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琳
意义建构理论对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的应用
孙 琳
[南京审计大学]
意义建构是一种定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关注人在接受信息过程中自身的主体性、社会性和真实性,关注人如何从个人经验中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建构理论的应用,在于探究大学生的意义建构机制,让大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境,自发形成对现实现象的意义赋予能力,并将现实中对意义的赋予融入到对其他范围的新生现象中。
意义建构理论;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
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即大学生给对象事物赋予含义的能力。大学生对生活意义的赋予和创造,使生活充满幽默感、灵气和日新月异的升华性变化,生活内容更丰富多彩,并在创造中不断再生和提高。反之,大学生缺乏意义赋予能力,就无法使有限的外在资源产生无限的生活内容和文明价值,[1]缺乏信仰、方向、动力,务实功利,脆弱敏感,消极颓废。探索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的方式方法,深化对大学生生命状态及大学生文化的理解,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
当前,高校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意义赋予能力缺失和意义赋予能力不足两个方面。
1.政治信仰缺失。一些大学生被动地接受高校的政治信仰教育,存在一定抵触情绪,甚至对共产主义实现持悲观态度。对网络媒体上恶搞国旗、烈士等行为反应冷漠、无所谓,没有边界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还信奉西方“民主”,盲目崇拜西方政治制度。
2.学习动力缺失。一些大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下降,旷课、考试不及格率高,专业认同感低,少数大学生由于未修满学分不能毕业,甚至有大学生因学习困难而中途休学、退学。
3.生活目标缺失。一些大学生缺少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课堂盲目学习,得过且过,生活态度消极被动、随意不规律,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有不少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人际关系冷漠。
4.心理亚健康。一些大学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自信心,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焦虑,自卑,逆反,恐惧,作出偏激行为,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严重者会形成心理疾病。
1.务实功利思想泛滥。一些大学生将是否对自身学习、交往、就业等有用作为生活意义的标准和依据,在规划个人的学习及社会活动时,信仰金钱至上、权力至上,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2.低标准、低要求。一些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凡事讲求差不多,成绩以不挂科为标准,以不违规违纪为要求,以正常毕业为底线,将成功定义为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拥有理想与担当的期望相去甚远。
3.没有长远规划。一些大学生考虑问题只重眼前,规划大多是短暂的、工具性的,没有长远的职业和生涯发展规划,缺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些大学生在经过十年寒窗实现上大学的目标后却陷入了追寻价值和意义的迷茫,在日复一日的混乱与得过且过中,消解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甚至产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心理问题,进而诱发心理疾病。对意义的理性思考与高效建构,有利于正确看待世界百态和个人得失,摆脱消极情绪,认同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规划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大学以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多元价值中碰撞和融合,在历史变迁中前进和发展,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组成部分。如今有的高校出现的浮躁、功利现象,以及校园贷、校园暴力、校园舆情事件的频繁发生,给高校建设带来沉重的反思。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的缺失,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削弱了主流核心价值在高校的话语权,破坏了大学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弘扬核心价值、清明校园文化,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意义赋予能力,而具备高水平意义赋予能力的大学生必将促进核心价值的弘扬和校园文化的清明。
大学生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和学习能力,有饱满的青春热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形成正确的、较强的意义赋予能力,一方面能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和蛊惑,另一方面还将成为正确思潮的传播者和解读者。应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正确地辨别和实践,成为坚定信仰的捍卫者和宣讲者,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正本清源、引领思潮。
1.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思潮涌动,网络环境多元发展。世界范围内社会文明出现了空前的交流和碰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交叠相织,西方腐朽与反动文化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地位,还有碎片文化、网红经济等,这些都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和功利心态。
2.考上大学仍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终极目标,大学生的情商教育、综合素质、价值追求、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一直以来被忽视。甚至考入大学后,许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持放任的状态,只是被动地等待学校的沟通,导致大学生缺失了家庭教育和监管的环节,而等到问题出现时却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是无法挽回。
3.就业压力和残酷的竞争让大学生陷入不安和焦虑,产生趋低性自我认同。[2]多数大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爆炸式增长,求职要求渐趋综合、高标准,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动或淘汰低位。但有的却不能正确看待得失成败,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一次失败就精神崩溃。也不乏大学生知行不统一,行动力不足,甚至还有少数人对压力并不敏感。
4.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足。一方面,非主流文化和糟粕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新鲜形式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发思想混乱、盲目跟风;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脱离,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无法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惑,从而失去吸引力甚至动摇他们的思想。
1.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但青年阶段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阶段的共性是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差,身心发展不平衡。一些大学生看待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偏于感性,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在复杂的社会大潮中容易被诱惑,产生动摇,甚至直接崩溃。
2.新时代大学生大多出生、成长在1995年以后,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体验不深,对贫穷和落后体会不深,因此缺乏理想信念,不懂得机会的重要性,也不能承受痛苦和挫折,导致行动力严重不足。
意义建构理论,为应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欠缺问题、摆脱意义虚无状态、重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意义建构理论的价值在于更关注接受信息过程中自身的主观作用,关注如何从个人经验中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原有认知建构的基础上提供相关资源与服务。意义建构理论最常用的方法为微刻时序访谈法和中立型提问法,采用以受访者为导向的沟通原则与提问策略,不体现访谈者对访谈题目的观点。[3]
意义建构理论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的提高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潜能,从大学生自身经验挖掘资源加以利用,减少大学生的叛逆心理和外在方法的实用困难,树立大学生自主赋予生活意义的信心,培养大学生自主赋予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
意义建构理论的四要素模型是情境(Situation)、鸿沟(Gap)、桥梁(Bridge)、使用(Uses)。情境代表历史、经验、个人认知等,是意义被构建的时空背景;鸿沟代表困难、问题、阻碍,是有待解决的需求;桥梁代表获得答案、形成想法以及获取资源等;使用代表帮助、阻碍、影响等,是个人建构的新的意义。[3]
基于意义建构理论的视角,大学生可以对生活建构新的意义,意义赋予能力欠缺只是在某些情境下,由于自身的认知缺失形成的意义虚无等鸿沟,而这个鸿沟是可跨越的。借助桥梁有效弥补大学生的认知缺失就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意义虚无状态,实现对生活的正确意义赋予。
意义建构理论聚焦建构意义而进行的内在和外在的沟通过程,关注个人在信息行为过程中每一刻的动态表现,即关注个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变化过程。[3]意义构建理论将信息行为情境拓展到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成为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4]。
意义建构理论将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的探索从生命意义拓展到生活意义,动态追踪事件逐步变化情况,即每个微刻的意义建构。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行为中每个微刻的变化皆会反映出其对生活的意义建构过程、存在的认知缺陷等。
[1]陈超群.“文化化”的内涵与文化化社会的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2):85-96.
[2]辛志军.当代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成因与隐忧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62-63.
[3]车晨,成颖,柯青.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6,34(6):155-162.
[4]乔欢,周舟.意义建构理论要义评析[J].图书馆杂志,2007(5):8-10.
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基于意义建构理论的大学生意义赋予能力研究—以青年大学习为例”(项目批准号2019SJB089)
(责任编辑:杨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