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硬化诊断中应用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各项参数检测的价值

2020-03-16 00:57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肝硬化血浆

闫 吉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沈阳 110031

肝硬化是一种以广泛性肝细胞坏死和变性为病理特点,致病因素众多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1],在其发病过程中,大量肝细胞出现损伤及坏死,肝功能明显衰退,导致体内凝血因子和蛋白质合成减少,并影响维生素K的正常吸收,从而使机体内抗凝和凝血机制出现紊乱[2-3]。有研究指出,导致重症肝病常见且主要的原因是继发性出血,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内的凝血机制紊乱密切相关。因此,对肝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和诊断,对预防出血及对重症肝病进程进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4-5]。本研究对重症肝硬化诊断中应用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各项参数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为重症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肝硬化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70±5.02)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已行临床诊断及病理、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确诊为重症肝硬化者;(2)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肝硬化失代偿表现[6],并且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表现。排除标准:(1)近1周内曾服用止血、凝血药物或其他可能对凝血系统造成影响的药物;(2)研究近期曾行输血治疗者;(3)同时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对照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97±6.11)岁。两组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表示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49,P=0.503;t=1.349,P=0.182),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予以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重症监护、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由专职护士对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 mL,并分2管置于EDTA-K2抗凝管和柠檬酸钠抗凝管中。取柠檬酸钠抗凝管中血液标本,在30 min内分离血浆,采用法国STAGO公司的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测定,测定试剂均由法国STAGO公司提供。取EDTA-K2抗凝管内血液标本,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水平进行测定,操作中所采用试剂均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所有仪器操作及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执行。注意抽血过程中尽量要一针见血,注意不能过久、过紧使用压脉带,标本上机检测前应注意是否有溶血、凝血等情况,应立即对不合格标本予以重新抽取。应在抽血完毕30 min内上机完成凝血指标检测,1 h内完成血小板各项参数上机检测。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浆PLT、PCT、PDW、MPV、APTT、TT、PT及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水平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血小板研究参数水平比较 见表1。研究组血浆PLT、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PDW、MP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17、17.019、-16.855、-33.226,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血小板研究参数水平比较

2.2两组研究对象血浆APTT、TT、PT比较 见表2。研究组APTT、TT、P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81、-16.888、-11.697,P<0.05)。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血浆APTT、TT、PT比较

2.3两组研究对象血浆各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研究组血浆FIB及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凝血因子Ⅷ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29、28.396、25.136、24.927、19.633、19.567、-21.131,P<0.05)。

表3 两组研究对象血浆各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3 讨 论

肝脏是机体主要凝血因子合成和灭活的主要器官,对维持机体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当患者发生肝硬化后,肝脏功能的代偿能力迅速衰退,进而发展成失代偿性肝硬化[7-8]。肝硬化是一种病理特征为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由于肝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导致胆汁分泌可能减少,且胆管可能被阻塞。此外,各种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及各种调节因子和蛋白质均发生合成障碍,最终导致凝血系统失常[9]。凝血系统异常可诱发肝硬化患者晚期并发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0]。因此,选择有效的检测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行辅助诊断和判定,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及时对患者生命进行挽救至关重要[11]。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抗凝系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等多角度对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进行反映,主要检测指标有PT、TT、FIB及APTT,能够对肝硬化的病情予以辅助判定[11-12]。PT是主要由肝脏合成的可以对外源性凝血功能进行反映的凝血指标,临床研究指出,在重症肝硬化患者肝脏严重受损时,PT会明显上升,并远远高于正常,但其结果由血浆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水平决定[13]。APTT是主要对内源性凝血因子水平和功能予以反映的凝血指标,重症肝硬化患者由于体内内源性因子水平大量减少,因此可延长ATPP[14]。TT是反映机体纤溶系统活动性的指标,当机体内纤溶系统亢进时,TT可明显延长[15]。FIB是具有凝血功能的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纤维蛋白前体,可在凝血酶作用下,在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将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直接转化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发生凝固,在机体出现恶性肿瘤、严重外伤、感染等应激反应导致肝脏合成功能明显下降时,FIB水平可明显降低[16]。

血小板参数检测可对机体血液内血小板的生成和衰亡情况,以及血小板体积和成熟性及骨髓中巨核细胞血小板的生成能力予以反映,主要检测指标为MPV、PDW、PLT和PCT[17-18]。一般导致血液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为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异常增生或血小板分布发生异常等,当患者发生重症肝硬化时,肝功能被严重损伤,因而导致肝脏对内毒素清除能力迅速减弱,内毒素在患者机体内大量蓄积并诱导血小板大量聚集,引起MPV增大,并对血小板进行破坏,导致血液内PLT大量减少[18-19]。重症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力由于MPV的增高及PLT的减少而明显下降,进一步加速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张红胜等[18]研究指出,干细胞受损会进一步加重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机制受损,使机体处于明显的低凝状态,增加其并发出血的概率。凝血4项、血小板均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评估重症肝病患者的肝脏受损严重程度有重要诊断、治疗价值[20-21]。本研究中研究组重症肝硬化患者血浆PLT、PCT、FIB及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PDW、MPV、APTT、TT、PT及凝血因子Ⅷ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各项参数水平在重症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变化明显,可作为重要检测指标用于重症肝病的辅助诊断,及早对患者凝血机制障碍予以发现,并有效评估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价值。临床工作中应及时并合理用药,及时对患者凝血障碍予以纠正,以降低并发出血的危险。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肝硬化血浆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1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症个案分析并文献复习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