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3-14 05:36:48黎修元
人物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黎修元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师要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发展。小学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联系。一方面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依附于现实生活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有效的理解。另一方面生活情境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多样的启发和帮助,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应用分析;教学策略

生活情境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现实问题分析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融入一些其它手段。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合作教学的开展等。以此使课堂教学的情境更加立体直观,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知意识和能力。

一、生活情境的多样教学价值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在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通过多种方式和学生完成有效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生活情境教学适应了这一教学客观需要,有助于降低数学知识的实际教学难度,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加速学生的问题、知识理解过程。传统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概念和理论的解释往往是从理论知识入手,以自己成人的视角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地“照猫画虎”,形成模仿机械式的学习思维,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含混不清。对此教师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讲学。使学生先发现、理解问题,再对其规律进行总结,以此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素养得到更有效的培养。[1]

(三)促进学生创新实践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更重视对学生实践素养的培养,把学生从理论应试的学习思维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探究能力的发展。生活化教学理念适应了这一教学理念,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实践案例,促进学生在问题分析中对知识的具体应用保持关注,促进学生学习视野的发展,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提升学生的思考兴趣。在传统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刻意的区分,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倍感压抑和焦虑,对数学知识学习无法产生必备的好感。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打破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放松心情,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其学习的实际效率。此外生活情境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持续的兴奋感,激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不断探索。

(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在数学知识教学的中后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生活情境教学,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生活观察能力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保持多层次的理解,减少应试教育中的思维束缚和限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活情境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保持人本教学理念。在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需要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促进其经验向知识的有效转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情境进行积极的了解,坚持“本土化”的教学策略,促进生活情境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需要保持轻松、自然的教学态度,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课堂教学氛围保持活跃。

(二)教师对生活情境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传统情境教学中,教师缺乏对生活案例教学的设计意识,导致生活情境理念得不到合理科学的应用。在教学新时期,教师需要对通过网络、生活教学经验等途径,对生活案例进行精进设计,使情境教学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例如确定案例引导方法,设置多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组织,进行充分教学总结等,使相关教学顺利有效开展。[2]

(三)利用生活问题促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提前观察生活,进行学习资料准备,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三)》前,教师可以留下作业鼓励学生对教学楼的轮廓进行绘画,以此使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能力得到提前训练和培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简略了教师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理解问题的效率,将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积极尝试。例如在教学《打电话》中,教师可以利用推行推演的方式对树状图的分析理论进行解析。鼓励学生利用树状图对生活中的概率问题、行动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演,以此使學生的模型应用思维有效发展,促进学生对生活问题的认知。

(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担学生个体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集思广益,生活经验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对此教师需要保持长期的分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固定分组,促使学生的合作意识长期维持,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跃度。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在课后进行数据收集、表格分析、绘图分析等实践统计活动,促使学生的实践素养、实践意识、学习兴趣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六)教师对数学实践思维进行有效的总结教学。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数学逻辑思维的渗透教学,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论。例如对数学公理、公式的应用包含演绎思维,对日常解题、生活经验的抽象总结包含归纳思维,对模型的设立和套用包含模型分析思维。以此使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应试教育观念,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从数学课堂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体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学. 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46):P.1-1.

[2]张发祥.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11).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烟草切丝机磨头导杆油垢自动收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锅炉检测应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