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清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什么是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是个体发展、适应生活所必需要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共性素养[1]。继《教育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后,2016年3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炼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那么这类人才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素呢?在此,本文从当前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以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职业精神是指对待工作的态度,其精髓是“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专注执著、精益求精等;职业技能是指从事专门工作所需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可分为“软技能”和“硬技能”两部分,其中“软技能”又称为“智力技能”,具体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迁移能力等;“硬技能”则主要指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操作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胜任某职业岗位所需的其他能力的综合,具体包括处理与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课程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基本途径。由此,每门课程都要承担起核心素养的培育责任,如新西兰要求各门课程都要体现出培养国家规定的5种核心素养,即思维素养、理解语言、符号及文本的素养、自我管理素养、参与奉献的素养、与他人互动的素养[3]。
高职院校课程通常分为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型,不同课程类型在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应有着不同的、独特的贡献。通识课程不仅要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与文化底蕴,还应承担起培育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道德情操与人文情怀以及思考、判断、阅读与分析等素养的任务。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除了培养学生行业通用技能外,还应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拓展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方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素养的有效途径。专业课程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核心课程,除了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应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与发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等岗位所需特定能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应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并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寻可行且有效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法与策略。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内涵认识地不断深化,高职教育要实现所培养人才能满足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则需树立专业技能、职业精神以及综合素养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之有效落实到各门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然由于受一些“功利性”思想的误导,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严重偏离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方向,在课程教学与评价上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由于对“以就业为导向”本质内涵的认识误解,高职院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就业”“实用”为中心,而对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综合能力等不重视。一方面,各专业培养计划中表现出“技能至上”的功利性,通识及综合性基础课程不受重视,课程数量及类型也不够丰富;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应用也只是基于知识传授与技能习得的角度,鲜有挖掘知识及技能学习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将专业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分离开来,只注重学生专业“硬技能”的操练,而忽视对学生的思维逻辑、价值判断、人文素养等隐性“软技能”的训练与引导。而学生也因受这种“唯技能有用论”的影响,只对与“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就业岗位”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及内容感兴趣,而对那些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不重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当前高职院校在评价一门课程教学效果好坏时,主要是基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教师维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流程的完整性以及教学互动情况等方面来评价,注重的是教师自身对所教课程知识的把握、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以及课堂整体的把控能力等,而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与方法运用来培育或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评价甚少或缺失。学生维度则主要从平时表现、技能和期末终考3个方面来检测,其中技能考核主要是通过技能项目或任务的完成结果来评定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期末终考通常为知识考试,主要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掌握程度。总的来说,当前教学评价更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习得,而对学生在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过程中运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等综合素养关注不够或缺失。
核心素养培育在课程中的体现主要是在课程标准的目标描述中。所谓课程标准是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化,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计划,以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育与提高为核心,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掌握的特定技能和态度”等进行描述以规定教育内容和教学标准……[4],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其所表述的是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目标制定以及教学方法确定的基础,也是制定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的依据。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在描述课程目标时,除了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外,还须明晰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这需首先深入探究每门具体课程对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发展、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所能产生的应然变化与效果,后将这些与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进行对接,进而确定各课程的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育目标。
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不同,它是内隐于个体内部的能力与素质,须通过个体长时间的深度参与具体教学活动而慢慢习得。那么高职院校如何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同时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共同发展?课程教学设计无疑是达成此目标的最有效途径。所谓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安排。一是对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进行分级分段。核心素养的培育呈现出一定的学段性、层次性与学科性,即与课程特性、所处的教学阶段以及学生的现有素养水平有关,这需要先对本门课程所对应核心素养的具体要素及其培育方式等进行罗列,根据教学进度将其分层分段地在课程各章节或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中表述出来;二是进一步具体化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内容,并与各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对接;三是设计针对性的、有利于训练学生各项素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如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或真实问题的解决,或将真实工作任务或项目引入教学活动等,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与体验中实现专业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同步提升。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5]。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保障。由此有必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摆在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一个兼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中学生“学”的成果评价内容与指标,除了知识掌握与应用、技能操作水平及熟练程度等方面指标外,还应增设具体素养的评价指标与内容;二是吸纳学生和企业专业人士加入课程评价主体。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比任何人都清楚课程学习后的收获与变化,其理应成为教学评价主体。而企业专业人士则最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故也应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三是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依据评价内容的不同而选择针对性的、适宜的评价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如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态度、行为与决策等素养内容,则可采取表现评价法、观察评价法与学生互评法等。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将之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改革中,使所培养的人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由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分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现途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将学生核心素养纳入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体系,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科知识教授以及技能训练地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