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筑牢校园意识形态阵地方面的作用

2020-03-16 20:14段玉柳
高教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育人文献图书馆

江 涛,段玉柳

(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一、引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1]。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总书记的讲话突出强调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孕育新生思想的前沿阵地,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场所,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内部要求。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进一步筑牢校园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担当和使命。通过在高校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加强校园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更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东西方意识形态的较量从未停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如何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高校要不断探索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策略,充分发挥高校特有资源和渠道,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以此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执行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二、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

1.通过文化育人功能夯实意识形态教育

文化属性是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往往需要以文化为载体[3]。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空间资源,可为各类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提供平台,是大学生除教室以外驻留时间最长的学习活动场所,其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学生拓宽视野、塑造人生观、熔铸品行、沉淀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大学育人教学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当前,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越来越多呈现在以文化软实力为表现的竞争,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的阵地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核心地位,创新主流文化核心形式和内容的呈现机制,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献保障,努力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高校意识形态与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的结合,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的重要实施路径,此举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的丰富和形式上的创新,将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2.发挥信息育人职能提高学生意识形态鉴别力

全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归根结底是提升大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识能力。信息素质教育涵盖了思想道德范畴[4],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当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是由图书馆牵头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检索工具的讲解,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评价和应用的能力。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强大的信息交流优势,还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馆员队伍为读者提供服务,在提升学生获取、评价和信息利用等方面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是图书馆实现信息育人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发挥好图书馆信息育人的职能对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鉴别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履行服务育人职能丰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形式

高校图书馆具有服务育人的职能,该职能决定了图书馆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钻研和更新专业知识的重要宝库,更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思潮的集散地。在图书馆日常开展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如“党员书屋”“真人图书馆”“读书分享会”和各类学术讲座,都是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表现形式。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课堂,第二课堂是教学体系中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将意识形态工作嵌入图书馆第二课堂,以更为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发挥图书馆服务育人作用,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创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方式,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式。

三、高校图书馆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资源优势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在于其囊括了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化发展成果,是人类历史优秀文化的积淀。其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在提供丰富的纸质文献同时,还能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和技术设备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是大学生汲取知识、拓宽视野的信息宝库。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信息和网络资源优势,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和资源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影响,从而使其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场域优势

相比于其他部门,图书馆在高校具备更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场域优势,图书馆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馆舍装饰、多功能区域布局、文化建设和读者活动等方面均吸引着读者停歇驻足。读者不仅能在获取文献的同时感受到图书馆硬件建设所带来的舒适便捷,还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来自图书馆人文环境为读者带来的心灵净化。

图书馆的教育工作不仅强调要以知识育人、文化育人,还要强调环境育人。狭义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和氛围[5]。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也就是说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建设是图书馆在意识形态领域活动的物质体现,又以人文环境建设的物质体现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所以,要在筑牢校园意识形态阵地方面发挥图书馆人文环境和场域优势,构建图书馆“学知”和“养性”功能的统一融合。

3.具有权威性阵地优势

当下网络文化盛行,大学生是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群体。互联网已经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互联网的一个致命缺陷即是缺少权威性和公信力,导致大学生难以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有效甄别网络文化中的负面元素,难以正确认识到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图书馆文献资源在高校极具权威性优势,一直以来深受教学、科研工作的依赖和信任。出自图书馆的文献常常被赋予专业、准确、可信度高的属性,是大学生获取各类文献资源的主要渠道,在读者心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因此,图书馆是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话语权平台,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构建的最后一处安全屏障。应充分发挥其权威性阵地优势,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剔除糟粕文化,确保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四、高校图书馆筑牢校园意识形态阵地的主要途径

1.强化意识形态文献资源体系建设

文献是思想战斗中的武器,是人类智慧传播的载体。高校图书馆意识形态文献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意识形态文献资源的建设,图书馆意识形态文献建设工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同时,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教育的职能也离不开馆藏文献的支撑,高校图书馆要为大学生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文献资源体系,确保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文献保障能力。面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应该重视文献的筛选,摒弃以往的观念,平等对待所有专业门类学科书籍,不能够只保障学校重点学科门类进书量,要丰富各类文献资源。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主动收集党在文化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重点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文献资源建设为核心,内容应涵盖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历史传统等丰富内容,由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各种先进思想理论组成[6]。

2.构建意识形态阅读推广体系

创新活动形式,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深化和拓展,是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再度整合。当前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沉寂的图书馆再次燃起活力,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时应以先进的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政治意识、强化自我意识,让大学生时刻保持文化的自省和自信,具备牢靠的政治定力。所以,应将高校图书馆加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工作嵌入到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创造性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阅读推广工作相结合,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形式相比于课堂上的显性教育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无声”。

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活动形式:一是通过新书推荐、深度导读等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多接触主流意识形态文献,在学生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起到基础建设作用;二是举办讲座,邀请名家名师引起学生关注,很多读者慕名而来,形式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摆脱严肃的课堂氛围,增强与读者沟通互动;三是以辩论式教学为手段、辩论赛为途径开展多种关于主流文化、主流思想的大辩论,在全校性范围内掀起价值观大讨论,让真理越辩越明,以此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结合。

3.提升图书馆意识形态宣传引领能力

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传播必定依附于一定的有效载体,图书馆就是这个载体的汇集地、中转站。图书馆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肩负着收藏、传播、研究宣传我党重要思想理论的职能。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课下驻足时间最长的场所,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探索自身内涵建设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宣传引导力和正向影响力,起到畅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的作用。

首先,应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环境和阅读氛围,实现图书馆文化建设实用价值、教育价值和美化价值的统一结合。将图书馆建设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将其打造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读者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依靠信息流动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方式,要灵活地将新媒体技术力量运用到图书馆宣传工作上来,提高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生自媒体平台宣传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形式,丰富宣传手段,让话语内容更加生活化、通俗化,以接地气的形式让读者听得懂、听得进。

最后,要以党团建设、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为有效载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重要影响力,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加强图书馆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高校图书馆意识形态工作旨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培养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们是一群政治过硬、信念坚定、能力突出、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型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带有政治色彩和个人情感色彩的言论,在学生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受阻。所以,图书馆意识形态工作要有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作为基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队伍,为革命建设事业传声散种。

图书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图书馆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程,做到组织设置规范、机构人员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日常管理到位、作用发挥合格、基本保障有力。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充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带头深入到学生中开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阅读推广工作、资源荐购等工作,用党员的政治视野和格局带动图书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构建强大的图书馆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得力干将。

五、结语

校园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应成为校园意识形态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引领广大师生从思想上保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通过图书馆党建团体力量发挥自身文献优势,树立意识形态宣传核心地位思想,引导师生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图书馆开展工作,在图书馆建设中展现政治导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强大力量,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具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以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最终实现图书馆内涵建设与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一结合。

猜你喜欢
育人文献图书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