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2020-03-14 20:43福建江德如
高中数理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物理科学

◇ 福建 江德如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特征的品质,主要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扎实,但在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高分低能现象还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学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实践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提高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

1 设置问题情境,形成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学生基于对物理学科的长期学习所形成的概括性认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以前,往往对一些理论存在着一定的错误理解,这就需要从学生认知冲突出发,设置一定的情境并合理引导,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现错误“前概念”的转化.如在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时,针对学生在生活中“有力作用时物体才会运动”的前概念,教师可先利用几个小实验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用手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时木块向前运动,停止推木块时木块停止向前运动;用锤子向下敲打铁钉时铁钉向下运动,而停止敲击时铁钉停止向下运动,然后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由此暴露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这时,教师提出:在光滑水平冰面上滑行的物体,它的运动情况会怎样? 创设这种能引发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通过引导、探究、分析,最后得出与前概念有悖的结论的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2 显化科学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忽略了物理科学思维的显化.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过程应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为重点,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积极思考,探索物理本质,提高思维品质,实现深度学习.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中,教师演示“自制喷雾器”.当快速向横管内吹气时,竖管内的水面会上升,从而被吹出并形成喷雾.然后提出问题:竖管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至管口被吹出(在思考的过程中诱发思维)? 吹气时,竖管上方的气流变大了,压强变小了.接着引导学生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流速有关(在猜想的过程中启发思维).然后利用“类比”的思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如何制造不同流速? 怎样判断压强大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锻炼思维)? 得出实验结论后,利用“转换”的思想帮助学生学以致用:飞机的升力是怎么获得的? 飞机的机翼为什么是“上凸下平”(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当然,由于科学思维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科学思维的显化教学就要求学生提前主动学习,并要深度加工相关信息,实现深度学习.

3 重视实验探究,凸显合作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方法,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教学中应做到能让学生分组探究的实验尽量分组,不能分组的实验尽量演示,要尽可能避免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变成“讲实验”或“听实验”,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过程中学会物理建模,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验探究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实验探究的过程要强调“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质疑,加深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勇于探究、善于反思的能力.

4 强化科学态度与责任,落实立德树人

物理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忽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的培养.作为自然学科,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赖于物理教师的努力.物理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核心素养为准绳,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出发点,以教书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让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落地,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物理科学
只因是物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处处留心皆物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
科学拔牙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