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慧祖,娄丁一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对儿童发展来讲更为重要。[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2]12020年7月,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意见》的配套文件。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儿童的培养中,必须确保儿童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劳动教育即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3]曾经,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4]22,这种轻视劳动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劳动观的形成。因此,认识儿童劳动教育的价值,深掘阻碍劳动教育开展的现实困境,探寻其有效的实施路径,对儿童的和谐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之上,否则教育将无从谈起。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5]关于儿童劳动教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谋手脑相长”。在身体的发育生长与心智的磨炼成熟中,儿童劳动教育扮演着重要且独特的角色。
1.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儿童劳动教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亲身实践,这正印证了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做中求进步”的教育理念。儿童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全身的肌肉和筋骨,在充沛的精力支持下投入体内蕴藏的生命力量。通过劳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得以舒展,身体发育生长的诉求也能获得满足。儿童会在劳动中更加熟悉自己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并逐渐在不同类型的劳动体验中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劳动教育与体育教育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虽然两者都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更加健全的体魄,但伴随着劳动成果的产出,劳动教育能够带给儿童更多支配肢体的成就感。体育课程往往以增进体能、改善体质为主要目标,而劳动课程则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使儿童能够在努力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懂得协调、控制肌体。儿童在劳动中经历持久的磨砺和锻炼,在愈发强健的同时还发展了身体的灵活性,如搬运、种植等活动需要儿童灵活调动身体上不同的肌群和组织,这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了儿童对身体的掌控需求。
2.增进身体的适应能力
儿童的身心由于过度呵护而变得十分娇弱,这并不利于儿童的茁壮成长。在劳动中,儿童时常要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这恰好是儿童获得锻炼的绝佳机会。陈鹤琴先生将“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放在“十七条教学原则”的首要位置,就是希望儿童学会独立,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和生活状态。劳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增进儿童身体适应能力的过程。面对不同环境的考验,儿童身体所呈现出的真实反应能够折射出他们身体的适应性发展水平。儿童的身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不仅体现在空间环境层面,也体现在社会环境层面。儿童在劳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在协作中尽可能发挥出各自的身体优势,共同实现劳动目标。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总会遇到需要高度专注或长期坚持的技能培训,一旦儿童的身体适应能力较差,就会影响到情绪和心智的发展,长此以往就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负担。因此,通过劳动增强儿童身体的适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丰富身体的情感体验
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并丰富身体的情感体验。基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提出:“身体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6]因此,劳动教育能够为身体注入一股社会性的力量,协助儿童建立起身体与社会的联系,增进儿童对身体的理解。在劳作与休息的转换中,儿童会更加熟悉身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进而在其他活动中保护和善用自己的身体。实际上,儿童的身体具有一套专门的情感系统,劳动是儿童身体情感的生发途径,儿童身体情感经由劳动得以丰裕。[7]无论是在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中,还是在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身体都会萌发出一种超脱感官的身体感性,带给儿童难以言表的满足和愉悦。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实践能够深化儿童的身体理性,使儿童通过身体这一媒介获得对劳动对象的真切感受,从而为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构良好的自我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8]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建构自我,形成愈发完善的自我认知。儿童的任何一项劳动,不仅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而且是自身精神价值的体现,后者是建立在由于意识到自我精神上的提高,意识到自我的创造潜能而深感精神上的满足这个基础之上的。[9]劳动可以在两个层面帮助儿童建立自我认知,首先是劳动体验的迁移化,其次是创造成果的显现化。在劳动的过程中,儿童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劳动类型,通过对各种劳动的主体感知,儿童会在换位思考中建立起自我确证的个体意识,并产生一种基于劳动的同理心。在劳动产出一定的实际成果后,儿童也能通过外显的物质存在或内隐的精神成就获得自我认同,并在他人的肯定中强化自我认知。同时,劳动成果的产出往往伴随着分享。儿童可以通过同伴间的成果分享与经验交流获得一种不断进步的价值感,从而形成自我认知的良性循环。
