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实践育人机制模式创新研究

2020-03-15 20:57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后勤素质教育

李 梅 刘 佳

后勤实践育人机制模式创新研究

李 梅 刘 佳

[北京工业大学]

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后勤实践育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实践育人工作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形式不够丰富、范围不够广泛和成效不够显著等问题。应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引领作用、强化环境育人的感染作用与增强服务育人的辐射作用,实现后勤实践育人机制创新,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实践育人;后勤;高校;机制

一、后勤实践育人的意义

实践育人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狭义看,能够培养和促进人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广义看,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从而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

然而,实践育人目前尚处于边缘位置,亟待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共同努力。与此同时,高校后勤也要进行自身的改革,以摆脱实践育人面临的诸多困境。

在此背景下,可以结合后勤保障处的中心工作,利用其工作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和与师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等有利条件,创新党日活动形式、巧妙设计活动载体,融素质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日常活动之中,使育人工作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让师生在欢声笑语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劳动实践的本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后勤资源可以成为师生的实践平台、实习基地和创业舞台。要牢记后勤“三服务,三育人”宗旨,成为提升教职工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课堂,在学校德育工作及素质教育工作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育人职能作用。

高校后勤育人的“体验式”实践对于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当师生缺少坚强的意志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时,“体验式”实践是对教职工或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都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特别是思想修养教育,在专业学习上忽视运动健康、意志品质等相关的身体素养,在社会实践工作中缺乏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当学生心理发展不够完善、心理素质不高、承受能力较低时,“体验式”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同学们在实际体验过程中,需要克服困难、克服羞怯心理、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勇气时,在不同工作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有利于形成成熟的心智,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全发展,提高心理素质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与此同时,“体验式”实践也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验式”实践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意义。可以弥补理工科学生在中学时代的素养缺失。高中时代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因此理工科大学有义务为学生补上“体验式”实践这一课。体验与实践更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学校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桥梁。对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二、后勤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经过多年的探讨,教育者对素质教育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共识,认识到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服务与实践方面的教育,作为对教职工与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但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类高校对服务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很不平衡,忽视服务育人的情况在许多学校仍然存在。改变服务于人薄弱的状况,需要政府部门与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二)有覆盖,但范围不够广泛

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三服务、三育人”的目的是普及教育,因此近些年学校服务与实践教育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范围的覆盖,但是全方位、多体验、深入式、延展式的常态活动覆盖面却相对较小。对于教职工与学生中的广大群体来说,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并没有真正做到大范围覆盖。

(三)有效果,但成效不够显著

虽然大学生的劳动实践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体育锻炼“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等活动,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但是在普通学生中劳动锻炼、身体技能等方面的开展还不够普遍,在教育成果的质量与学生参与数量上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三、后勤实践育人的模式创新

伴随人类的发展过程,人类对自身及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都在不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理念对于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实践育人的内涵,其根本在于任何实践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属性是教育的内在属性。重视实践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里理解的实践教学不是以把学生带出校门、融入自然和社会为标准,而是以学生自主性为标准的,即凡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育人理念不是不要理论教育,也不是忽视学校教育,更不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是要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兼顾校内的实践教育和校外的实践教育。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文解字》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浑也”。“施”“效”“养”“使”“作”几个动词表明了教育是贯穿一系列行为的动态过程,最后达到善的结果和目的。

从教育需求上看,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文化素养的传承创新、立德树人、全面培养人才等方面都说明了,素质教育与实践育人是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更是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性需求。从教育规律上看,素质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目标和任务,对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从来不受限制与制约。从目标导向上看,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心理身体素质教育、科技专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为学生成长创造立体环境的重要组成。

纵观我国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实践育人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后勤保障处为例,逐渐形成较为鲜明的特色和较为规范化的运作体系,以“引领-感染-辐射”为主线,以“后勤特色中心、学院共建、学生社区党支部”为抓手、以“后勤职工-部分学院-学生社区”为主体,开展“陀螺式”的实践育人教育。发挥管理育人的引领作用;强化实践育人的感染作用;增强服务育人的辐射作用。

