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梅
(玉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再到专业思政,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教育部对振兴本科教育的工作要求。然而,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制约着课程思政的深化拓展。基于课程和专业的内在关系,需要统筹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通过专业思政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实现课程思政全课覆盖、系统实施,促进课程思政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真正实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升级加力的时代变革,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问题,是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诉求。
1.课程思政的提出与推进。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起源于上海高校2014 年开始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其基本内涵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重要讲话,打开了课程思政的总开关,课程思政从此开始被全国高校聚焦关注。2017 年2 月,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课程思政的工作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结合”[2],从此,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铺开。
2.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同谋划同部署。经过几年的探索,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得以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2018 年6 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3]4-10这是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概念首次同时提出,并且明确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8年10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原则要求: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每位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高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吹响的号角。
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是要求教学回归育人主业的包含与被包含的两个概念,都要求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体现传道与授业交相辉映的教学业态。
1.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好“一线指挥员”的职责,勇于承担“顶天”的使命,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又要做到“立地”育人,扎根中国大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底色,根据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汇聚各种资源要素推进全员育人,努力解决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的问题,激励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把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效统一起来。高校要传导“顶天立地”的育人理念,明确要求所有教师都承担思政职责和育人任务。
2.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要求高校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体现“经师”与“人师”的结合。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能只教书不育人、轻视育人工作”。[4]1-4广大教师应该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5]91-93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关键是要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将以知识传播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三者结合的“教育”,将“思政寓于知识”、用“知识承载思政”,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
3.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要求高校学生既要“成才”又要“成人”。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初心和使命,“成才”与“成人”缺一不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才”的发展与提高,更要注重“人”的发展。新时代我国大学教育理念需从“成才”转向“成人”。[6]77-84通过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锤炼品性、涵育情怀是大学生的成长的重要举措。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有业务标准,更要有政治标准,通俗来说就是“又红又专”。“专”的落脚点在于专业知识教育,“红”的实现途径就在于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当前,我们的专业教育要努力解决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这个问题,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就是要扭转这种不利于学生成才成人的需要,为此,高校要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
课程思政的时代呼唤和实践诉求清晰而明确,各高校也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逐渐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有必要审视反思既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清醒识别其探索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挑战,有效克服实践发展中的障碍性因素,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的科学发展。
尽管课程思政工作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相当多的高校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不知道何为课程思政、为何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如何实施,尚未从高等教育改革的高度来认识课程思政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教师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党团干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第二,认为实施课程思政会压缩专业课程教学的时间,干扰专业课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立起来;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务虚、务空”,不如专业教育实在、具体,至于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完全没有必要,这给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贴上实用与否的标签;第四,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堂思政”,甚至视为在课堂上传授人生经验和文明礼仪。例如,笔者关于“学生对任课教师教书育人情况的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任课教师教书育人情况的评价并不高,其中,6.69%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既不认真教书也疏于育人,36.5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56.78%认为“任课教师既认真教书又重视育人”。以上种种认识偏差自然会导致教师对课程思政产生距离感、模糊感、不适感甚至抵触感,理解接受和贯彻落实都有较大难度,很难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是应该引起高校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在于如何理顺“思政”与“课程”的“盐溶于水”的关系,解决这个难点要求教师不仅“德高”,还要“学高”和“艺高”。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所需的能力绝不仅限于专业性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在专业课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理论和技巧。由于受个人专业学习和所处环境的影响,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受专业背景和个人兴趣的影响,专业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政治理论的学习积累,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难以满足课程思政的实际需要;第二,专业课教师业已形成的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的习惯势力,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感不高,也难以收集和获取适合用于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三,部分专业教师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愿望,但在实施上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科学方法。由于教师上述主观因素的影响,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培育和提升问题,应该受到高校的重视并有效解决。
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之所以难以推进或效果不佳,往往跟各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之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各个专业任课教师之间的协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创建良好的协作环境和氛围,这是促进任课教师产生实施课程思政内生动力重要的外部条件,也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系统问题。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协作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问题:第一,发布文件但疏于执行,政策和资源落实不到位。从学校管理层面看,部分高校为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印发了各种各样的文件,成立了各种各样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但由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缺乏培训督导等政策落实机制和设备经费等资源配套的支持,课程思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执行不彻底、不长久,作为课程思政直接实施者的任课教师也由此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动力。第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桥梁纽带,联系沟通不到位。思政课程本应为课程思政提供思政素材和思政方法的借鉴和指导,但由于学校和院系层面的机制不健全,思政课教师缺乏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专业课教师也缺乏学习提高的积极主动性,因而彼此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互促。第三,专业内部课程之间缺乏人力资源的统筹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支持配合不到位。尽管课程思政已在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试点甚至全面铺开,并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但现阶段的课程思政更多表现为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大多局限于某门特定课程的理论探究和粗浅的尝试,课程之间的沟通以及课程思政目标与专业发展教育尚缺乏有效联动。整体来看,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仍然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校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过程中,往往将教师的教学课时、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在教师聘任、薪酬绩效、评先评优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反之,对教学质量特别是育人质量的评估,因为涉及师生的主观因素以及操作层面的复杂性往往被人为忽视,把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观测点的高校少之又少。如何评估课程思政成效在教学质量中的地位和分量,如何评估学生对教育教学的获得感幸福感,等等,这些问题还处在摸索和研究中,亟须加快推进这一进程。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尚未到位,缺少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进行认可激励的方式和标准,课程思政在部分教师的心目中还是“良心活”“额外工”。[5]91-93
