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话语分析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0-12-11 06:03高炎涛钱建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发文研究者图谱

高炎涛,钱建成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引言

话语分析研究起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1]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urseAnalysis的论文,在该文中Zellig Harris从话语内部成分的角度进行研究。自此之后,话语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类型的话语进行分析。20世纪末话语分析研究开始在中国出现。徐赳赳[2]从研究成果和研究者的角度,对当时的话语分析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了语用学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黄振定[3]认为,在话语分析时不能排除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话语分析的原则和标准:按照交际功能分类和与之相应的话语单位标准。朱永生[4]把话语分析5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起步和成熟三个阶段,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绩,并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突破领域。随着国内话语分析研究的不断发展,话语分析研究出现了几个分支学科,如多模态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生态话语分析等。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同济大学的张德禄为主,他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视觉语法理论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探索,逐步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5-6]。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关注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模态如何完成意义构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语言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该理论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语言是完成这种实践的手段。近年来一些语言学家尝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提出了批评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学科[7]。生态话语分析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被语言学家用来从语言角度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8-9]。近年来,话语分析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王雪瑜,王建[10]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阐释了十八大、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演讲中的中华文化价值观,研究如何通过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之,话语分析进入中国以来呈现出多学科的发展趋势,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话语分析进行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对这些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分析。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中发表于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期刊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近20年来国内话语分析的趋势和现状,总结话语分析研究热点前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以下简称中国知网。笔者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以“话语分析”为关键词筛选了其中发表于CSSCI的文章,时间跨度为2000—2019年,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如作者、摘要、通讯作者单位等都是分析的重点内容,参考价值不高的信息如会讯、期刊约稿信息、学术会议综述等信息已经在数据整理阶段删除。经过整理后获得有效文献1201篇,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并被剪切到Citespace下的download_DA文件夹中,经过该软件的转换后用于数据可视化分析。

(二)分析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分析工具为最新版本的数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7.R1,该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文献分析软件。操作方法为:在安装了Java程序的计算机上运行Citespace软件,将从中国知网上获取的数据经过转化后导入软件,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1年,阈值(TopN)默认设置为50。节点选择依次为作者(Author)、研究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通过运行该软件分别对三个节点进行分析,得到近20年话语分析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二、研究结果及可视化分析

(一)话语分析研究年度分布

单位时间内的发文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科发展状况。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话语分析研究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发文量从最初的不到10篇增长到最高的2016年的115篇。具体来看,从2000年到2012年呈现高速增长阶段,发文数量持续增加,在2012—2016年和2016—2019年分别经历了两次起伏,发文数量先减少后增加。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发文量下降是因为数据收集截止到2019年,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话语分析研究也保持了较高的发文量。这说明自从话语分析研究被引入中国后,得到了中国学者的持续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不断深入。 这一方面要归功于不同学者对于话语分析理论的介绍促进了研究本身,另一方面得益于研究的多元化,不同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不同类型的话语分析进行研究。

图1 话语分析研究年度发文数量图

(二) 话语分析研究期刊及学科分布

从期刊分布来看,过去20年的话语分析研究论文发表于多种不同的期刊,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如图2所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发文量都不大,只有《外语教学与研究》超过10篇,其他期刊20年来发文量都不到10篇,排名前10位的期刊过去20年一共发文66篇,占发文总数的5.5%。排名靠前的期刊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如《外语教学与研究》,也有社会科学类,如《南京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还有教育学研究类,如《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等。这说明话语分析研究文献载文期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并没有集中于某一类期刊。

图2 国内话语分析文献期刊分布

图3 国内话语分析文献学科分布

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学科分析,发现话语分析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特点。其中中国语言文字类的学科最多,其次为新闻与传媒类学科和外国语言文字类学科。其他学科还包括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社会学与统计学以及文艺理论等。这说明了话语分析研究的多学科、跨学科趋势和特点。

(三)研究机构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节点(Nodes)选项中选择研究机构(Institution),运行该软件,可以得到话语分析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图谱,见图4。

图4 话语分析研究机构可视化图谱

图中的节点表示研究机构,节点的大小和图中文字的大小与不同机构的发文量成正比例关系,字体越大,代表机构的节点越大,研究机构发文量越大。图中的连线表示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11]。从图4可以看出,图中共有408个节点(Nodes),表明共有408个研究机构从事话语分析研究,其中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节点较为明显,显著性强。连线数(Links)共有81条,线条的粗细和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成正相关关系,发文量越多,连线越粗。笔者将发文量5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整理得到表1。

表1 话语分析发文机构及年份统计表

关于研究机构的性质,从表1可以看出,发表关于话语分析论文较多的机构多为各大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其中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山大学三所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发文最多。其次为专业的外语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该类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在话语分析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话语分析研究也出现在部分高校的新闻院系,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另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也有研究成果。

从发文起始时间和当时的发文量来看,最先是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在2000年开始发表研究成果,其后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话语分析研究同时出现在外语类院系和其他院系。这几个高校的研究开始最早,却不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随着时间推移,其他高校的外语类院系开始进行话语分析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代表,在2009年前后话语分析研究达到一个小高峰,研究成果产出较多。研究成果的持续产出,说明话语分析在该领域研究热度持续增加。

(四)话语分析研究者可视化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的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作者(Author),点击Go运行软件,可以得到话语分析研究者可视化图谱,见图5。

