夫之對顔詩的評價爲中心,分析了顔詩的成就和缺陷。莫礪鋒認爲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堪稱“陶淵明接受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重要文獻”(124)莫礪鋒:《顔延之〈陶徵士誄並序〉在陶淵明接受史上的地位》,《學術月刊》,2012年第44卷。。杜鳳俠稱顔延之爲《詠懷詩》的第一作者,推動了《詠懷》詩在更廣闊的時空中的傳播和接受(125)杜鳳俠:《論顔延之在阮籍〈詠懷〉詩接受史上的貢獻》,《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6卷第5期。。
羅國蓮《顔延之詩歌評價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將顔延之放在歷史的長河中進行横向和縱向的爬梳和定位:顔、謝並稱;顔、謝優劣之争;顔、鮑、謝的並稱;陶潛崛起與顔謝地位的比照等爲四章,對顔延之地位的歷史升降進行了客觀的、冷静的展示。研究的基本特點是以歷史文獻爲據,這種研究方法頗有可取之處,比較直觀,但亦存在弊端,即放棄了詩歌本位的探討,湮没於第二首材料的層累中,從而會模糊了顔詩真正的歷史價值。
有關顔延之的研究論著並不多,大多爲學位論文補足而成。臺灣學者研究較早,黄水雲《顔延之及其詩文研究》(126)黄水雲:《顔延之及其詩文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和陳美足《南朝顔、謝研究》(127)陳美足:《南朝顔、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出版在同一年,二書存在多處重合,研究構思十分接近,主要從人物時代思潮、生平交遊、思想性格、詩文分類、藝術特色等諸多方面進行探討,比較出色的就是有關詩歌藝術特色方面,在顔色、聲音、聲調等方面的類比排列,展現了顔詩對詩歌的創新。陳書雖曰比較,但只是將二者在同一研究方面並列展開叙述,並没有真正做比較。二書又具開創之功,但存在的問題,就如石磊《顔延之研究百年回顧》所言“述而不論”。大陸地區,石磊校注《顔延之文集校注》(128)石磊校注:《顔延之文集校注》,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年。,和晚出的李佳校注《顔延之詩文選注》(129)李佳校注:《顔延之詩文選注》,合肥:黄山書社,2012年。可以説是至今爲止僅有的兩部有關顔延之的詩文的注本,且只是選注,並不齊全。諶東飆《顔延之研究》(130)諶東飆:《顔延之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當是大陸地區研究顔延之頗有價值的力作。其中有關生平的考證,頗有參考價值。特别是對顔詩促進了詩歌的律化和對劉宋詩壇的復古等兩個觀點,别出心裁。最新的研究專著當是王曉燕 、劉郝霞 、韋强合著《被誤讀的“元嘉體” 顔延之“文”新釋》(131)王曉燕、劉郝霞、韋强合著:《被誤讀的“元嘉體” 顔延之“文”新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該書從顔延之的文着眼,探討了顔延之在文學史上被誤讀的原因,並對嚴可均校輯《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所輯録的三十六篇文章按照文體分類、内容分類,探討了顔文的特點、成因及影響。此角度比較新穎,填補了顔延之文研究的大量空白。
碩博論文研究比較可觀。現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博士論文:李佳《〈顔延之集〉校注及其研究》(四川大學,2003年);楊曉斌《顔延之生平與著述考》(西北師範大學,2005年);楊曉斌《先唐琅邪顔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的文獻學研究——以顔延之、顔之推爲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成果,2011年);石磊《顔延之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石磊《顔延之集校注》(東北師範大學,1999年);孫震芳《顔延之及其詩文研究》(江西師範大學,2007年);劉文蘭《顔延之文學論》(山東師範大學,2000年);裴闖《顔延之生平創作平議》(厦門大學,2001年);熊紅《顔延之的駢文創作及其文筆説》(湖北大學,2005年);尉建翠《顔延之詩文研究》(山東師範大學,2007年);楊艶華《顔延之詩歌研究》(暨南大學,2006年);黄磊《顔延之詩歌研究》(上海師範大學,2007年);王曉燕《顔延之文研究》(四川大學,2008年);張莎莎《顔延之研究》(貴州大學,2008年);劉輝《顔延之〈庭誥〉研究》(福建師範大學,2013年);夏偉《顔延之及其文研究》(西南大學,2016年)。綜觀之,大抵從人物生平、思想、詩文(特别是駢文)、著作、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已經在上文中均有採納。
日本學者對顔延之的研究共24篇(132)目録可以參考石磊《顔延之研究百年回顧》。,石磊《顔延之研究百年回顧》列出20條,本文在其基礎上增加五條:森野繁夫《顔延之の〈庭誥〉と褊激の性》《六朝詩の語彙および表現技巧の研究》(133)[日]森野繁夫:《中國古典文學研究》,2003年。;住穀孝之《顔延之『北使洛』と『懷古』の抒情の形成》(134)[日]住穀孝之:《中國詩文論叢》,2016年。;森野繁夫《文選雜識——顔延之〈陽給事誄〉並序》(135)[日]森野繁夫:《國語科學研究紀要·十》。;大矢根文次郎《顔延之的詩》(136)[日]大矢根文次郎:《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冢本信也《南朝樂府民歌受容——顔延之與鮑照》(137)[日]塚本信也:《東北學院大學論集》,1997年。。日本研究内容涵蓋顔延之的生平、思想、交遊、詩文等諸多方面,雖然遠遠不及大陸的研究,但是其對《庭誥》《達性論》的研究值得注意和用心。
綜上所述,學界對顔延之的研究在生平、詩歌藝術、文集的整理和研究均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不足之處亦明顯:顔延之的思想和交遊需要再進一步探究;顔延之的作品集至今没有比較完善的全注本;顔延之的駢文和賦兩種文體專題研究成果罕見;顔延之詩歌的淵源研究成果單一;顔延之的比較研究太少等等,以上五點均爲我們以後研究可以著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