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 戴书淦 廖 萍
高中化学实验在高中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实施化学实验校本课程,进而提升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析物质变化原理,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喜悦.简单来说,就是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选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化学学科的学习乐趣.本文以“硫酸”实验教学为例,就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进行探讨分析.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浓度硫酸的异同点;了解硫酸的特性与用途;学会如何完成SO2-4检验并掌握检验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在本节课教学中每个知识点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实验原理及具体操作,这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是极为有利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浓硫酸的特殊性,教师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
在实验正式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浓硫酸长期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硫酸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浓硫酸应当如何保存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为了证实浓硫酸吸水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将少量胆矾放入试管中,并向试管内滴入少量浓硫酸,滴入过程中应当不间断进行搅拌,在搅拌完成后分析固体与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在实验完成后,可以得出结论:浓硫酸对于结晶水有吸收作用,证明浓硫酸具备吸水性.
将蔗糖放入烧杯后加入少量浓度较低的硫酸,并迅速搅拌,观察整个实验现象;而后再将等量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浓度较高的硫酸迅速搅拌,对比两种实验现象有什么异同.
在实验完成后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增加,外表呈海绵状,且有大量气体产生,气味刺鼻.
实验结论: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脱水性.
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进行加热,观察品红以及石蕊试液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浓度较低的硫酸和铜加热不发生反应,石蕊试液、品红试液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浓度较高的硫酸和铜加热发生反应,有气体产生,且产生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石蕊溶液变红.由此可见,浓硫酸具备较强的氧化性.
在以往的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意识不到化学实验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仍然选用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意识到实验教学对于知识理解的重要意义.在本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化认识“硫酸特性”这一概念,教师选用了3个实验证明了硫酸的特性.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简化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而且可有效调整学生学习心态.在课程评价中,教师应当从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对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前期的课程内容了解、中期的课堂实验过程以及后期的课堂实验评价对于“硫酸”的性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同时,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定自主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且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能够有效地丰富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实验思维,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为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