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2020-03-15 21:40田兆军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校园文化

田兆军

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田兆军

[中国政法大学保卫处]

新时代,高校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的住宿场所,也是学校的育人场所。高校加强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是基于相关政策的加持,是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建设时,既要做好公寓的物质形态建设满足学生住宿的硬件需求,也要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做好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必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夯实“三全”育人途径。

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政策;育人

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说过:“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应该目光向下,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1]高校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基层文化。它的提出,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新时期学生公寓要更好满足学生住宿需求

本世纪初,基于“高等教育肩负着伟大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应该也必须有更大更快的发展”使命,但囿于“当前高等学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后勤社会化改革滞后、后勤负担沉重的状况”,为了破解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瓶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出台。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生活后勤改革。在对新建的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应坚持主要依靠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金的方针……所有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均要采用新机制经营、管理”[2]随后,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浪潮下,各地按照要求,在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不过,那时在学生宿舍(公寓)建设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应高校重点关注的是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学生宿舍(公寓)硬件建设上。对于硬件建设的标准,教育部甚至印发了《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教发〔2001〕12号),明确提到,自国办发〔2000〕1号)发布以来,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以社会化方式建设学生公寓进行了全面规划,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学生公寓建设,不少地方出现了加快学生公寓建设的好势头”[3]但是,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保持学生公寓建设的健康发展,坚持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学生公寓建设原则,教育部组织力量对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今后学生公寓建设标准进行了反复研究,并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考虑到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具体国情及当前社会化方式建设学生公寓的进展情况”[4],特提出《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可见,“学生宿舍”和“学生公寓”两个概念在此时所指为一。只不过,“新建的大学生公寓与现有的大学生宿舍相比,其条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个条件改善主要体现在“四二一”标准,即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公寓分别是4人、2人、1人一间,并且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8、12和24平米。事实上,即使到今天,这样的标准多数高校也并没有实现。可见,基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紧迫需要,后勤社会化改革在被提出,此时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目的是借助社会资金进行大学生公寓建设,并且建设的标准需要从一哄而上、标准不一走向规范引导、标准统一。

二、学生公寓作为“育人场所”被提出

然而,即使公寓建设在物质形态上有了标准和方向,“但在对学生公寓的管理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5]也就是说,在公寓建设方面,有形的建设一旦明确,无形的建设随之被提上日程。《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文件自然被发布。该文件明确提到,“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主要责任,决不能简单地全部推向社会”[6]即是说,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在硬件建设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生活和学习条件改善,但如何应对新型的学生公寓管理,探索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从而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则自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命题。

当然,在公寓的日常管理中,重中之重是安全管理。教育部紧接着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2〕9号)。文件分析指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的格局日趋多样化。不同学校学生集中住宿,教学、生活管理相对分离等情况,使学生公寓的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安全事故的多发地段并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7]针对此问题,文件明确提到,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也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份重点是讲“公寓安全”的文件中同时提到,“要探索以学生公寓为基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可见,公寓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以公寓为基地而表现的属概念在这里呼之欲出。此时,“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公寓安全文化就已经被教育主管部门定位为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载体,承载着培养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责任。至此,我们可以推出,重视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既是公寓建设在奠定了物质形态之后的必然诉求,也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于2004年发布,那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在这部文件中,“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作为一种教育原则被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文件明确要求“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9]其中,针对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文件提出“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10]因为,他们也是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针对此文件中重点提到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随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在这部专门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中,鲜明地指出,“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11]这事实上就是对公寓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指明。2016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2]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依据社会的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在特定价值观念基础上通过教育、生活和劳动等而形成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产物的总和。它是一种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并经过长期积累、沉淀、创造、选择,从而形成的具有组织形态的社会亚文化。在外延上对其细分,校园文化还可以被分成班级文化、社团文化、公寓安全文化等。就其功能的本质而言,它是为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服务的。所以,可以说,它就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样,公寓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根本也是为了立德树人。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针对如何摆正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更是具体指出:“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13]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恰恰符合这样的标准。

三、高校加强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正越来越快。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提出,需要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都更上层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角被多所大学吹响。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当然需要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准的校园文化。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加强高校公寓建设,尤其是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既是当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因此,它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教育者们不敢忘记的重任。

公寓作为大学生学校教育的“第一社会”角色,所设置的相关制度,尤其是有关生活文明准则,更容易被学生当作契约看待并被认同和践行;作为“第二家庭”角色,更容易塑造学生的品格、调节他们的心理。在公寓之内开展有品质的活动,更容易让学生有亲近感,有参与的冲动,从而形成口碑效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这样的环境和载体,则更容易获得育人上的“第三课堂”效果。公寓安全文化建设,不单纯是为活跃居住在公寓内的学生们的文化生活,更主要的是拓宽育人阵地。摸清公寓安全文化建设中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实现公寓区域内育人资源的整合,形成协同育人氛围。

公寓安全文化建设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随之有了积极的氛围、健康的情趣,学生自然也能较为容易地从中得到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修养、豁达的心胸、进取的精神等暗示和激励,从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把公寓成员、公寓群体和公寓安全文化的关系看成是树木、森林与气候的关系,那么,众多树木构成森林,森林可以影响气候,而气候对森林和树木的成长又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努力丰富学生公寓的文化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公寓安全文化氛围,再通过培养出来的人才作用于社会,对推动和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都会产生普遍的、深远的影响。

总之,高校进行学生公寓安全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发展和文化复兴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在教育实践上的体现。相关政策的出台,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领袖的嘱托。

[1]习近平.文化建设不能搞成“花架子”[N]人民日报,2005—8—16(10).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

[3]《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教发〔2001〕12号)

[4]《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教发〔2001〕12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

[7]注:具体地说,高校在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政治优势,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密切同学生的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指导和督促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维护学生社区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秩序。

[8]《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2〕9号)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1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1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13]习近平.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5—4(1).

(责任编辑:张宝岭)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校园文化
前滩禧悦公寓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