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策
(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随着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日益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日益凸显其教育的时代价值,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教育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自觉担当和重要使命。近年来,学界针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探讨较多,而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建设红色文化课程探讨较少。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就是以红色文化为教学资源,确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设计、推进教学实施、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笔者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主体,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场域,探讨高校辅导员红色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和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 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明确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等九个方面,[1]其中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首要职责。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内容,而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则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因此,辅导员有义务有责任搞好红色文化课程建设。从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来分析,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独特教育品质的课程资源,红色文化课程的课程形态在内容、载体、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文本教材类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红色文化课程内容基本上没有教材可依靠,教学素材分布具有离散性,需要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获取教学资料,对内容进行重构;课程载体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在学生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用更加广泛;课程教学活动场所也不局限于教室,现场教学的效果有时更好;教学方法也不拘泥于理论讲授,故事育人、以情动人的方式运用更多。红色资源的这些特点说明,红色文化课程更适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理应成为红色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辅导员与学生联系密切,便于组织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便于发动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延伸加之又了解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需求,因此,具备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建设的各方面有利条件。红色文化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辅导员熟悉学生话语体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具备红色文化课程的讲授能力。
红色文化课程建设有助于辅导员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日常事务处理能力强、理论水平相对薄弱的问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相对不足,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开展红色文化课程建设,能促进辅导员对党的历史、党的理论的学习和内化,促进其思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能力的提高。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撰写讲稿能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走上讲堂,面对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惑,又能倒逼辅导员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同时,红色文化课程建设还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意识,增强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虽然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已经有了政策性的规定,但现实中辅导员的干部身份认同度高,而教师身份认同度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辅导员直接开展课堂教学较少。除形势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外,大多数辅导员很难承担更多的课程。教学是体现教师身份的标志,不授课就很难体现出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和价值。红色文化课程建设正好为辅导员增强教师身份意识搭建了平台,使他们不仅有课可上,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和威信。红色文化课程的承担为辅导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就会产生强烈的教师身份意识,自觉增强职业认同和自信,从而坚定地走职业化发展道路。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坚持三大原则:感性和理想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讲授和体验相结合。[2]因为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不能单纯依靠课程教学,也不能单纯依靠活动教育,需要将课程教育和活动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已很广泛,但因轻视了课程建设,出现了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许多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仅仅只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教育基地等,没有深入的课程教育环节。这种单纯的活动教育方式很难使学生产生理性认识。同时,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中的主题教育、党团活动、学生骨干培训中,都需要大量适应学生特点的红色文化教育优质课程,而目前此类课程的建设情况还远远达不到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强辅导员红色文化课程建设,不仅能解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无优质课程、无人授课、无内容可讲的问题,而且能解决传统教育活动空泛化、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所以,红色文化课程建设有效开辟了利用红色文化来进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既解决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矛盾,又解决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形式与教育效果的矛盾;既从理论上打破了主渠道与主阵地的职能划分,又从实践上破解了教学与育人“两张皮”的难题。这种将主渠道课程育人方式应用到主阵地活动载体中的育人方法,创新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形式。
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必须对相关主题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较高的知识水平,才有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而红色文化课程开发的过程正是辅导员将红色文化知识内化的过程。辅导员经过课程建设的研究和锻炼之后,能掌握相关专题的红色文化知识,从而具备以文化人的本领,提高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同时,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将离散的红色资源转化成了教学资源,经过深入研究、历史重构,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教育衍生产品奠定了文本基础和理论基础。辅导员以课程文本为基础,以研究成果为起点,可以将红色文化课程进一步打造成红色话剧、舞台剧、微课、网络作品等不同形式的教育产品,建设一个主题的课程,能衍生出不同形式的教育产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
红色文化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符合教育要求,又要满足学生的思想需求,只有两者兼顾,才能达到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决定了红色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即红色文化课程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体目标来进行。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红色文化课程建设,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践行者、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忠实拥护者、道德上的集体主义道德风范的行为养成者、文化上的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所以,红色文化课程教学要将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文化品格作为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同时,红色文化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不能仅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要求出发,还应从学习者需求即学生个体的思想实际来考量。当前,有的高校所开设的红色文化课程吸引不了学生,正是因为只重视了教育要求,而忽视了学生需求。红色文化课程开发前,有必要对学生的思想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高校辅导员可以在课程建设前向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红色文化课程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使课程的教学目标确立更加科学化。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开发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基本环节之一。对于红色文化课程建设来讲,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搜集、甄选、研究的过程。
