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芳芸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有序复学,回归校园。疫情过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舆论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能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对疫情防控保持乐观,但少数学生由于居家隔离,生活阅历和心理准备不足,对疫情存在认知偏差。延期开学扰乱了大学生预先的计划,对其毕业、就业、考研等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与焦虑,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同时,一些不实信息反复冲击大学生的思维和价值判断。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也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冲击,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作为思政老师,理应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辩证、发展地看问题,转危为机,在复课后的思政课堂上,深入挖掘抗疫精神,以情动人,将抗击疫情作为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彰显民本情深,体味社会主义制度温情,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树立理性爱国、学习强国、同心卫国的理想信念,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正确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如何在思政课中融入抗疫情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从古至今,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还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人文理想,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1]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思政教育的主题,也是思政教育理念的先导。家国情怀的潜在影响力,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对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政课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在课堂讲授中,发挥好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是建设有视野、有温度的思政课堂的有效途径。在新时代下培育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是将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对于民族的热爱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将家国情怀与国家、民族认同相统一,把较为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大众容易理解的情感认知,合理的运用情感迁移,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当前,对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体现在家庭方面,是重视个人家庭道德修养教育,培养个人对家庭的热爱以及担当;而在国家方面则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强调学生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将这种意识内化为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国家利益,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披肝沥胆、殚精竭虑,涌现出许多“最美逆行者”;以惊人速度建设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全国各地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地向湖北输送物资;全体人民响应号召宅家抗疫,无数平民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故事,把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抗疫精神里的家国情怀,让思政教师在讲授中更加言之有物、深入浅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一个个有情感、显温度、见精神的弘扬爱国主义、倡导家国情怀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上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抗“疫”背后的艰辛和万众一心的爱国精神,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引导大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学生正确认识有国才有家,引导他们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激发青年大学生从抗疫情到爱国情,从共情到共鸣,把爱国作为最大的责任担当,让抗疫中的家国情怀成为爱国力行的强大驱动力。思政课只有融入鲜活的社会现实,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职责使命,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中。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改良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更应对抗疫精神挖掘,让课堂更具时代感,让学生更有获得感,打造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政治“金课”。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的基石,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创造历史的从来都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什么英雄伟人,更不是统治阶级,一切历史是由人民书写,人民是真正的英雄[2]。“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3],这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相契合。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4]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作为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务。习近平多次讲话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采取大规模隔离措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鲜明特征。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思政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起点,将这些抗疫故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民本情怀恰当地结合起来,以事说理、以理传情,讲透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以全民抗疫为主线,向学生讲清楚党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加深对党的认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可以从历史、现实两个角度出发,总结我国战胜历次疫情的经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正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使得我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凝聚全国力量,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在思政课上,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团队合作,收集抗疫素材,制作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短视频,做课堂汇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沉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5]因为这一制度反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从而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凸显,不仅守护了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紧急动员组织起来,把各类资源迅速集中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总体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起强大的合力,成为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之源。我们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调机制。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社会各界正是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疫情才得以有效控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思政老师应以此次疫情为切入点,把党对疫情防控的领导,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生动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国家制度、社会制度、防控措施的对比,向学生讲清当前形势和任务,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更坚定的政治认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6]这场疫情阻击战再一次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问题,更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成功解密到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此予以高度评价: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7]我们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这场“抗疫”战进行全面研究,将典型案例、热点问题等融汇到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大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度认同,把制度自信播撒进大学生的心灵,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和深层次认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这一观点强调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是一种“自然共同体”,人的本质是社会性。马克思设想的“真正共同体”是人获得真正的解放,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我们要打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在现实中寻找科学答案,是实现“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转变的必经阶段,是以构建所有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为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特别是在联合国总部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内蕴主旨包含的中国智慧回答了在世界大变革的背景下“世界怎么走”的时代之问。这一伟大构想不仅仅是外交层面的策略思考,还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当代表现,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内涵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目标具有同理性,强调各国地位的平等性,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价值追求高度一致。
习近平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8]“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9]如今,全球疫情蔓延,确诊人数每日剧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这次疫情称为“联合国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10]这场灾难对全世界经济、政治关系产生着强大的冲击。团结合作成了国际社会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11]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中进一步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并强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12]。2020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13]。各国应为人类发展计、为子孙后代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团结合作,保佑世界和人民健康。疫情之下,全人类命运与共。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意蔓延,中国在基本控制国内疫情的同时,也以自己的行动回报了国际社会。中国毫无保留地向疫情严重的多个国家分享中国疫情防控的经验,向俄罗斯、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国派遣医疗专家,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方案,用中国温度温暖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展示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疫情没有国界,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更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在“基础”、“纲要”、“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堂上,这些都是有温度的教育素材,体现了我国政府战胜疫情,弘扬人道主义和全球人民一起共同面对难关的博大胸怀。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可以结合实例讲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世界情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还可以结合历史经验说明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共荣共生;形势与政策课可以举行专题讲座,讲清中国智慧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借鉴,中国速度为全球防控设立了第一道防线,加深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秉持“合作共赢”的外交思想的理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类独有的精神领域,是人的本能需要。把思政课上得有情怀、有温度,不仅是对抗疫事实的陈述,更是对抗疫精神的挖掘。讲好疫情防控中彰显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多位立体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示中国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博大胸怀,让抗疫情怀像春风化雨般融进思政课堂,丰富思政课堂,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这是新时代赋予思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主要载体,思政教师利用好这个主阵地,用源于内心的热爱与信仰,传递战“疫”正能量,来捍卫和唤起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展示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坚定信心,全面打赢这场抗疫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