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建设研究*

2020-03-16 13:27赖小明谢宁宁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事象赣南民俗文化

赖小明,谢宁宁,李 佳

(赣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客家,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方言、习俗的地缘性民系。客家人分布很广,其中赣闽粤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海外地区也有一定聚散分布。赣南客家人在千百年来的垦殖生产、生活劳动中积淀了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客家人历来尊崇吃苦耐劳、勤劳洁净、克勤克俭、崇尚文化、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蕴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赣南”是江西省南部区域的地理简称,地域广阔,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毗邻广东、福建,有“客家摇篮”“客家原乡”之誉,是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上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形态多样,具有浓郁的地域乡土气息,民俗事象包含传统节庆文化、宗祠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嫁娶文化、丧葬文化等诸多形态,一些具有赣南客家区域典型文化特征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以及在现代文明的辐射作用影响下,它们的地缘传统民俗原生形态正在逐渐蜕变、异化、消亡。[1-2]因此,如何有效保护、传承赣南客家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现代摄影术发明于1839年的法国,距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虽然早期的银盐感光摄影术较之先进的现代数码影像技术显得较为落后,但它的横空面世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因为它延展了人类视知觉体验的空间维度,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那些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像资料,相对于文字、绘画及口述性的传播方式,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纪实性、艺术性的特征,其影视图像形态记录的历史文献价值不可替代。这里所述的影像包含了静态、动态的拍摄记录方式,也就是常说的摄影、摄像的概念,其“瞬间记录”与“过程记录”所不同的是视觉影像纪实的方式手段,但都有着趋同的视觉文献档案的价值意义,作为文章中所述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的建设,仅仅是课题研究的拍摄工具和传播载体的不同选择,研究路径与摄影视觉形态没有本质的差别。[3]

身处在具有浓厚客家地域文化的地方高校,每一位热衷于民俗摄影的教师、文艺工作者,都有责任和担当肩负起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重任,通过手中的相机真实地记录、客观地反映、艺术地表现这些独具魅力、内蕴深意的客家民俗文化。[4]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涉猎民俗摄影题材的创作实践,关注赣南客家民间美术的传承保护与推广传播,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文献整理、影像资料收集等工作,为拓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事象的研究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5年初,启动创设了“守护客家非遗”艺术工作坊,目的是立足本土传统民俗文化,结合客家民俗事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建立一个全新的专业实践平台,使其在服务于现代社会之外,更为寻觅在大学生群体中潜在的“传承人”播下了种子。其中,客家民俗摄影实践课题是“守护客家非遗”艺术工作坊重要的研究项目。长期以来,工作坊师生结合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拍摄创作了系列“非遗”文化主题的摄影作品,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守护客家非遗”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代表江西省高校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并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艺术工作坊经过多年的实践,客家民俗摄影系列作品《社戏》《梨园遗韵》《悬丝·系承》《守艺人》等先后获得了3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并完成了《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摄影艺术表现与影像文献记录研究》等省级课题的结项。赣南客家傩面具、提线木偶、童帽服饰、客家花灯等系列影像数据库的构建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地拓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事象影像数据库建设项目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前,在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倡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实施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如何兼容并蓄、协调促进,将迎接更多的挑战。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挖掘、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也是每一位热爱民俗题材的摄影人需要思考的全新课题。但如何科学地、持续地构建这些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赣南客家民俗事象影像数据库,当前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的创建、研究,应采取民俗事象就近就地、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的步骤方案。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客家作为重要的民系,分布广泛,民俗事象繁多。因此,笔者先以赣南客家地区为研究突破口,就近就地才能更有效地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笔者所在的高校拥有客家研究中心、江西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实践平台,有全国高校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客家文物博物馆,这为课题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资源条件。由于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宗族姓氏、客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艺术、婚丧嫁娶等诸多民俗事象,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形态差异,相同的地域显现的方式亦有不同。影像数据库构建实施的工作量极为繁琐、庞大,需要对涉及的赣南客家民俗事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类,认真做好田野调查、实践论证、文献资料整理等工作,力求充分挖掘民俗民风的内涵深度,从影像文献数据库创建与摄影艺术表现契合的视角明确研究方案、制定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具体的客家民俗文化事象影像数据库构建实施必须先采取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采风式、随机性、零碎化的拍摄实践很难构建系统性的影像数据库。因此,我们将立足实际,分步骤实施,从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序入手,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遗产名录顺序入手,从即将临危消失、蜕变异化、常态留存的客家民俗事象入手。就近就地、以点带面,建设影像数据库典型案例,后续再示范带动,有计划、分步骤、成系列地铺展研究项目,丰富完善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例如:被誉为“赣州第一剧种”的赣县东河戏,地域特色鲜明、艺术语言丰富,为江西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14年,赣县东河戏被收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年逾八旬的钟烈萱老人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但由于该剧种现有的大部分演员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层次偏低,年轻一代也鲜有人愿意从师拜学,虽然当地政府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抢救保护东河戏文化工程。前些年调研采风中了解到钟烈萱老人还在致力于当地孩子东河戏的传授辅导,但后续传承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由此,我们较早就留意和计划实施该项目,通过运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对传承人及相关团队成员的台前幕后、生活状态、传承发展等情况全方位记录拍摄,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留存宝贵的东河戏原生形态影像数据库。由于非遗传承人长居地赣县白鹭古村距离赣州中心城区仅60公里,学校在当地也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赣县白鹭村田野调查基地,为课题组持续关注、拍摄记录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前,在赣南客家地区类似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事象普遍存在亟待保护的现状。同时,还有一些“物质”遗产形态的民俗事象同样值得关注。宗族祠堂是客家人寻根溯源的重要纽带,也是客家人维系族群观念,承载精神归属感的集中体现。近年来,赣南客家地区在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推进实施过程中,乡村面貌着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何保护性施策成为地方政府与本土乡民共同要面对的新难题。祠堂作为了解客家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不少乡民出现攀比炫富的心理,缺乏尊重传统客家祠堂文化的保护意识,在改建、扩建、重建的过程中,一味追求“高大上”,过度运用现代装饰材料,有些修建成类似礼堂的建筑结构形态,客家祠堂敬重祖先、追根溯源的浓厚历史文化氛围遭到破坏,弱化了族群基于宗祠的渊源记忆与文化认同感。近年来,这些散布于赣南客家地区成千上万座宗族祠堂的传统建造形态正在急速地消失、蜕变、异化。由此,以影像方式全方位、多视角的记录拍摄保护,时间尤为紧迫,任务极为艰巨。综上所述,这些“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民俗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是客家人精神内涵的一种体现。运用影像数据库的方式保护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并非原封不动地简单留存,应取其精华摒其糟粕,需要通过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科学合理地构建好赣南客家民俗事象影像数据库。

