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余钢
高校经营性房产管理浅析
秦余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后勤集团经营服务中心]
新时代高校规模不断增长,国家不断推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周边的房地产不断增值。对高校经营性房产加强管理和利用,增强“造血”能力,确保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高校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经营性房产;管理
现在高校房产多由资产部门、二级学院、后勤集团、后勤处等部门管理,主要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工住宅、周转房等,房产管理的水平会给高校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高校资产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房产资源,按其使用性质和功能的可以分为非经营性房产(如教学、科研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后勤保障用房等)和经营性房产。经营性房产是指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利用高校闲置房屋进行商业服务或生产经营的房产。
计划经济时期, 高校一直是由财政拨款建设,各类资源包括房产全部是免费使用,部分领导及教职员工习惯性占用学校房产资源,将免费使用理解为终身使用,影响房产资源的“造血”能力。
二级学院为方便使用,在学校分配的房产中建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附属设施,但使用次数不多,造成浪费,使学校房产资源紧张。
高校房产在建成后会移交给使用部门,使用部门自己决定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向房产管理单位报备,形成“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局面,房产管理单位对房屋使用情况不掌握形成“真空”。
高校在楼宇建设中只考虑一次性投入,基层使用单位和房产管理部门针对建设、维修的意见经常被忽略,造成使用单位不满意、维修不及时等现象。
因为是免费使用,使用部门对学校的敞开式供应会照单全收,同时还会提出各种理由申请房屋,无节制的敞开式供应使有限的房产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校的用房需求,使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经营性房产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经营开发时,经济效益是重点但也要注意社会影响。经营性房产的目标就是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促进国有资产良性运行。
虽然经营性房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因为高校自身的属性,在经营性房产对外出租的过程中要选择性的进行招商,在保证师生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商家的整体形象。
在引进商户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听取商户的诉求,又要保证学校的整体利益,项目的选择要符合校园的整体安排,提升校园文化的档次和水平,满足校园服务需求。
为破解高校房产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改善高校房产的使用现状,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加大力度对高校房产管理进行改革。
社会经济高速增长,高等院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领导要带头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引导师生员工。逐步改变房产资源免费使用的现状,建立高校房产资源在核定的标准范围内免费使用,超出核定标准范围的房产资源进行收费,使高校房产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在解决高校内部使用的前提下,将多余的房产资源作为经营性房产使高校固定资产增值。
高校的房产管理制度应分类设置,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使房产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在核定标准范围内使用房产资源,可以根据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对优势学科、骨干名师适当倾斜,制定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管理办法,利用市场经济原理改变免费使用房产资源的现状,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多余的房产资源增加到经营性房产,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后勤集团进行出租管理,租金进入高校房产专用账户,资金用于房产的维修、改造,实现房产资源良性循环。
高校人员比较密集,周边房产资源相对紧俏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后勤集团作为受学校委托经营性房产的直接管理部门,把房屋租赁作为产品经营,应对商户所运行的项目进行评审,制定相应标准,加强环境改造,加大产品筛选力度,利用品牌效应提升整体服务档次。
通过有资质的房产评估公司对经营性房产进行租赁价格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最低价格,成立招商小组,对报名的经营项目依据校园服务的契合度进行筛选,对筛选后的项目进行现场谈判,根据商户所报价格确定承租方。
采取商谈的方式确定承租方的优势:有利于高校商服项目的整体规划;校园内信息相对闭塞,商谈有利于发现新项目;有利于特定项目的引进,如国际知名品牌等。
创建“服务型”校园,将管理变成主动为商户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用制度管理商户,用服务留住商户,使管、服同步。
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技能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王红旖.高校经营性房产管理思考和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170-171.
[2]李兵,鲁艳玲.浅析高校房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7): 39-41.
[3]邹存慧.浅议高校房产的有偿使用[J].经济工作,2005,(16):139-140.
[4]肖道东,唐琴.现实条件下高校经营性资产整合管理的意义[J].经济与法,2012,(8):247.
(责任编辑:张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