(一)发挥管理育人的引领作用

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管理育人的过程中,先进的理论指导对政治管理发挥着引领作用。要倡导育人风尚,强化育人职能,深入推进“党建+师德教育、绿色校园”等活动,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服务保障的新机制,把职工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提升自身素质,打牢育人根基。还要强化后勤全员育人与环境育人的功能,从多领域、多角度、多层面提升后勤的育人能力,为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环境育人的感染作用

通畅育人渠道,提升学生素养,发挥后勤优势,拓展技能培训。与学院共建开设菜品烹饪、绿植养护等课程,尝试将实践教育课程化,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参与育人环节。组织“劳动节我们在一起”岗位互换活动,由学生深入到饮食、校园环境等几个中心的一线参与劳动,组织“‘红色1+1’植绿护绿、美化校园”“黄马甲”志愿者快递员等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拿起农具,亲自种植一片苗圃,体验田间地头、搬运快递等辛勤劳作。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光荣,让劳动实践发挥更大的感染作用。只有让学生亲自参加劳动,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在艰苦中获得锻炼,才能收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观念。

(三)增强服务育人的辐射作用

在大力推进大学服务育人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唯有加强服务育人的辐射作用,才能拓展党建平台与创新育人载体,才能培养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为人民服务意识,并渗透到血液中,使之成为其终身受益的一种资源与优势。学生党支部建在学生社区,党员均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全校学生支部党员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发展党员“三步走”计划、“八个一工程”支部建设,发挥“四抓四促四引领”作用,拓展文化育人空间。要依托学生党支部建立学生社区育人体系,以点带面,设置电器维修、餐饮服务等勤工助学岗位,提供锅炉房、扫地机、米饭生产线等先进机械设备的参观服务机会,依托学生社区助理联席会开展“社区‘jia’文化”主题特色、“节约能源、环保低碳”校园能源计量工作等服务活动,通过教师参与社区学生支部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育人工作,让服务育人在学生社区切实变成一种随处可见的体悟。

四、新模式下实践育人的创新成果

近几年,高校后勤不断挖掘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构建大学生教育体系。把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三全育人全过程。以北京工业大学后勤保障处为例,让实践育人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岗位体验参与范围广,师生责任意识不断提高

服务岗位的体验以面向普通同学为导向,让更多没有经历过服务他人的教职工或学生零距离亲身感受。在不同的岗位体验中,所有参与的教职工与学生均经历了“无知—已知—感知”的过程,认识到服务岗位的辛苦与责任。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区党支部均为学校基层党组织的主力军。后勤以这两个团队为基点,带动有关教职工与全校学生的岗位体验活动,推动全校范围的责任服务意识,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

(二)劳动实践辐射范围广,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近几年,高校后勤连续举办劳动实践活动。全校师生参与其中,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同时通过厨艺比赛、美化校园、植绿护绿等活动鼓励各个学院合作共建,提倡参与的学生加入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锻炼动手能力与吃苦精神。这种覆盖面广的实践体验对学校教育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净化学生美好心灵,把美丽校园建设融入到素质教育、德育培养中来,为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展示的平台,为广大同学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践机会。

(三)实习基地体会深入人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后勤发挥具有经营职能的独特优势和条件,积极探索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的平台,建立实习基地。借助养生茶、养身粥等项目,为学生参与者模拟经营环境。同学们通过开发“养生窗口”项目,在场地使用、机器设备维护、技术指导、销售量、经营策略等方面均有了切身体会与初步认识,对市场营销有了直观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服务育人取得良好效果,大学文化品位不断提高

伴随着“美丽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开展,尝试将精神文化反映在物化的景观中,举办“植物文化节”;发起环境保护倡议书,培养绿色环保意识;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中进行节能低碳主题宣传,通过节能教育实现教育节能;组织“搭建爱心桥梁、点燃未来希望”活动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辐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达万人。通过课题形式探讨环境育人的方式,研究提升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在美化校园中达到寓教于人的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统筹育人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管理服务育人功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实践育人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视阈下构建后勤实践育人新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这需要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实践育人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同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发掘诸多资源,共同将高等学校后勤实践育人落到实处,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后勤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后勤服务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后勤服务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