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旭,金 鑫,王旭东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教育部启动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试点单位遴选结果,2019年1月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单位遴选结果。此后,很多专家和学者们开始围绕着“三全育人”展开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学科、多层次的探讨与论述,并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为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三全育人”的相关问题,本文试图从意义、内涵、实践路径等方面,对目前关于“三全育人”的学术研究状况进行整理、归纳与评析,以期为推动“三全育人”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参考。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同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全育人”,并将“三全育人”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问题的重要回应,这不但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还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息息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通过梳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三全育人”意义的探讨与揭示,主要围绕着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展开。
关于“三全育人”的理论意义,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三全育人”是马克思人与环境理论的最新思考。学者们普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离不开环境和主体两个关键要素的。人与环境理论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对人与环境关系探讨为伊始,历经人作为自然之物而存在,到赫拉克里特的朴素辩证思想认为自然和人具有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到人独立于自然界,到因人对自身理解的不清晰透彻而产生的人化自然思想,到“地理环境决定论”,再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三大批判提出了历史理论与生产现实相结合、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环境’互化的实践观”[1],最终确立了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于一体的人与环境论。基于此,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坚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三全育人”的基本方法论与重要表征,“三全育人”在马克思人与环境理论的深入探索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做法。有学者认为,“三全育人”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育人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在实践层面推进和落实全新育人理念的强劲力度”[2]。作为一种思想,“三全育人”是马克思的人与环境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套用;作为一种新实践,“三全育人”是建构和维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正面教育与引导时代新人的创造而不是单调的堆砌。总之,“三全育人”很好地将理论融于实践当中,促进了二者的有机统一与良性互动,全面而系统地抵御消极思想观念带来的熵增扰乱[2]。
第二,“三全育人”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总是在不断回应时代对青年发展提出的问题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在把握时代主题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结合国情特征来总结规律,进行理论创新。“三全育人”对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做出了积极探索。无疑,“三全育人”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等教育发展一体化推进、协同性创新的理性自觉[3]。
第三,“三全育人”深化和提升了关于立德树人的认识。有学者认为,“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构建起来的新的德育格局和育人模式[4]。“三全育人”的提出,旨在不断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价值目标取向上将育人的体制机制指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必须强调在应对新的世情国情变化的基础上,各种社会思想文化交锋日渐频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成才成长的意识,以全面提高培养人才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总之,“三全育人”是我们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入认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路径的新探索。
学者们对“三全育人”现实意义的解读,体现了较强的实践特征,大致呈现以下几种视角:
第一,“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遵循。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5]。深深根植于实践沃土的“三全育人”,既是党对推进高等教育事业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着眼于未来全局发展,对人才培育做出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5]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三全育人”主要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清教育的首要问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方向目标[6],是推进落实“三全育人”的实践前提。
第二,“三全育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实践框架。从现实角度上说,“三全育人”涉及不少问题,如聚合分散的育人力量,打破学校与社会、学校内部的岗位边界,全员育人的体制机制,不同育人阶段之间的系统关联缺失而导致的教育缺位等,因此,“三全育人”的意义不只局限于高等教育。有学者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困难,一方面是源于“对于受教育者的地位变化和教育环境的本质变化关注不够敏感和深入”[7],正如列宁的灌输理论告诫的那样,先进的思想理念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而是要从外面灌输进去。“人们经常谈论自发性。但工人运动的自发发展,恰恰导致运动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8],同样的道理,如果在思想观念领域不主动占领,任凭消极观念蔓延,将会面临育人工作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危险。因此,坚持“三全育人”,发挥其强大的政治动员力及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推动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第三,“三全育人”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实践方案。“三全育人”不仅是对育人理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从方法论角度对新时代怎样有效开展育人工作的思考,并绘制了清晰的路径方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廓清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基本脉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中的每一个“育人”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教育事业赋予了新的使命,围绕着“三全育人”,学者们又从其他角度进行解读,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理念的认识。
一是从哲学意蕴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入手,剖析“三全育人”折射的内在意蕴。从总体上看,在准确判断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三全育人”的提出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是从全局的整体的全面的实际出发,是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全面考虑。“三全育人”正是着眼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经验为主要依据提出的。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别开来。从其本身的内在蕴含上看,“三全育人”整体符合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牢牢抓住了当前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艰巨任务,紧紧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对于当前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三全育人”又是从人民的主体地位出发的,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愿景,彰显了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的观点。
