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美术教学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还能实现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审美能力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感受、欣赏和创造美。
關键词:初中美术;审美培养;策略探究
审美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必然选择。审美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对事物或者理念进行评估判断的能力,并且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以此来指导生活实践的综合活动。美术本身就是借用绘画和雕塑,引导人们获得视觉上审美感受的艺术作品,很多方面和内容都和审美有关。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一、进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提升审美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们首先需要认识美和感知美,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在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逐步提升美术知识的学习效果,提升创造美的能力。比如,初中美术课本中具有众多的插图,是引导学生感知美术艺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足够的方法指导,通常只会对这些图片进行简单的浏览,难以对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表达的重点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还有,在对雕塑或者绘画等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学生们缺乏足够的审美鉴赏能力,只是在教师的理论讲解中形成模式化和标准化的认知意识,严重影响个性化和创造性审美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了解纹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具体的纹样作品,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关系,并思考这样搭配的作用,还有常见的构图形式以及纹样组织形式,丰富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视野和鉴赏能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的作品进行赏析评价,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和审美修养。又比如在《美术的表现手段》的单元学习中,教师就要重点培养学生对造型、对色彩、对构图的有效学习,为全面的美术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其中的造型为例,学生们需要明确不同形态的线条,带来的感官感受和蕴含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简练的线条代表的是清晰、明快,刚劲的线条代表的是强悍和律动,以及圆润的线条代表的是轻松和愉快。总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单元的基础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逐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为高效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想象创造能力培养,提升审美能力
美术之美,除了直观的视觉刺激,有时候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还在于特意的朦胧美和意境美,在于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化背景等众多方面。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的重要途径。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日渐习惯教师的理论灌输,导致思维也趋向于固定和僵化,也就无法深入的感知美和创造美。基于此,在初中美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鼓励他们进行思维想象和大胆创造,进一步提升审美和创造能力。
比如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画,以“汉代仕女俑”这件工艺品为例,先观察这件作品的艺术特色,然后思考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等。这样,学生们就能和作品进行深入的交流,减少认知视野的表面化和肤浅化,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培养。
三、进行生活观察能力培养,提升审美能力
美术、审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初中美术的审美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课本教材和教学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和分析生活的良好习惯,全面感知生活中的美学艺术,不断提升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扩展,帮助学生深化审美能力。同样以纹样知识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纹样图形,认识到他们的广阔用途,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意境和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感受到生活之美的普遍存在,不断提升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看《上新了·故宫》这样的综艺节目,也可以观看敦煌莫高窟的纪录片,还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进行黑板报的创新探索,根据校园环境设计广告语等等。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初中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分析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切实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现高效的知识学习,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 刘春燕.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2)
[2]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黄晓晖.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