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恺源
关键词:林黛玉;薛宝钗;人物形象
纵观文学史上的通俗与严肃作品,我们往往會发现,作家在叙述男性主人公的情感经历时,常设置两位女性与其情感产生纠葛;并且这两位女性通常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也正是因此才引得主人公在两位女性的情感之间徘徊踌躇。
例如川端康成的《雪国》的驹子和叶子,岛村对这两位同样美丽的女性分别产生了不同的情愫,而这两位女性则正是代表着岛村的精神追求与肉欲追求两个不一样的维度;再比如张爱玲所提出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娇蕊和烟鹂便是如此;抑或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代表之作《红楼梦》,其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人在贾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姿态,一直是人们讨论研究的对象。
一、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设置往往是两个,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单个的形象难以完全概括作者在小说中试图展现的诉求。人虽然能够包蕴许多种不同的性格特质,但在人呈现出来的交错复杂的因素之中,总有一样或者一类性格特征最为突出,这也是塑造一个鲜明的文学形象不可忽视的一点。因而我们在概括形象特征时往往会选用较为突出的这一特质对他进行描述、定义、贴上标签,换言之,一个角色对应的是一个性格特质。由此推知,作品有必要设立多个形象,以此象征不同意义。
其次,双数的人物形象能更好地进行对照。比起单数,双数能够更好地展现一件事物的两个面向,两件事物更具有代表性,也更能相互补偿。比如精神需求与肉欲需求的对比,红玫瑰的炽烈与白月光的冷静进行对比,面对封建礼制时,林黛玉自由不拘束的反抗与薛宝钗圆滑顺从的对比等等。
最后,两两对照设置的数量不必太多。在最突出的形象安排中,一位男性主人公与两位女性角色周旋便足以展现其情感方面所有需求,看似只有两个方向,实际上组合起来已经囊括了两者之间的范围。如果在主要人物上在给男性角色设置更多的选择,作家难免力不从心。
以上推论是在为“男性角色往往与两名女性产生情感纠葛”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探求合理性,而非论证除此之外的人物设置不合理。而且同理推论,女性角色也可以选取两个面向的男性角色来表现她们情感需求与内心世界。所以现代许多目的在于取悦女性的偶像剧的人物设置中,往往会有两名性格互补的男性对其展开追求,而女主角在两人之间的徘徊踌躇也是同样的道理。
回到《红楼梦》,给贾宝玉设置林黛玉与薛宝钗这样两个主要的伴侣是十分有必要且十分合理的。通过对比林、薛这两位角色,更能使我们对作者的写作意旨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概括。
二、封建礼教中两种生命姿态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人都是封建社会大家族里的贵族小姐,两人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之中、同一家庭关系之中,情感需求的主要指向都是贾宝玉,文学史上也往往将“木石前盟”与“金木良缘”互做比较。这一系列共同点的设置都为两人的后续对比提供了条件,使我们能在同一维度之中探究两位主要女性角色各自特点。
首先从最直观的人物外形上来进行对比。《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大观园时: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作者寥寥几笔便使林妹妹这一形象从此便跃然于数百年来中国文人的心尖。这一段描写充分展现了东方古典描写中的含蓄意味,将诗词的美学运用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上,产生的唯美朦胧效果——作者在描写时早已超越了单纯地模仿雕琢,更多的是着笔于人物的性格气质,人物的灵魂。好比西方油画往往注重于写实描摹,中国山水画则是通过点墨留白寻求形态的大致相符,重点更倾向于气韵氛围营造。作者点明林黛玉弱柳扶风、敏锐细腻,舍弃了从上到下的照相绘画似的铺陈描绘,将东方美学中的含蓄暗示发展到巅峰,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再看薛宝钗: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这一段描写重点仍然在结尾部分——对于薛宝钗性格气质的描写,作者突出她的端庄温柔,落落大方,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家小姐的典范。这几笔勾勒出来的宝钗,完全符合中华传统所要求的儒家的温柔敦厚,诗经的雅正。这与林黛玉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再看两人体质的对比。在作者的笔下,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转世。这一神话植物本身就寓意她情感的充沛。林黛玉恣意张扬,她既能充分感知外物,同时又能将自己的情绪直接抒发出来,持续向外散发自己的能量,使得她成为整部作品中最具有自身的独立意义的个体。
除了绛珠仙草本身的性格使然,林黛玉体弱多病,时常捂着心口犯疼,也是其性格炽热的表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尽头,她将自己青春的最后一粒火星的迸发献给了自己难以排解的爱情,献给了贾宝玉。
林黛玉的诗人气质也是其情感丰沛的最好例证。黛玉独特的感受方式,缘于其细腻的感知和情感抒发的不拘束,因而在观照一物一景时都充满了自己灵动的想象,在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反观薛宝钗,则是封建礼教所能塑造出来的最为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女性形象。
比如薛宝钗所服的冷香丸便是例证: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冷香丸的原料的选取其实正突出了其名“冷香”。而这冷香所压制的薛宝钗心中的热毒,其实正寓意着封建礼教制度对于人性自然的压迫。薛宝钗本应与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一样,有着天真活泼烂漫的幻想,但封建大家族要求她压抑自己的个性,处世圆滑周全,甚至到最后,薛宝钗已然成为封建制度的自觉维护者,成为长辈所期许的大家闺秀。
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看出,薛宝钗与林黛玉其实代表的是两种情感面向,是同一社会环境下两种不同的生活姿态:林黛玉是楚辞般奇幻瑰丽富于想象,而薛宝钗所展现的是雅正诗经的端庄温厚。作者设置这两个面向的女性形象代表,正是封建制度之中女性生活图景的缩影,传达了作者对这一走向腐朽的社会的反思。
参考文献:
[1]朱伟明,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J].红楼梦学刊.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