2.形成健全的集体意识
劳动教育往往要在集体中进行,良好的劳动集体能够发挥引导作用,并促进儿童集体意识的发展。劳动集体的建立作为集体攀登前进的阶梯,既是劳动教育自身要求的体现,亦是吸引和动员全体学生开展劳动的重要方向。[10]集体劳动还促使儿童能够领悟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重要特征就在于用共同的目的和在共同的劳动中把人们团结起来,并且要在劳动的共同组织中把人们团结起来。[11]在劳动集体中,儿童相互影响、彼此督促,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激发和维持自身的劳动意志。在集体的道德约束下,儿童的不良行为也会得到遏制。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热爱劳动的思想能在集体中形成。[12]通过充分感知劳动过程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珍贵,儿童能够在与同伴的互帮互助中更加体谅他人,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朝着劳动目标携手努力的儿童会缔结牢固真挚的友谊,在热爱劳动的融洽氛围中形成一股团队凝聚力,在为集体争做贡献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3.激发充沛的创造活力
劳动需要积累经验,更需要创造性活力。马卡连柯尤其重视劳动的创造性价值,他认为劳动理应具备一定的创造性特点,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真正为全社会人民的生活造福,教育学生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是教育者的特别任务。[13]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儿童的创造力会在劳动中得以激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人类学和存在论层面肯定人是自由创造性的劳动存在,在儿童的劳动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创造性行为。儿童在进行劳动时,经常会面临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如对重物的搬运、拼装等。这时就需要儿童充分发挥智慧,摆脱已有经验的桎梏,通过把握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在灵活运用各种手段的尝试和谋求各种途径的探索中找寻解决问题的良策。儿童在劳动集体中交流经验、互学知识,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出更多的创造灵感,并在劳动的实践中不断试验。劳动教育是一种弹性教育,它无需限定劳动模式,而是鼓励儿童去自主探索,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的活力。
尽管我国开展儿童劳动教育的历史并不短,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唯有从观念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厘清儿童劳动教育开展的现实阻碍,才能有的放矢地探寻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从而发挥劳动教育的应有价值。
1.劳动目的:“唯结果”的外化倾向
劳动实践作为人生活的构成性要素,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不能用外在目的来赋予其意义而忽视其自身的本体价值。[14]然而,受到社会不良氛围和成人错误认识的双重影响,当前劳动目的的意涵却产生了异化和扭曲。在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榜劳动就是为了获取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劳动教育目的的这种“外在化”的弊病,致使人忽视目的的合理性,盲目陷入手段与工具合理性的角逐中,从而偏离了培养自由、全面、完整的人。[15]这种“唯结果”的劳动目的会导致儿童陷入功利主义的困境,使得儿童遗失感恩和分享的宝贵品质。在家庭中,如果家长在儿童的内心中建立起只有做家务才能获得奖励的思维定式,那么儿童就会丧失劳动的自主性,进而将劳动视为一种牟利的工具。在学校中,如果教师误用了劳动,将儿童的劳动演化成了学校获取经济利益以及儿童获取奖励的方式,学校的活动就会围绕劳动的获利展开。[16]一旦儿童将劳动等同于被迫出卖时间和体力,就会对劳动产生负面的抵触情绪,从而完全偏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
2.劳动形式:“唯体力”的窄化倾向
马卡连柯曾强调,真正的劳动教育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是知识教养与熟练技术的结合。[17]在儿童的视野中,所涉及的劳动多半是体力劳动。因此,儿童十分容易将劳动概念简单化,认为劳动就是“干体力活”。实际上,这是儿童对劳动认知的一种畸变,是忽视复杂脑力劳动的体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只不过是劳动的两种具体的“类”,统合劳动的精神就是蕴含在两种“类”之中的“共相”。[18]然而,“劳心者治人,劳力治于人”的这类观念依旧裹挟着不少家长和教师。部分家长和教师会告诫儿童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去“做苦力”“回家种地”,这种思想上的威胁和恫吓让儿童对体力劳动更加抗拒,也丧失了尝试其他形式劳动的兴趣。结果,儿童观念中的偏误不仅没有得以扭转,反而被推向了更加极端的境地。儿童一旦陷入“唯体力”劳动的认知误区,并因为厌弃体力劳动而否定劳动本身,则会湮灭劳动教育的全部价值。
3.劳动主体:“唯他人”的固化倾向
儿童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儿童能够亲身体验劳动的全过程。然而,在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中经常会出现教育途径去身体化、劳动教育身心分离的现象。[19]当谈及劳动者时,儿童往往会将这一角色与父母、老师、农民等形象联系起来,很少会意识到自己也是劳动者中的一员。这种“唯他人”的劳动观念不符合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使儿童成为劳动实践的旁观者。究其根源,可能是儿童在生活中的劳动机会较少,匮乏的劳动经历难以让儿童积累足够的经验,从而在实践层面对劳动产生了疏离感。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中,教师更加重视教授劳动理论知识,忽视儿童亲身实践,这样的劳动教育无疑是一种非参与性的“坐而论道”。教师讲授的劳动知识和理论没有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儿童很难对其进行较好的理解与吸收,最终导致劳动教育流于表面,印象不深。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片面认知也抑制了儿童投身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使得劳动教育的价值愈发虚无,并可能将劳动教育异化成抽离本体的精神训练。
