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高校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挑战、问题与建议

2020-03-15 20:56倪咸林
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现实转型

倪咸林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当前急剧转型的时代,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与理论建设越来越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步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对百度的依赖降低了人们系统性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意愿。上述问题反映到大学课堂尤其是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教育里,便产生了理论碎片化、现实空洞化、知识无用化等现实和问题。随着国家对本科教学和相关课程建设的重视,如何让学生系统掌握社会科学理论、了解转型社会现实,进而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转型及其对高校社会科学提出的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时期,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也面临新旧秩序转换。转型社会是复杂的、漫长的,也是有风险的[1]。转型社会的治理对发展中的高校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明确的政治导向。社会转型意味着新旧规则的交替和重大利益的调整,需要对转型的方向和未来进行战略规划和思想引领,进而对国家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未来走什么样的路、打什么样的旗,是必须加以明确回答的。高校社会科学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大计,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如此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始终能够在变化的社会和复杂的环境中掌好民族复兴之舵。

第二,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实践烙印,每个时代的社会科学都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发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治理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进入新时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回避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应该在问题的背后找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第三,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雄辩的解释能力。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给人们带来很多新的困惑,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又给每个人提供了分析解释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有求知的欲望,也有自媒体等搜集知识的途径和表达观点的渠道。如何在复杂的现实和多元的理解中、在课堂上作出让大家信服的解释,对多数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第四,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可行的对策方案。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2]。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复杂多样,需要大量的创新举措加以应对。这对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提出新的挑战,要求社会科学不仅要能坐而论道,在实践中提炼新的理论,更要运用社会科学理论指导转型社会治理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智库的建设发展,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为社会转型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第五,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前瞻的预见能力。转型社会的过渡性和制度不确定性以及转型期社会问题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巨大风险[3]。修补式创新和经验式决策往往难以解决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危机,高校社会科学需要对现状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转型社会问题进行前瞻性的预见分析和研判,这也是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及其独特价值所在。如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就给基层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促使基层社会在解决眼下问题和矛盾的同时,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和前瞻考量。

二、当前高校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恢复重建,我国社会科学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为改革开放输送了大批人才。与此同时,受高校扩招等外在因素影响,加之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时间不长,在教学实践中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理论上套用西方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彰显不足。近现代以来,中国在管理、科技等领域向西方学习,开启了现代化征程。在此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理论和范式,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西方理论体系本身也在不断转换,对其进行借鉴需要一个本土化改造过程。尤其中国这么大,在当今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参照物和模仿对象的背景下,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在这方面,中国的先贤早就意识到,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在话语体系、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言必称西方”现象依然存在[4],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挖掘和现实理论的提炼略显乏力,中国特色彰显不足,理论自信需要发力,进而用中国话语和中国故事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二是在功能上描述和解释力度不够,知识无用论横行。描述并解释行动中的世界,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职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生动实践,为中外社会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在经济学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社会学领域的项目制运作、政治学领域的职责同构理论等,都是很有说服力的描述和解释现实的理论框架,获得学界认可。甚至很多西方学者都热衷于对转型时期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进行细致观察,近年来兴起中国研究热潮,也提出了诸如混乱的矩阵、行为联邦制、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等解释框架。但是整体上与转型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相比,上面说的解释框架还是太少了,导致对很多新的问题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5]。当社会上的大多数知识精英,尤其是大学生面临上述提问无法给出圆满解释的时候,人们便认为知识无用了,对社会科学也失去了信心。

三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全面,结果是认识碎片化、现实空洞化。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不能在实验室获得知识,只能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世纪,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写就《乡土中国》,至今享誉全球。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井冈山时期,他先后进行了宁冈、寻乌、兴国等8次较大的调查研究,并相继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6]。当下,部分社会科学学者和学生拿百度等搜索引擎当做搜集知识的便捷手段,殊不知现实的知识是系统的、复杂的,靠鼠标点击获取的知识尽管在瞬间满足了需求,殊不知却像温水煮青蛙一般,不知不觉中固化了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能力,将现实切割化、知识碎片化,最终是让人觉得现实是空洞和苍白的。

四是在形式上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课堂吸引力不强,互动性较差。多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广为社会诟病,也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7]。这种灌输式教学一方面源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数量激增以及由此带来的师生比落差,另一方面也源于长期以来对高校教师评价导向以科研为主,导致高校教师对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信息来源和很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加之新生代的大学生大都思想活跃,传统灌输方式很难入脑入心,互动缺乏也难以达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甚至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近年来部分高校推行的研究型教学、开放式教学也因为缺乏规范和标准而成效不彰。时下的新冠疫情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考验,也有机会让师生之间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创新形式和预期效果。

三、完善高校社会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高校的社会科学课程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对国家治理、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进入新时代,在社会转型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高校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扎实的调查研究、坚守明确的中国特色,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和方案。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社会科学研究在遵守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有正确的政治导向,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是被历史事实证明了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进程中,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在方式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科学最忌无实践的空谈和无理论的蛮干,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顶天立地”[8],必须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寻求突破。一方面,要尽量在课堂教学之余,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在实践中体验真实世界的运转,检验书本知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三农研究,之所以能够获得国际认可,很大原因是在方法上做到了大范围、长时期的田野调查,掌握了一手数据,了解了真实农村,进而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邀请优秀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一线实践人员走进课堂,用切身的案例讲述经济社会运转状况,并倡导运用对话和讨论等方式,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消除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学生与实践人员之间的误解,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共识。

三是在理论建构上坚持古今中外有机结合,倡导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演化出不同的文明,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他们彼此借鉴、相互融合。作为发展中的转型大国,我们一直以来都以包容的心态吸收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优秀制度,改革开放就是很好的例子。与此同时,作为人类唯一的一个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明形态,其内在必然隐含强大的基因与逻辑,这正是我们站在历史转折点必须要总结和回顾的。事实上,就连贝淡宁、李侃如等西方知名社会科学家也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智慧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独特价值,而在实践上不断凸显的实用价值的“村规民约”“乡贤”等制度资源也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被重新适用。这些都是提炼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的丰富宝库和真实素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历史铺陈和现实写照。

四是在功能上坚持现实问题与未来思考有机衔接。社会科学在功能上有的侧重问题解决的应用性,有的侧重系统前瞻的基础性,本就是相辅相成的逻辑体系。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全面挖掘社会转型中的困难和问题、系统掌握转型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当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然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需要具有前瞻性思考的人进行基础性研究,对社会发展走向和潜在风险进行预判,进而为国家战略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他们也是丰富和完善中国的“思想市场”主力军[9]。因此高校社会科学的教学也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侧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侧重培养基础研究能力,为未来社会发展储备人才。

社会转型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其中思想和观念的转型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高校社会科学在此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而其内容设计、呈现方式和教学过程的完善则是需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和广大社会学科领域的同学共同努力、相互调适。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必将形成全新的气派和格局。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现实转型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漫画:现实背后(下)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