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当下,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5,但“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1]9。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而生态意识的培育显然离不开教育,“教育是迄今为止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赖路径”[2]。众所周知,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程时,根据教材内容,适时注重融入生态思想,对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所说的生态,是指“自然界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也指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状态”[3]。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一切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积极“扬弃”,即既保留了工业文明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优势,又祛除了工业文明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自然规律的一些弊端。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生态思想,即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意识观念等,它是对现实生态文明的一种积极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的一种思想观念,它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要求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相处。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影响,使其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并将人们培养成“生态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4]2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来讲,其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中都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来看,当下,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对抗造成的,进一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共产主义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彻底解决了生态问题的社会,才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5]185-18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并不意味着人可以脱离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首先,人的生命形态仍然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16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其次,“人靠自然界生活”[5]161。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界,离开自然界我们的衣食住行如何进行?就连我们呼吸所用的氧气也无法得到。可见,自然界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根本来源。此外,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生产的来源,它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又是艺术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食粮”[5]161。再次,表征人本质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展开的,实践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最终都来自于大自然。最后,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力量——生产力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6],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7]。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人类必须和大自然友好相处,一定要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爱护好大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24。当然,爱护大自然,并不是说人类不再从大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不去获取,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又来自哪里呢?即便是工业产品,它最终的原料也是来自于大自然。人类通过劳动将这些原料加工为人类所需,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8]。但是,我们向大自然获取物质资料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获取要适可而止,也就是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9],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就如同恩格斯所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受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绝对规律的支配,人和物都被资本所左右,赚钱成了资本家的至高追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5]47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靠赤裸裸的货币来维持,家庭关系都“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1]34。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赚钱,人成了赚钱的工具。为了赚取更多的货币,资本家拼命扩大社会生产,疯狂开发利用大自然,这样就“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12],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发生异化”[13]。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内污染、环境破坏的一个痛苦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家们变得更为“聪明”了,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奔走于全球各地”[11]35,不断地疯狂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并且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导致这些国家的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见,世界性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本出路。”[14]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顺序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它是在批判继承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实现的,它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从而实现公有制,它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制度,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53。在共产主义社会,是“现在支配过去”[11]46,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真正为了“人”,为了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生产是为了一切“现实的个人”自由发展的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整个环境将非常优美,“农村、城市统统要园林化,好像一个个花园一样”[15]。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真正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5]185。
正如王炳林教授所言:“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老师。”[16]高校教师把生态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时,关键也在教师。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多种具体举措,适时融入生态思想,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只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坚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应有之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阶段性理想构成的,因此,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首先要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工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17]143。这必然要求教师坚信科学的生态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好美丽中国,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共同努力。“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17]539因此,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指导正确的实践。教师只有坚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才能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融入生态思想,从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进而使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注重理论的彻底性,做到以理服人,依靠理论魅力来吸引大学生。毋容置疑,要以理服人,教育者首先要自己有“理”,教师自己要具有包括生态思想在内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7]379。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大量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思想。教师只有掌握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还知道它们的理论来源,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出处,在讲授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内的理论时,才会充满自信,感到底气充足,讲授的理论也有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19]可见,教师的理论彻底了,才能更好地说服学生。第二,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教师掌握了包括生态思想在内的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只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前提,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情感教学法等。当然,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关键得法。这就是说,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具体专业等,也要结合一定的教学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教师要关注现实,讲好每一节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新的实践,因此,教师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关注现实。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17]379。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个人”,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不能就原理讲原理,这样的课是非常抽象的,也是枯燥无味的,这样的课不会得到学生真心喜欢,更不可能终生受益。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关注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一些社会现实,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非常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喜欢听老师的课,这样的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广度,还有情感温度,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时,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践行生态思想,教师自己首先要积极践行生态思想,给学生树立榜样。一个具有丰富生态思想的教师,若自己不去积极践行,甚至违背生态文明思想,那么他在讲授生态理论时,教学效果一定不理想。这样的教师所谓的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反对,所谓的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爱护和节约。这也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做法——青年黑格尔派尽管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但他们只是用词句反对词句而已,他们是最大的保守派。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适时讲授生态思想,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时处处做到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等。例如,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时,若教室里光线好就不要开灯,下课后,要做到人走灯灭等。教师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做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教育,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育他们的生态理念,从而使其成为“生态人”。
大学生拥有生态知识是一回事,而在实践中落实生态思想又是一回事,关键是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生态理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02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积极宣传生态思想,更要有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践行生态思想。第一,我们要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1]51,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勤俭节约不仅为国家、社会、家庭节约了大量资源,更能提升我们自身道德修养,即“俭以养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吃饭穿衣等不搞攀比,注重爱护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注意不要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第二,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考察,并要求他们写调研报告等。例如,让大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到污染较重的城市郊区参观又黑又臭的河水,再到环境保护较好的乡村欣赏美丽的风光等,然后写出一份调研报告。第三,春天让同学们在校园内种植树木花草等。可以由学校团委组织,由各学院团总支具体实施,让每位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保证在学校规定的区域内种活一棵树,这既对大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又培养了他们的生态意识,还美化了校园环境。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教师在讲授这一门课程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融入生态思想,不断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既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及党的相关会议精神等,又要自觉践行生态思想;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又要在课外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自觉践行生态理念,从而将他们培养成“生态人”,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