1. 劳动时空:压缩受限以致锻炼不足
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丰富的锻炼和持续的投入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然而,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却在时间和空间层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和限制。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对全国3390位家长的调查显示,小学生一、二年级周一至周五平均家务劳动时间约17.33分钟,三至六年级约为17.49分钟,初中生约为17.02分钟,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家务劳动时间不足。[20]时长较短的劳动无法支撑起足够的教育内容,这不仅会令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得不到满足,还会使劳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除了时间的欠缺之外,空间的单一和受限也阻碍着劳动课程的开展。当前的儿童劳动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因此其劳动的空间范围必然受到压缩。陈鹤琴先生在其“活教育”理论中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对于劳动教育的实施也十分适用。缺乏校外劳动实践的儿童会对劳动教育产生误解,认为劳动只是一门需要完成任务的课程,难以感受到劳动教育所涵盖的更多价值。
2. 劳动内容:单调刻板以致兴趣不高
劳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关乎着儿童对劳动的态度和看法,也影响着劳动教育的实质成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秉持一种发展的内容观,要重视社会劳动形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应的教育内容。[4]23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不是指专业化的劳作,而是充满了丰富性、完整性、变通性、实践性、全面性的劳动。[21]在家庭中,许多家长认为劳动教育的内容就是单纯的做家务,然而家务劳动缺乏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一味的劳作只会让儿童倍感乏味和倦怠。部分家长甚至还会以劳动作为规训儿童的手段,这样刻板强制的举措只会让儿童对劳动愈发敬而远之。在学校中,当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仍旧偏重理论,难以在实践活动中引发儿童对劳动的思考和共鸣。由于考虑到儿童的安全因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中较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内容经常会被搁置。部分负责教授劳动课程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也导致儿童渐渐丧失了学习劳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3. 劳动过程:敷衍失序以致体验不强
劳动教育的精髓在于实践,实践活动的灵魂则在于体验过程。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而言,劳动收获到的物质成果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儿童在劳动过程中能否收获价值感和成就感。然而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对劳动教育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认为劳动教育与学生发展关联不大。因此,在许多劳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出现了敷衍、走形式的现象。有的学校会简单地将清扫卫生的任务设定为劳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不顾儿童在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情绪,更遑论让儿童对劳动产生热情。同时,不同学段儿童承担相应的劳动任务,部分学校几乎不会特意加以区分,这种罔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只会让儿童对劳动更加排斥。
儿童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政府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贯穿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教育各方面,形成各方联动的教育机制,形成育人合力。[22]25由此可见,破解儿童劳动教育在实施中的沉疴痼疾需要仰赖多方的联合支持。
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统筹着教育发展的宏观导向和总体路线,影响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教育开展。在财政投入方面,各地方政府要统筹中央财政拨款,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助力学校建设专门的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政府要对学校的劳动教育设施提供足够的建设资金,帮扶学校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保障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经费。在资源统筹方面,政府应完善相关的劳动教育政策,倡导各地区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利用当地的综合性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为儿童提供更加多元的劳动实践场所。除了校外资源的统筹,政府也应该充分挖掘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资源。职业院校具备专业的实训实习场所和完善的设施设备,这些场地、物资和专业人员十分有助于普通中小学和普通高等学校开展规范化、系统化的劳动教育。在互联互通方面,政府要努力建设城乡联动的劳动教育交流平台,实行开放共享机制,提升劳动教育实践场地和器材的利用率,扩展劳动教育的辐射范围。另外,各级政府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协调和倡导有能力的企业、工厂、农场等肩负起助力儿童劳动教育的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提供闲置的实践活动场所,并安排专业技能人员为儿童劳动教育提供指导。