1.教学内容的搜集
学科知识是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首要来源,然而红色文化知识存在于历史、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之中。因此,挖掘红色文化课程内容应采取文献检索的方法,从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中搜集。同时,红色文化在分布上具有离散性、多样性的特点,不仅存在于文献中,还存在于革命旧址、档案馆、群众口述中,需要深入实地通过田野调查、社会调研的方法去搜集资料。辅导员开发红色文化课程,不仅要从论文、著作、历史文献中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要依托社会实践项目等带领学生深入革命旧址、纪念馆、档案馆实地调研获取资料。只有从红色文化中挖掘出丰富资料,才能有清新的内容,才能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2.教学内容的甄选
学习者的需要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红色文化课程教学要选择学生渴望了解、能够引起学生情感触动、启发学生成长思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容,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作为红色文化课程选择的内容。比如,有的老师所讲的一些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奇闻轶事,学生听起来很有趣,但缺乏教育价值,学生听后其实没有很强的获得感;有的老师的课程只是简单介绍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情况,没有对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情节进行深入挖掘,学生听后也毫无感触。
3.教学内容的研究
时代需要是课程选择的重要参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基于社会生活并超越社会生活,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红色文化课程的内容要有符合时代需求的育人指向。所谓育人指向,即用哪些内容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红色文化具有隐含性的特质,其育人指向并不是明显表现在其内容当中,而是隐含于一个个故事当中。因此,课程开发者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育人指向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红色文化内容中总结、提炼出来。只有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发现和提炼出育人指向,才能使课程主题更加鲜明,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比如,开发《习近平知青岁月》的课程,要通过对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研究,提炼出知青一代的成长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
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3]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评价与修正等。一些人将教学设计的过程等同于课程开发的过程。但其实教学设计只是课程开发的一个中心环节,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笔者所指的教学设计特指课程开发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案的形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教育活动的实施) 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即教案的形成。对于红色文化课程来讲,教案的撰写是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红色文化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本教材类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参考,需要从浩瀚复杂的红色文化中通过搜集、甄选、研究提炼出教学内容,凝练和撰写出精彩的讲稿。文本教材类课程可以不必形成系统的讲稿,只需要按照教材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述。而红色文化课程的主要教学情景是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因受场景的限制,教学时间往往不长。辅导员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一次精彩的授课,必须准备讲稿。红色文化课程对讲稿的要求很高,讲稿的逻辑结构、情感情境、理论提升需要达到高度凝练、字字珠玑、句句有力。讲稿既要主题突出,又要信息量大;既要逻辑清晰,又要情感丰富;既要有理论性,又要体现生活化。只有撰写出一篇好的讲稿,才有可能呈现出一场精彩的红色文化课程。红色文化课程讲稿的撰写也应有一定的要求。一是主题要突出。正文部分的内容都要紧扣主题,理论升华部分要围绕主题来进行说理性分析。二是讲稿的结构设计要巧妙。一般可以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解读式的结构,即根据主题提出几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进行讲解式解读。比如《南泥湾精神与艰苦奋斗》,可以从南泥湾精神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当代启示三个问题入手,逐一进行论述,形成讲稿。另一种是叙事式的结构,即按照育人主题以时间和事件发展为顺序先进行历史叙事,然后进行理论解读。比如《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可以先叙述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成长历程,再从成长故事中提炼出理论分析。这两种结构,前者是由深入浅,后者是由浅入深,前者适合对事件的解读,后者适合对人物的讲述。三是故事的情节设计要感人。在讲稿撰写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围绕育人的主题,挑选最感人的情节层层递进阐述某个方面的道理。因为故事的情节往往是分散的,需要将一个个感人的情节组合起来,通过层层递进,才能形成合力打动人、触动人。四是讲稿的理论升华要准确、有力并能引发思考。辅导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在每个情节叙述完之后,以精辟、有力的评述性话语点明主题,使学生获得触动。如果采用的是叙事式的结构,则要在最后的理论升华部分下足功夫,进行简练、准确、有力的理论性评述。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类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4]提示型教学方法即讲解示范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即对话讨论法,自主型教学方法即自主学习、自我活动法。红色文化课程因受红色文化教育的场景限制和教学特质制约,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讲述与体验相结合的原则,因为讲授法可以使红色资源的教育内容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内容;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在发现、感受、体验、思考、领悟中明白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5]坚持讲述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将讲解法、讨论法和活动法三种教学方法综合起来进行应用。讲解法能让学生了解历史,初步明白道理;讨论法能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内化价值;活动法能让学生在学习参观中对讲授内容更加内化,从而获得积极的体验。综合运用这三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又能发挥辅导员的主导性,达到主体性和主导性的统一;既有现场教学,还有现场体验,达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不仅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而且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历史背后的价值理念,达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不仅有知识理念的灌输,还有现场讨论的启发,达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
3.教学活动的组织
红色文化课程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教学活动的组织更加复杂,其学习环境既有物质的环境(革命旧址及文物),又有社会环境(革命文化氛围) 和文化环境(革命历史知识)。所以,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不宜简单地采用班级授课和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应更多地采用实践活动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只有将教学和活动两个载体充分结合,才能更加适应红色文化课程的学习环境。辅导员可以将红色文化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设置为四个环节。一是课前研究,即辅导员在课程开始前将教育内容分解成几个问题交给学生提前学习和研究,为参观学习做好准备。二是现场参观,由辅导员带队参观并聆听讲解。三是现场教学,由辅导员组织学生在革命旧址现场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现场教学。四是课后讨论,由辅导员组织学生谈感想、谈体会,并进行点评,或者通过组织游戏、户外拓展类活动增强体验。通过学、看、听、问四个环节的全方位学习,让学生深刻感悟革命历史,引发思考。
红色文化课程是可以循环讲授的课程,辅导员要在循环讲授中积极开展学生评价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修订和完善课程。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和完善课程。教学评价并不只是在教学实施完成后再进行的环节,而是贯穿教学设计全过程的重要机制。[6]所以,辅导员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学生的反映和表情中获取课程评价的信息。如果授课期间学生认真聆听并表现出激动、感动表情,说明该课程某个内容非常精彩;如果授课中学生不愿意听,看手机、睡觉、小声说话,则说明该课程某个地方需要完善修订。其次,辅导员还要根据课后的调查来完善课程。辅导员可以采用问卷和座谈的方式,根据调查的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进行修订和改进。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授课感染力不强,说明内容的情感性或语言的感染力不足,需要增加故事情节,提升授课技巧;有的学生认为辅导员授课机械呆板,说明辅导员对所讲内容内化不够,需要多讲多练,加强学习;有的学生对辅导员授课感触不深,说明内容说理不充分,理论提升不够,需要加强研究和理论思考。总之,辅导员的红色文化课程要在循环往复的讲述、评价、修订,再讲述、再评价、再修订的过程中得到逐渐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