二是教育强国的角度。今天的中国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再也不是过去处于相对靠后的排位,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优先发展教育,才能面向新时代、赢得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学者认为,“三全育人”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顺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变革,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质的时代新人[3]。“三全育人”的核心就在于“全”,从其狭义的范围上来说,是学校教育教学在人员、时间上的全覆盖。而从其广义的范围上来说,学校教育只是“全员”之一。因此,要建设教育强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及社会各行业领域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有效整合,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坚实的工作基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人的成长是每个阶段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的叠加和融合,“三全育人”作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展现了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三全育人”逻辑关系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路径目标论。即“三全育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以目标与路径的关系展开的,体现出了一种二维逻辑体系,围绕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愿景,阐述什么样的路径能有效地构建起互补共生、教育合力的育人体制机制。有学者认为,应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以整合式育人资源为基础、以系统性综合改革为抓手、以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目标[6],最终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者们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思想特征、心理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从分析国家宏观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优化教学手段模式的多样性等角度来阐述“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增强“三全育人”工作的影响力与人性化,最终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愿景做出更大的贡献。
2.嵌入互联论。即指“三全育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一方的存在和实施,以另一方为条件和依托,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个体,而是从理念引领、资源整合、载体聚合以及话语契合等方面下功夫开展的全方位、立体化、多侧面的思想政治教育[4]。全员育人是主体,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营造各类教育主体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全过程育人是路径和过程,从时间维度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育人是载体,立足青年学生成才成长的需求,建立网络育人与传统育人相互呼应,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的协同机制。
3.要素共建论。即指“三全育人”中每一个“育人”都作为一种功能要素,围绕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各自发挥作用,各要素相互法力推动共同目标的落实与发展。如果说路径目标论和嵌入互联论是从内在逻辑分析“三全育人”,那么要素共建论则是跳出了内在逻辑的框架,不局限于内部讨论,跳出这一框架之外去分析其逻辑联系。“三全育人”是围绕着育人的目标而展开的,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支配和制约每一个“育人”因素的演绎与阐发。通过“三全育人”来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涉及主导力量、性质、目标等要素,各个要素虽有不同的要义,但其基本功用都是指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视角解读“三全育人”的逻辑关系,如有学者从系统育人和系统教育力的视角来谈“三全育人”的内在逻辑。还有的学者将“三全育人”外化为以“三全育人”为基础,形成内圈、中圈、外圈三个圈的概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把握新时代育人工作[9]。总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三全育人”逻辑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一致说明了“三全育人”中的每一个“育人”虽各有侧重且内涵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都不能被割裂,而是互促互进、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
“三全育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慢慢成型成熟的,他们从最初的各自独立表达逐渐趋向融合,表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发展脉络。基于对党的政策文献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史料梳理,对“三全育人”的演进历程做了系统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三全育人”基础奠定期。马克思、恩格斯开展的反对错误倾向的思想理论斗争和政治教育,虽然未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但为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的本质等学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也为“三全育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三全育人”的初步确立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将做好育人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1949年颁布的《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指出,“团的基本任务,在于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教育广大青年群众,同时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组织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加党和人民政府所号召的各项运动。”[10]1950年8月2日,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与会代表的倡议下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口号[11],可以说,“三育人”口号的提出成为“三全育人”理念的雏形。1952年10月,教育部提议在高等学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并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逐步确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面临着东欧巨变、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明显、国内外严峻形势下,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人。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2]这也为全员育人思想找到了理论之基。
3.“三全育人”的发展成熟期。1994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在它的指引下,即有学者总结和提出了“三全育人”的德育体系。有学者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德育为首,三育并举,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13]“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法”对于提高育人的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里,全方位指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全过程指的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全员化是指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14]。
4.“三全育人”的开拓创新期。经过多年的运行与发展,“三全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全员育人中的“员”素质大幅提高,全程育人中的“程”范畴大幅延伸,全方位育人中的“方位”外延大幅拓展。但不可否认也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全员育人中的“员”存在角色缺位,全程育人中的“程”存在链条断裂,全方位育人中的“方位”存在重心偏移[15]。在新的历史坐标下,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三全育人”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又相互联系,其内在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把他们联系起来、贯穿起来总体把握。当前,着力探索统揽推进“三全育人”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关注的又一焦点。
部分学者从总体上对“三全育人”的落实给出了相应建议。有学者指出,“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是综合改革。意味着育人工作理念、内容、方法、载体上的创新,政策、机制、体制的调整和优化[6]。有学者强调,机制建设是“三全育人”从理念到实践落地的有力保障,应从构建坚实的领导工作机制、评价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四个方面推动“三全育人”[16]。还有学者指出,“三全育人”和教书、管理和服务职能是通融而非对立,要群策群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谋学校的发展和育人质量的提升[17]。
同时,很多学者结合自身关注的领域,对“三全育人”某一方面的实施和践行提出了具体看法和意见。全员育人在“三全育人”的重点和难点,是作为育人主体,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广大教师。同时,要发挥好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作用[18]。全环境育人着眼网络社会崛起的特定背景,将实体环境与虚拟环境相统一,并找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出路。一是自我教育方法,二是双向互动方法,三是环境优化方法,四是立体育人方法[19]。全方位育人则要不断主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利用大数据、MOOCs等[15]。全方位育人要求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多个维度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青年学生提供多平台、多角度的资源,激发最大育人动能[20]。
总体来看,学者们从各自学术背景与关注领域出发,对“三全育人”进行了多元立体化的解读和研讨,较好地做到了点面交叉与纵横结合,为今后统筹推进“三全育人”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三全育人”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特别是将“三全育人”落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视阈下,坚持“三全育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启示等研究还不多,期待视角的拓宽使相关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二是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内容尚需完善,当下对“三全育人”的研究多集中在结构、意义等方面,其探讨多停留在政策解读层面;三是对“三全育人”实践贯彻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三全育人”是当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目前对“三全育人”实施路径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三全育人”的实践转化力与实践操作力还需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