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发挥好在劳动教育中的启蒙、奠基、持续的基础性作用。[22]24在家庭中,儿童无需按照学校固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活动,这时就要求家长进行适当的干预,为儿童创造更多的劳动教育契机。基础性的劳动教育以实践活动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重对儿童劳动意识的启蒙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儿童在力所能及的亲身实践中认识劳动的意义。发挥家庭的劳动教育作用不只是让儿童参与到家务的劳动中,还要注重缔结家庭与自然、家庭与社会的联动效应。家长可以带领儿童走进自然,在劳动的亲身实践中收获不同的体验。劳动教育需要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以及体验大自然,只有这样儿童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教化力量。[23]自然界充满着劳动教育的有益资源,儿童在回归自然的劳作中更能舒展探索与创造的天性,并真正从心底热爱劳动,愿意主动在劳动中认识新鲜的事物,感知世界,体验生活。假期中,家长也可以带领儿童参与适宜的公益性劳动实践活动,让儿童通过劳动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提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总之,通过劳动实践,家庭要努力构建儿童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桥梁,要让儿童在日常生活的亲身实践中把握劳动的价值。
学校肩负着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需要开展专门的课程活动,使劳动教育对儿童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学校应配齐配足专兼职结合的劳育教师,提高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并采取多种方式聘请社会专业人士定期进校提供指导和辅助。教师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学校应构建兼具整合性和开放性特点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组织教师发挥集体智慧,搭建校际间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应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研发专门的课程资源,努力实现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学校要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和所在地区实际,科学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系统有序、体脑并重的劳动教育内容,探索“互联网 + 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新形态,将知识生产和科技创造等形态的劳动纳入到劳动教育当中,让劳动教育“新”起来。在劳动教育的评价和监督方面,学校要注重将平时表现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相结合,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的阶段性监测,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相关激励制度,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督查和评估,让劳动教育“真”起来。
劳动教育的价值与社会人才的标准遥相呼应,社会资源的支持对于儿童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尤为重要。《意见》中提到“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2]2因此,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团队也应结合自身特性,在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劳动者与儿童一同经历劳动过程,以身边榜样的力量鼓舞儿童参与劳动实践,发挥社会劳动人才对儿童的教化作用。另外,社会关于劳动教育的价值宣传也影响着儿童劳动观的构建。社会劳动教育的立足点,要注重构成社会的个人与组织成员对劳动的基本观点,寻求劳动的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劳动的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劳动的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的和谐关系。[24]因此,各部门和单位可以结合公众的日常劳动生活,通过社会真实的新闻报道、故事案例等形式,弘扬劳动的先进意识和传统美德,帮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重塑正确的劳动观。全社会应协力形成对家校劳动教育的联动支持,为儿童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场地、人员、文化等资源。
在新时代背景下,再塑与时俱进的儿童劳动观,重赋劳动教育应有的地位与使命势在必行。关于儿童劳动教育,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通过制定劳动教育的相关制度,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家庭中的劳动模仿和熏陶成为儿童接受劳动教育的开端,并让他们在广泛的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儿童的劳动认知,使儿童通过劳动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在理论认知和实践经验方面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挖掘和利用劳动教育的相关资源,通过社会氛围的习染和价值取向的弘扬,帮助儿童参与劳动,建立社会联系。统览儿童的成长过程,劳动教育应该做到“全过程、全学段、各方面”构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时空格局。在《意见》的引领和《纲要》的指导下,儿童劳动教育定能在政府、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合力下发挥出其应有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