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为例

2020-03-16 11:32:48王成斌李兴业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兰州大学欠发达双一流

王成斌 李兴业

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为例

王成斌 李兴业

[兰州大学]

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兰州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任务。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兰州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同寻常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兰州大学提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守本科教育底色,以努力建成一流本科教育,大力开展西部特色一流学科建设,全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努力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之路。

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西部教育;一流本科教育;特色学科

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国家作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工程。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坚守在祖国西部的兰州大学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目前,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兰州大学已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办学经验和成效。本研究试图总结兰州大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的经验,以期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高校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高校提供借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兰大智慧”。

一、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价值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办世界一流大学,既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政治要求,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助于改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新时代,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学提供的人才储备、科研资源和前沿成果正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高校是通过人才培养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通过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在欠发达地区不可或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于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二)有助于改善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以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为例,西部地区只有6所,占全部的1/6,西北地区仅有3所(陕西2所、甘肃1所),教育优质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兰州大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实践既是自身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表现,同时也是实现西部高校加快发展的重要一步,还可促进全国高等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二、兰州大学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历程与初步成效

(一)艰难的发展史

兰州大学的办学史是一部历经坎坷、竭力奋进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在欠发达地区办一流大学的艰难探索史。

自然环境恶劣,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兰州大学自建校以来就一直面临办学条件差、师资引进困难、人才不断流失、生源质量不佳等问题。兰州大学创建于 1909 年,始为清末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民国时期,几任校长克服困难,筹经费、聘师资、调系科、定规制,铺垫了办学之路。1945年12月经调整设立国立兰州大学。1953年12月成为直属高等教育部的综合性大学。1960年10月被中央确定为重点综合性大学。当时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实验室,师生们动手建造;缺少仪器设备,师生们共同研制;缺乏图书资料,师生们用手抄[1]。改革开放后,兰州大学又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仅1983到1985年间便向东部流失了111名教师,其中有大量的骨干教师[2]。但在地域偏远、信息不灵、国家财政投入和师资力量投入比东部同类高校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条件下,兰州大学的教学、科研却长期名列全国前茅。1996 年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 年成为国家“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至今,兰州大学的财政投入依然无法与东部同类高校相比,西部生源与农村生源依然占到兰大本科生源的一半。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摆在兰州大学面前的时代命题。

(二)良好的探索成效

多年来,兰州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艰难探索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与国际影响力长期名列前茅。1977年后,本科教育培养的两院院士校友12名,列全国高校第6位。1999年至今,先后有20位校友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98人,居全国高校第8位。学校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美国《科学》杂志曾评选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名列第六位。2017 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兰州大学位列全球第 329位,在中国大学中排名第58名。2017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全球最好大学排名,兰州大学位居第486位,在入围的中国高校中排名第28位。2006-2015年学校教师发表的SCI论文篇均被引率排名全国高校第21位。可以说,兰州大学的办学史就是一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举办高等教育的生动写照。

三、兰州大学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

“双一流”建设以来,兰州大学秉承“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紧盯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加强改革引领和重心下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一)坚守本科教育底色以努力建成一流本科教育

兰州大学坚守本科教育底色,以本为本,立德树人,按照“规范管理、强化内涵、提高质量”的思路,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做到“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学校生命线的高度”。

1.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基础学科优势及“基地班”“隆基班”在拔尖学生培养方面的长期探索,成立萃英学院,系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数、理、化、生、文、史、哲等7个学科,作为拔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新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区”“示范区”。萃英学院注重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推进教法、学法、考法和学生管理改革。按照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要求,在全球范围聘请优质师资。组织相关教学单位,协同建立专业教育平台、国际化培养平台、创新能力提升与个性化成长平台和通识教育平台。推行“七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群育与乐育)教育理念,设立“综合素质课程”,建立起一套拔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完整体系。导师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做法得以推广。

2.实施课程体系改革

本科专业在低年级开设以培养学生学术兴趣为目的的“兰大导读”课程,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引进课堂教学。开设“大学语文”“文科物理”“数学文化”等通识教育课程以及特色方向专业选修课。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开设锅庄舞、武术等具有地区文化底蕴的特色项目。“大学英语”“大学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实施分级教学,增设外国文化、语言技能以及应用拓展类的公共外语选修课程。有计划地开展“课程思政”立项及专项研究等工作,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讲课比赛,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3.实施教育过程评价改革

推进本科生学业评价改革,强化学生日常考核和综合考评,实行毕业论文全检制度和专家抽查制度。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两早计划”帮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入科研门。加强学生学业督导,全面取消了毕业生清考制度,在“大学英语”“普通物理”“高等数学”课程中试行“月考制度”。面向本科生实施学业预警工作,加强本科生学业数据分析及过程管理,改革传统的“事后处理”管理方式为“事前预防”服务模式,构建“学校、学院、家庭”联动机制,提高对学生学业的指导性和预见性,激励和引导学生优质完成学业。完善自我评价机制,建立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月通报制度。每年向社会发布上一年度的《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稳、培、引”并重,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提出“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坚持稳、培、引并重,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资源、干成事的人有回报。