其次,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的创建,应注重民俗文化事象影像记录的史料性、文献性、真实性的本质属性要求,同时也需要运用摄影的光影艺术语言来更好地诠释它们。民俗摄影是民俗学、社会学的组成部分,与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交叉互融、紧密相联,它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目的是力图还原民俗事象其内涵本质的真实,这种真实包括内容的真实、场景的真实、人物的真实、演绎的真实等,而反映民俗文化内涵的真实是最重要的体现。因此,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意求尊重原生态的表现记录,不能简单搞“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般的艺术采风,也不会搞迎合旅游产品推广的表演式民俗摄影活动,而应从民俗文化的本质内涵出发,以拍摄记录,搜集整理和抢救民俗文化遗产为我们的历史使命。如因涉及到需要采取虚拟数字化影像还原已经遗失、蜕化的民俗事象,也应在尊重民俗事象原生形态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民俗文化研究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以及当地客家原住民的口述历史,从史料文献中找线索,认真做好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因为,影像数据库构建的真实性、客观性是民俗摄影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学术底线。

民俗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重要门类,有“纪实”“客观”的基本属性要求,亦有“艺术”的重要形式特征。民俗摄影显然也不能仅局限于原生态的单纯记录,“构图”“色彩”“线条”“虚实”“光影”等艺术形式语言,是民俗摄影作品以艺术的方式解读的关键词。民俗摄影不能拍成日记般的“流水账”,而应注重民俗事象表现的主题性、思想性、艺术性,赋予作品更丰富的情感内涵与文化价值,毕竟“照片”与“摄影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张毫无光影美感的摄影照片终究还是缺乏艺术感染力的。因此,影像数据库构建将遵循民俗摄影“客观纪实”的基本原则,采取“艺术再现”的拍摄方式展开,整体影调风格力求朴实,避免人为的夸张、变形。但同时要自始至终注重每一张、每一组或每一系列作品的视觉艺术效果。例如,笔者团队正在推进的赣南客家傩文化艺术实践项目,以宁都中村客家傩文化为代表,其传承人为年逾70岁的郭显椿老人,由于老人身体偏瘫,已无法亲临演出,亦没有后续传承弟子,虽然当地村民有自发组织的傩舞队,但表演的艺术形式、曲目编排、演绎流程,甚至服装道具都已逐渐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文化生态语境,传统原生态的宁都中村客家傩舞影像数据库构建面临了现实难题。由此,课题组适时调整拍摄角度,另辟蹊径,采取了“旁敲侧击”的记录方式,突破常态反映傩舞表演的思路局限,契合剧情通过傩面具的艺术风格、文化内涵、人物特点等视角进行了系统梳理、拍摄记录。客家傩面具鼎盛时期曾达108种类型,后因失传等原因而逐步减少,今保留的面具有50多种类型。我们从传承人口述傩戏演出剧目中的人物样貌、造型特点、色彩风格等入手,通过泥塑制作、3D建模等方式进行形象还原保护,整理影像数据库。同时,还由传承人郭显椿老人根据现存傩面具的剧情内容、人物性格特征,在身体状态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静态的方式演绎经典傩舞剧情场面,用另一种“真实”去保护性记录、诠释这一独具赣南客家特色的民俗事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尊重民俗事象客观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艺术性”的摄影再现是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事象影像数据库构建的必然选择。好的民俗摄影作品应具有深刻反映民俗文化内涵的视觉张力,所表现的内容是外在艺术形式与民俗文化本质内涵的有机统一。为了体现赣南客家傩舞原始驱鬼辟邪的象征意义,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丁达尔”光线进行了一组场景、人物与道具的拍摄,在后期运用Photoshop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了色彩饱和度的增加,强调装饰性与精神性的结合,较好地渲染了傩舞这项“活态”遗存文化的神秘气息。在傩面具展示专题拍摄系列中,为了避免现场环境、光线的客观影响,我们课题组购置了多盏外拍小型专业闪光灯及烟饼、钢丝棉、LED灯带等道具,在现场运用便携式专业静物台进行多灯布光无影拍摄,既起到了影像数据记录的专业性的质量要求,又较好地营造了傩面具神奇诡秘的光影艺术气氛,视觉效果的提升非常显著。

