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朗读者》彰显的传播之美

2020-03-14 06:37夏青
人物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朗读者传播艺术

夏青

摘  要:《朗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和一个机会,唤醒在每个人内心很久以来的精神诉求和情感的表达,这也是节目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真情实感是《朗读者》要传递的价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表达。所以,也会有平凡人带着动人的故事来到这个舞台。

关键词:朗读者;艺术;传播

一、全媒体传播与全民阅读

《朗读者》朗读者的情感、所要朗读的文本作者的思想、观众的情感,三种元素和谐凝结,形成了《朗读者》“访谈+朗读+轻解析”的原创模式,加上电视人的坚持和情怀,《朗读者》成为一个新的标杆。每期节目平均时长大约1小时30分钟,而每期节目录制的总时长却超过14个小时,可以说每期《朗读者》最后播出的内容都是精华的呈现。而当下的网络传播环境中,注重对移动化、碎片化的知识传播和接收趋势。评价一档节目是否成功,也在于其是否可以打破年龄、学历、职业和审美壁垒,成功收割全民关注。《朗读者》以朗读者的故事打动受众,进而朗读贴切主题思想的经典文学作品,配以现场的灯光、道具、音乐等舞美设计,给观众呈现出走心的视听文化盛宴。不仅彰显出生命的光辉、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还借助艺术的表达形式直抵人心,这也与国家的文化大格局和社会感召力相契合。第一季《朗读者》的舞台上,出现的朗读者大约有主嘉宾85位,但节目主创实际联系过的嘉宾超过400位、准备的读本超过600篇、节目录制时间是每期14个小时,朗读亭走进全国13座城市81个人文景点,每月有超过2万人次参与,留下了2400个小时的素材,可以说《朗读者》在这一时期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还好,遇见了《朗读者》,用扣人心弦的朗读让我们再次回味起文学的魅力和文字的温度。你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文学作品了吧?上一次朗读是否还是学生时代的课堂里?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点头。这种“肯定”亦是《朗读者》出现的意义。文字或许是冰冷的,可當它通过作者的“排列组合”后,不论是变成了诗词、书信、散文还是小说,都能饱含感情,这份感情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一段文字印刷在纸上或许是冰冷的,可当它从朗读者的声音里徐徐而来,这份感情足以撩动心弦,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二、“朗读亭” :全民阅读和全民参与

相比中央电视台前期的系列热播文化节目,《朗读者》的题材更广,作品更多,范围更大,参与更灵活,艺术效果也更强。《朗读者》的入选作品有古风诗歌、手写情书、原创独白、典礼祝词、名篇选段、译文摘抄等多种体裁。从题材上看,各有千秋,有“大爱”也有“小情”,有“西方经典”也有“东方神韵”。《朗读者》作品的广度,决定了受众定位之广、参与度之高。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互动参与形式,即使节目中鲜有荧屏泛滥的新媒体手段,如“扫一扫”、“摇一摇”、“点赞”等等,但线下的真情互动和广泛参与,更具亮点。让受众无门槛参与节目录制的“朗读亭”出现在各大城市街头,只要是喜爱朗读、想要表达的观众在指定时间段进入“朗读亭”即可参与录制。《朗读者》的出现,让受众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我,可以成为一名朗读者吗?很多人以为朗读,只属于小部分人,话剧舞台才是将“文字戏剧化”的唯一场所。

“朗读亭”走进了全国13座城市81个人文景点,每月有超过2万人次的参与,留下了2400个小时的素材……较为私密的密封环境,让观众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把感触深刻的文字朗读出来,是一种全新的传播互动体验。

后来“朗读亭”转为了线上,只要你想读,就可以捧起书本读给你想读给的人,或者读给自己的内心。节目在开始之前,总会选择一些朗读者的故事和画面,故事不同,朗读的人不同,读给的人也不同,但相同的都是在借用文字表达情感,一样的感动一样的被打动。

因为《朗读者》的节目特性和节目布局,顺应了当下网络环境中的网民阅读习惯问题,即碎片化阅读习惯,还有新媒体的传送及节目质量等因素的口碑宣传。《朗读者》很好的验证了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的思路,新媒体的流量也能回流到电视层面,电视应该回归当年的识别感,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让观众转变成用户。与此同时,微博、微信平台汇聚了大量优秀的PUGC内容生产者,他们基于对《朗读者》的热爱和及优质内容的喜爱,进行了二次创作、传播,进一步延展了节目的生命张力。另外,《朗读者》也出版发行了同名书刊,扩大了节目的文本价值、提升了节目的文献价值,使节目在电视媒体端、新媒体端、手机端和直接媒体端持续发酵。截止目前数据统计,《朗读者》阅读突破10万+的公众号文章已经有312篇;喜马拉雅客户端的收听量是4.25亿次;相关的视频全网播放9.7亿次;微信指数最高达2400万。同时,线下的朗读亭,也使得成千上万的受众等候朗读。

《朗读者》很好的回答了作为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平台,它在今天的竞争背景下,和社交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和谐共赢应该如何做。包括它和地域性、地方性媒体平台的区分,《朗读者》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索。“朗读亭”里纷纷等待的人群,他们诵读给亲人的文字,都是他们发自心灵的独白,语音面貌可以南腔北调,朗读状态没有专业技巧,体态不需要刻意控制,他们只需随着情感的自然流动而真诚的道出即可,朗读者发出的是心音,是自然的呈现和抵达。而每一期节目中的朗读嘉宾,专业和非专业的都有,每一期都将经典的朗诵和民间的朗读多面貌呈现出来,既提高了大众的朗读审美能力,也以接地气的朗读真情打动读者,感同身受植入内心那些美好的情愫,引发情感共鸣,包蕴着一种普世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董卿.《朗读者》[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7.

[4]胡智峰.传统文化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N].光明日报,2017年.

[5]潘怿晗.原创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的“文化表达”及其空间拓展探析[J].当代文坛,2016.

猜你喜欢
朗读者传播艺术
纸的艺术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