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实践创新*

2020-03-16 01:14胡瑞安时小琳魏仁兴
高校辅导员 2020年2期
关键词:舆论总书记工作

胡瑞安 时小琳 魏仁兴

(福建商学院 传媒与会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指示新要求,形成了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新闻舆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党性、人民性和全球视野性,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民族性、世界性,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思想创新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壮大主流舆论思想,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语境

习近平主政地方时,就极其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同舆论媒体关系密切;担任党的总书记后,更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话语权建设作出了科学判断和周密部署,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重要语境。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社会语境

习近平总书记早期的新闻舆论工作可追溯到1983年7月主政河北正定县时期。他亲自参与新闻创作和传播工作,撰写的新闻评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贴合当时新闻舆论的热点问题,并为采访的记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促成《正定翻身记》的发表。[1]他通过党报党刊收集民意,为正定县人民谋利益、促发展,体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性”。20世纪90年代,他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坚持亲身参与到新闻舆论工作中,提出“新闻工作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要冷静分析思考,拒绝在冲动下做出片面化或错误的结论”。新闻事业肩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针对当时社会舆论的热点,习近平指出民主问题要在法制轨道上加以解决,新闻工作者要冷静对待腐败问题。[2]在网络还未普及的世纪之交,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力推“数字福建”建设,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便捷通道。[3]2003—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间,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特色栏目《之江新语》发表短文,宣传党的理论,践行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4]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在基层工作,累积了丰富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他关心新闻战线、宣传舆论工作,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多个重要场合就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国际传播平台建设,2018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建台60周年之际,他致信祝贺,提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要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重要社会语境。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中国语境

西方列强的入侵掠夺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极大的屈辱苦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接力奋斗,需要安定的社会局面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社会矛盾与利益诉求错综复杂,社会舆情空前高涨,人们话语表达活跃。社会舆情经过新媒体网络的无限传阅,容易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有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舆论导向正确,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向前迈进,就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必须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党的新闻舆论要反映党的主张,实现党的声音全覆盖,就要让主流声音牢牢占据新闻舆论的制高点,增强新闻舆论公信力;就要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把党的方针政策路线讲深讲透,讲到人民群众的心里去,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中国语境。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世界语境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实力还未转化成国际话语优势,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仍有待提高,国际舆论大格局依然主要由西方主导。话语权是通过话语载体影响社会思潮和发展方向的能力,国际话语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舞台和外交场合的权重与影响力。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抹黑攻击中国的言论有之,我们有时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6]因此,有时中国形象遭到损害,造成了国际误会,也会对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挑战。中国强起来,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努力改变我国国际话语相对被动的局面。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资本主义危机远未解除,世界正处在大变局大调整的时期,新兴经济体开始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的权力等。美国和欧洲国家即使极力维护和捍卫西方政治经济秩序,也抵挡不了新的国际格局与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在国际舆论场上,西方明显不愿与中国平等分享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他们继续以西方话语为主导来解读和看待中国发展,不断为我国发展制造麻烦、散播谣言。随着我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越来越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中国世界话语权亟待加强等局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产生的重要世界语境。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脉相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明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契合民心,站在人民的立场,巩固为党的事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党性和人民性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强调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不动摇,这是由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和面临的意识形态形势所决定的,否则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媒体,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人民性和党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之外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强调人民性,要求新闻舆论工作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更加注重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党的新闻战线、宣传舆论工作关乎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心灵契合,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导向作用,倾听人民的心声,缓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强大民心。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意识形态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强调意识形态性,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的高度,要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任何新闻舆论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没有什么抽象的绝对的自由。”[8]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和必须强调“五个事关”。

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搞所谓的“和平演变”,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可掉以轻心。当前,社会舆论主阵地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上,网络舆情频发,意识形态工作环境因而也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催生了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络上发声,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主战场。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8.47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9]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难度高,任务重,主要在于舆情性质不好判断、尺度不好把握,或失之于放、或失之于收。网络上不良思潮、网络负能量还有一定市场。比如,有的人否定党史国史军史,美化侵略,抹黑战斗英雄;有的人把政治性题材、严肃性话题娱乐化,换取网络流量,获得物质利益;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再上新台阶,抓牢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敢于从新挑战中思考舆论工作,坚决批驳和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和思想的蔓延。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全球视野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发展,要对外传播好中国实践取得的成就,为找寻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思路,提供另一种选择和办法。新闻舆论工作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纵观世界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具有宽阔的全球视野,其新闻舆论观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规律,以开放、包容、主动姿态拥抱世界,提出对外传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为推进国际治理体制变革做贡献。

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掌握国际话语权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中国针对国际热点和敏感问题积极发声,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互联网是推动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力抓手,网络无国界,中国率先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网络空间建设的高度责任感体现。当前,全球网络空间秩序尚未建立,网络违法犯罪等已成为全球公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尊重。因此,必须推动国际社会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用人类文明滋养网络空间。[10]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严峻挑战,提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具有全球性视野的科学合理的中国治理理念和全球战略构想。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战线和宣传舆论工作,从新时代传播媒介变化中,审视新闻舆论工作;在媒体融合变革中,分析新闻舆论工作倡导;在对外宣传中,讲鲜明有感染力的中国故事,这对于建设具有中国风格的国际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创新意义。

(一)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精确把握新闻舆论发展大势,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关系政党兴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融媒体发展临领之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正确认识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要坚持党管媒体,决不给错误的思想观点提供传播的渠道。[11]西方的舆论导向从来没有公平对待过中国,合乎它们价值观的才给予正面报道。社会主义中国即使取得前人做不到的成就,他们还是只进行负面报道。西方舆论戴着有色眼镜,抹黑、丑化中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武装头脑,自觉抵制西方新闻价值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

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我们在传播手段上,可以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借助新技术的利用,综合发挥融媒体优势。但在是非问题上,我们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己方立场,增强舆论工作的主动性,坚决打好主动仗,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必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动态、掌握民意。近年来,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舆论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主流舆论媒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矛盾,及时公布事实,积极澄清谬误,在引领、提升正能量舆论的影响、扩大正面宣传的传播、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积极作用。

(二)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当前新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各种讯息交织在一起,对主流新闻舆论工作造成了很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当前,新闻舆论工作已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之中,已同社会治理、行业管理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要根据事实来描述现实,满足人们对新闻资讯的获取需求。党和政府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做到尊重媒体,在全社会中充分运用好新闻媒体话语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2]让新闻舆论有热度,就要深耕社会重大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要把握好时度效,抓住时机,弘扬主旋律,把握节奏,选择能凝聚共识、提供发展动力、体现时代的新闻故事。[13]对舆情的研判要讲究策略,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预案,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整体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加深远,在国际比较中,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和提高。

(三)促进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形象改善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参与国际事务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行动越来越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在与时俱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将提高国际话语权建设作为战略工程,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下,国家主流新闻媒体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宣传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与国间交流,提升了对外宣传工作的境界和战略格局,使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垂范实践,充当第一文明使者,有力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在国外访问期间,他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让所在国的人民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擅长讲故事,经常在到访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单2018年下半年发表的署名文章就多达11篇,促进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提升了国家软实力。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话语权的话语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对外宣传工作表现可圈可点,我们通过合拍电影、文化交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展现文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形象,反映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情况,让世界更加全面了解真实的中国。近年来,中国媒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加强合作,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报道力度持续加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广泛肯定和认同。

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与最新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新战略新方向新目标。新闻舆论工作要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要为指导,及时更新理念、探索思路,进一步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从而更加广泛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舆论总书记工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书记的告诚
选工作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