图5 话语分析研究者可视化图谱

研究者特征对学科发展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一定时间内发文较多的学者对学科发展有较大影响[12]。图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位研究者,节点面积越大表示该研究者发文量越大,学术影响力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或形成的科研团体,连线的粗细与科研团体共同发文量有关,发文量越多,则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学术影响力越大。经统计,图中共有417个节点,表示在过去20年共有417位研究者投身话语分析研究。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共有78条,表明我国话语分析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有丁建新团队、柴少朋和李克东团队、吴宗杰和侯松团队、苗兴伟和穆军芳团队。规模较大的团队是杨开城、王斌、张润芝和张晓英的四人研究团队。为进一步研究话语分析研究者的发文情况,笔者整理了发文量前10位作者相关信息,由于存在发文量并列的情况,所以实际出现的研究者超过10名,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何安平从2000年开始话语分析研究,起步较早,发文量最多,在该领域学术影响力较大。其后,丁建新、田海龙、张德禄等学者陆续进行话语分析研究。观察表中学者的研究领域可以发现,各位学者虽然从事的都是话语分析研究,但切入角度不同。何安平、刘明从语料库的角度进行研究;田海龙、丁建新和刘文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刘立华、张德禄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何伟、黄国文、魏榕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辛斌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使话语分析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特征。这些研究丰富了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拓宽了话语分析的道路。这也启示后来的研究者,一定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学科进行话语分析,努力掌握多学科知识,这也是学科创新的必经之路。

表2 话语分析核心研究者

(五)话语分析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研究论文核心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对文献关键词进行总结可以获得一定时间内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对于未来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iteSpace软件基于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可以对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学科发展的关键点和转折点,并能将这一结果通过科学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探寻学科发展热点、预测学科发展方向方面作用巨大[13]。

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处选择关键词(Keyword),并在Pruning子栏目下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点击go,运行该软件,经过调整,可以得到话语分析研究热点图谱,见图6。

图6 话语分析研究关键词可视化图谱

图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出现频率是正比例关系,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节点越大。面积较大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可视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检索时以“话语分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话语分析”是节点面积最大、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视化图谱结构的清晰,笔者将“话语分析”和“话语”两个关键词从结果中删除得到最终可视化图谱(图6)。对关键词的分析要从三个方面出发: 节点、频次和中介中心度。第一,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面积越大,即代表该关键词的研究文献和研究者越多。通过观察图6可以发现,批评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形态、系统功能语言学、批判话语分析、生态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等是话语分析研究的热点内容。第二,关键词出现频率和节点大小具有一致性,即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关键词字体越大,节点面积越大。图6中的关键词字体大小和节点面积大小具有一致性。第三,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关键词。中介中心性是从网络结构上衡量节点重要性的指标,主题词的中心性越大,表明其连接的主题词之间的信息越多,在网络结构中占据的位置越重要[14]。当一关键词中介中心性≥0.1可被视为具有较高中心性,笔者将中介中心性≥0.1的关键词和高频关键词整理如表3。

表3 话语分析高频关键词及中介中心性

由表3可知,“意识形态”中介中心性最高,出现频率也较高。其次为“权力”和“系统功能语法”。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在我国被译为“批评性话语分析”[15]或“批评话语分析”[16]或“批判话语分析”。同时观察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介中心度,出现频率较高同时具有较高中介中心度的关键词即可被认为是话语分析研究的热点。由表3中同时出现在高频次和高中介中心性栏中的关键词可知,“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意识形态”“权力”“语料库”“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生态语言学”等是话语分析研究的热点内容,这也是话语分析学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

(六)话语分析研究前沿

CiteSpace软件能够通过显示关键词的突变来跟踪学科发展,了解研究热点前沿。一般认为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新、最先进、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17]。突变词是指那些在某一段时间出现或增加的文章中的关键词。通过对突变词的检索和分析可以了解学科前沿。突变词相较于一般的高频词更能反映学术研究的动态演绎和发展机制。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突发性检测(Burstness),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导出关键词突变的科学知识图谱,见图7。该图有六列内容,从左至右依次为关键词、年份、强度值、开始年份、结束年份和时间跨度。强度值(strength)越高,则表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越多,影响越大。最右侧加粗的黑线表示时间跨度,从上到下跨度从远到近。

图7 话语分析研究关键词突变知识图谱

图7显示了过去20年话语分析研究热点变化。从2000年开始,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研究就是话语分析研究的主流,如意识形态研究和批判性话语分析。2014年学者们更多关注了在话语分析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van dijk,比如他的语境论就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18]。在2010—2017年科技进步带来的传媒技术进步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因此多模态和新媒体话语成为了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始从生态的角度研究语言,生态语言学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形象逐渐成为了话语分析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

三、结语

本文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以发表于2000—2019年CSSCI期刊的以“话语分析”为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发文年度变化、载文期刊、论文学科、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角度对国内话语分析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从年度发文量来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话语分析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话语分析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从载文期刊和学科门类,话语分析论文发表期刊较为分散,涉及的学科门类众多,这也说明话语分析研究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从话语分析的研究机构来看,以各大高等院校的外国语院系为主,其中以南京师范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外语和英语学院为主;从研究者来看,话语分析研究发文量较多的是何安平、田海龙和刘立华三人,在国内有较大学术影响力,但各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较少,未形成研究合力;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面来看,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研究、生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国家形象研究等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数据来源只选取了CSSCI核心期刊,其他非核心期刊并未涉及,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期刊没有参考价值。软件使用和数据挖掘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因此可视化图谱存在一定的重复。本文所使用的统计学和计量学理论较为有限,未来的研究还应结合更为科学的统计学方法做出更加科学的统计和预测。

猜你喜欢
发文研究者图谱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