艺术性是衡量民俗摄影作品价值的主要元素之一,好的民俗摄影是人文精神内涵的彰显。实践中影像数据库构建组图的方式可以是单幅,可以是组照,也可以是视频剪辑编辑等方式。通过“真实的记录”“艺术的再现”,深入挖掘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弘扬客家人克勤克俭、开拓进取的内核精神,体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再次,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的创建,应强化民俗事象“宏观表现、微观记录”多维度的时空构建模式。宜采取形式、内容专题性的拍摄,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图文结合的形式系统地反映某一民俗事象的形态样貌。赣州市(赣南)目前下辖18个县市(区),地域广阔,其中原住民近95%以上为客家人,且历来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一些地域不同的县市、乡镇、村落,传统客家人在语言、节事、礼俗等风土民情上均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赣南客家民间灯彩,以石城、宁都、于都等地为代表,其花灯品种丰富,主题各异。常见的龙灯在各地的制作方式上就存在差别,分为了布龙、纸龙、竹龙、草龙等手工工艺,且舞龙演绎的方式和流程也有所区别,这为课题的研究带来了难题。由此,项目拍摄前必须做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论证,我们的影像数据库构建既要描述某一民俗事象的整体面貌,还应反映该民俗事象的区域差异化特点。因此,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必须用专题拍摄的方式进行事象归类、单元构建。这个专题拍摄的切入点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例如,我们前期拍摄的赣南客家服饰主题项目,既从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服饰的广义角度进行了拍摄记录,也从赣南客家童帽的微观视角进行了专题记录拍摄,具体分类设置了帽型系列、纹样系列、装饰系列的拍摄方案,通过全新的视角分析、挖掘客家人祈福子孙后辈“平安康健”“求取功名”的蕴意内涵。再例如,本课题组所进行的赣南客家提线木偶拍摄系列,宏观上进行了年节活动木偶表演民俗活动艺术表现专题,目的是反映记录这项民俗活动演绎的显性特征。同时,在与传承人杨振栓老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赣南客家提线木偶真实现状,老人表示了对赣南提线木偶未来发展的担忧,他希望赣南提线木偶技艺能在儿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细细的丝线牵着的是深厚的文化,多么朴素的想法与愿望。针对赣南客家提线木偶设计制定了《悬丝·系承》专题民俗摄影单元,从传承人杨师傅的日常生活视角进行全方面的影像拍摄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微观记录”,目的是发掘传承人背后的传习故事,反映该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该系列摄影作品《悬丝·系承》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级二等奖。客家民俗文化影像数字化保护,还将涉及到已经遗失、蜕变的诸多事象,例如,客家建筑雕刻艺术、生活生产用具、丧葬文化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客家传统祠堂、民居建筑遭到破坏性拆解,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拆迁措施,但留存在民间的诸多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建筑装饰雕刻被拆解,甚至损毁。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村民普遍推崇时尚的现代生活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量的生活生产用具被弃用,成为了城市里诸多“农家乐”的装饰景观。任何民俗文化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影像数据库创建中的“宏观”反映离不开这些“微观”的普普通通的生产生活要素。况且由于赣南客家地域范围广大,不同的地区相同的民俗事物还存在诸多差异,这里蕴含的文化往往容易被人忽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中丧葬文化的变革,笃信风水讲究仪式,重视传统孝道的丧礼习俗流程,被摒弃或简化,如果不及时进行影像数据库的保护记录,这些蕴含着伦理、道德、信仰、心理等赣南客家传统丧葬文化的样式形态,在客家民俗文化历史记忆中将很快被人们忘却。

在社会经济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赣南的经济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之传统的客家民俗文化形态也将加速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如何留存这些蕴含历史文献价值的“人类记忆”,摄影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5]通过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影像数据库的构建,及时记录抢救身边这些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创设赣南客家“图像历史档案”,这必将是一个宏大而有意义的文化保护工程,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猜你喜欢
事象赣南民俗文化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