1.稳、培、引并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稳、培、引并重,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制度体系,打通人才发展“堵”点和“痛”点。启动“兰州大学萃英人才建设计划”,把高层次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引进的重点。拓展青年教师发展通道,完善拔尖青年教师破格晋升政策,聘任具有创新思维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来校工作,在兰州大学建成了青年人才阶梯式发展的“蓄水池”。

2.请进来,送出去,拓展人才延揽渠道

近年来,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部分学院院长,先后有6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应聘为学院院长,其中3人已受聘国家级特聘专家。2018年,学校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瑞典、乌克兰等地延揽人才,与多名学者、留学生签订了工作协议书,人才工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同时,不断完善培养培训机制,通过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国家公派项目,选送教师出国留学、做博士后研究,拓展教师国际学术视野。2018年共引进人才百余人,师资队伍总规模较上年度增加5%,包括双聘院士5人,汇聚了一批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3.完善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氛围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营造渴求人才、招贤纳才的氛围,健全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匹配待遇、加强保障,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事业上深刻感召、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不断提升兰州大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三)全力打造具有鲜明西部特色的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兰州大学以“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为学科建设思路,夯实基础学科,突出特色学科,集中有限资源,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具有鲜明西部特色的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1.交叉融合,资源共享,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等一流及特色学科的基础上,组建7个学科群,构建以学科为基础、学院为主体,学科群统筹、部门服务指导的协同管理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学科群内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祁连山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等一批实体性创新研究机构。通过平台筑巢引凤,吸引一批真正干事创业、学养深厚的高层次人才汇聚于此,组建团队,支撑高峰学科建设。

2.目标导向,分层支持,改革资源配置机制

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资金配置,解决“双一流”建设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投入等问题。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思路,对具有不同发展基础和前景的学科实施差别化资源配置政策。实行项目制,改革基于既往成效“论功行赏”的“切分”经费方式,变为基于目标导向“披挂上阵”的“配置”经费方式,实现权责一致的经费调配模式。落实以学院为主体的目标考评机制,全面对标“双一流”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制定分类考评指标体系,一院一策,与学院签订目标任务书,加强对“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引导,促使全校教职工聚力“双一流”、服务“双一流”。

四、兰州大学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与启示

(一)不忘初心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从大学的起源看,培养人才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责任;从大学的发展看,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兰州大学的发展始终以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为基石,坚守大学的灵魂,坚持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初心,始终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959年,著名教育家江隆基来校后,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各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明确提出“强化基础”的口号和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要求,倡导优良学风。这一传统深受历任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成为贯穿兰州大学本科教学始终的基本特点和指导原则[3]。2011年,为进一步加强兰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3468”工程),2018年,为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制定出台《兰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兰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受好评。

(二)特色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方向:一是建成实力超群的世界顶尖一流大学,二是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特色一流大学。顶尖大学资源丰富,学科多领域发展,众多学科处于世界前列水平。特色大学资源较为丰富,学科特色发展,一个或若干学科引领世界发展。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征程中,资源有限的兰州大学,实施特色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集中力量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重点突破是关键。兰州大学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努力凝练整合力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存量保稳定,增量促发展,将地域劣势转化为学科优势,重点建设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四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地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民族学、敦煌学等优势特色学科[4]。在服务西部地方经济、青藏高原泛三级研究、干旱半干旱环境气候、西部灾害防治、生态涵养保护、草原治理、西北少数民族及边疆跨国民族研究等特色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凝心聚力

一是凝广大教师的心,聚广大教师的力。没有高水平的教师,一流人才的培养与一流科研成果的产出将是无稽之谈。因此,学校一方面积极招揽人才,使“近者悦,远者来”。另一方面,立足长远,搭建平台,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当下,高校人才竞争激烈,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有天然的劣势,仅仅通过提高待遇吸引人才将不堪重负,并且也不具备吸引力,所以兰州大学大力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及共享平台建设,通过打造一流的平台,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产出高水平的成果,进而通过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提升一流的平台水平,以期良性循环,实现人才回流;二是领导班子凝心聚力,统一思想。经济欠发达地区物质匮乏,在相当的物质基础上,主观意愿就变成了关键要素。校领导齐心协力,同向而行,则事半功倍;目标不同,方向差异,则事倍功半。兰州大学领导班子通过教代会、职工大会、建设推进会、假期务虚会等多种民主参与决策形式,把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凝聚到求改革、促发展上来。与此同时,还制定并实施了收入分配、资源调配等有助于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的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1]周绪红. 胸怀一流目标 做好西部文章[J]. 求是,2008(9):52-54.

[2]兰州大学风雨百年发展历程[EB/OL].(2009-09-14)[2019-07-23].http://phtv.ifeng. com/program/zmdfs/200909/0914_1655_1348170.shtml.

[3]百年“芳华路”——兰州大学本科教育回顾[EB/OL]. 2018-12-15) [2019-07-23].http:// news.lzu.edu.cn/c/201811/52626.html.

[4]严纯华. 融入国家战略 突出区域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9(17):22-24.

[5]包国宪 叶杰.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战略布局和一流大学经验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3):13-19.

(责任编辑:张宝岭)

猜你喜欢
兰州大学欠发达双一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简介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药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简介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4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 10:51:34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07:59:31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2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