课程思政实践的现实困境呼唤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的创新。由于这几年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在自身层面上无法解决好的问题和困难,使得“专业思政”跃然纸上,迫切需要各高校在已取得的课程思政经验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推动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所要实施的专业思政,是指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贯通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融合设计,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具有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专业思政的应有之义。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的拓展和深化,促进课程思政规范实施、提质增效。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专业思政建设,就必然要回归两者的应然逻辑,优化实践路径,从专业这一中观层面搭平台、夯基础,更好地营造专业育人的思政氛围,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活力与实效。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着力解决好几个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机制建设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要通过实施专业思政,把它作为落实各类专业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来抓,旗帜鲜明地要求各个专业所有课程一律实施课程思政,“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7]。第一,学校党委应切实担负起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领导责任。要从全局视角出发,做好专业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层层落实责任清单,明确“校院推进、院系主导、教师主体”三项原则,确定“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讲授要有风格、成果要有固化、课程要有品牌、教师要有榜样”的“七有目标”工作目标。[8]23-26把实施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作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狠抓落实。第二,教学院系要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统筹责任。在推进以释放办学活力为目标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中,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的重心将落在院系,要增加院系的办学主体作用,把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当作院系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统一思想认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到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中,推动人人参与育人工作。第三,专业负责人要担当起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主管责任。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思政的谋划者、执行人和操盘手。专业负责人要充分发挥业务核心作用,把控和落实专业育人的目标和理念,组建专业思政工作小组,带领全体课程负责人,共同谋划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推动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第四,教师党支部要肩负起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政治引领责任。深入实施“党支部+思政”引领工程,让每一位党员带头钻研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中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的作用,突显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教师队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高等教育深化发展的先决要素。“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9]为此,高校要实施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全员培训,强化教师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手抓”的理性认知和责任担当,增强他们开展课程思政胜任、善任、乐教、善教的素质能力,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
高校应把教师工作部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这两个机构的建设发展与教师常态化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定制化校本培训项目,搭建教师校本研修平台,组织教育教学研修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侧重从几个方面抓好教师全员培训: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培训。重在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师德师风素养。培训的必修内容应该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发表的“四个引路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新要求、“八个相统一”等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要求。第二,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专题业务培训。各高校应针对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认识和把握不多不够的实际情况,强化思政业务培训,整体提升教师能力。通过培训、宣讲、示范公开课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推行“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建设“课程思政”等核心内容,从而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引导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不偏离教学目标和课程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某些课程,某些部门和部分人的单打独斗,而要实行高校各个部门、各个教师的联合作战。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需要打造四个思政教育共同体,增进协调协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职能互补、优势叠加。第一,构建学校专业思政共同体。在学校层面,建设包括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院系领导、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内的学校专业思政共同体,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同育人工作局面。第二,打造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共同体。利用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政策水平的优势,实行思政课教师定点联系院系和专业的制度,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形成互联互帮机制,促进知识共享、优势互补。第三,建设专业课教师教研共同体。组织人力资源,推进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建设,研究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思政内容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探讨思政资源发掘、教学教案设计、思政渗透方法,促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整体提高。第四,建设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协作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重点任务,就是畅通师生信息反馈渠道,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发挥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实践育人功能。
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实施专业思政的一个目标,因此,在全面推行专业思政后,要建立和实施科学灵活的考核督导、示范带动和成果应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观能动性。第一,加强考核督导。发挥教学督导团的作用,加强对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督导,重点对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是否已经开展、落实部署要求是否到位、把握方向是否准确、推进工作是否规范等进行督导和评估,检查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第二,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清理“五唯”的工作要求,克服长期以来唯数量化的评价导向,把是否实施课程思政及实施成效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年终绩效的重要指标。第三,实施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激励计划。培育、选出一批专业思政示范专业,推出示范性专业课程,打造一批示范课堂,表彰一批课程思政优秀团队和教学名师;制定思政资源挖掘奖励办法,总结梳理成效好、反响佳的教学设计和思政案例,建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资源资料库;打造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在线平台,将思政成绩斐然的课程纳入精品网络课程。
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是做大做强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总体来看,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仍然处于摸索和探讨的起步阶段,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更好地促进“三全育人”大格局形成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每所高校每个教师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