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文 杨懿荔
【摘要】现行教材对“对数的概念”的引入过于直接,一般教学方式对“对数的运算”的处理也接近于强加式,它们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学习兴趣.为此,笔者将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运算整合在一节40分钟的教学课中,在“数学史与数学本体知识巧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生成教案,努力让学生了解对数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并给予学生探索对数运算性质的机会.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本体知识;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
一、教学背景
对数思想的产生大大简化了烦琐的大数运算,对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在现行的上教版高中数学教材[1]中,对数概念的引入是从一个指数方程入手,并没有阐述其背后的人文因素与实际的迫切需求.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为何要学习对数?发明对数的意义何在?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意识到上述问题,笔者也不例外.
为帮助学生解决上述困惑,笔者对“对数概念的引入”进行教学重构,将数学史融入教学,努力让学生走进历史,身临其境,体会发明对数的必要性.只有学生切实体会到对数为简化计算带来的极大便利,学生才不会觉得对数只是为了和指数式进行互化、只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计算工具,从而使学生感悟数学之美.
任何概念的完善都要经历产生与发展这样两个阶段,对数亦是如此.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学习对数概念以外,学习对数的运算也是一个重头戏,两者不可分割.在现行教材中,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各需要一节40分钟的课,现在,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呈现对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笔者需要将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运算整合在一节40分钟的教学课中.在着手整合之前,笔者考虑到:首先,如果花费太多时间在对数概念的引入上,虽然可以将对数的产生过程复原,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对数发明的必要性,但是对数的运算部分的教学就会变得非常仓促,也许只能引出对数的加法性质(性质1),而减法性质(性质2)与乘法性质(性质3)只能作为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一节课就不再完整了.其次,对数的三大运算性质在教材中凭空出现,缺少来龙去脉,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逻辑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自然的,教师应当对此加以适当的铺垫.基于上述考虑,在“对数概念及其运算”(1课时)教案的生成过程中,应当努力达成以下三个目标:
目标1 借助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引入对数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对数概念的诞生与起源;
目标2 利用实例,让学生自发地探索对数的运算性质,使教学过程自然且有逻辑,避免苍白的强加式教学;
目标3 合理分配时间,对于目标1、目标2做到细致且不拖沓,精确且高效.
二、教学过程与教案生成
(一)课前引入
在课前,要求学生在不借助计算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大数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运算,让学生体验到大数运算的不易.
引例 在没有计算器的帮助下,求下列各式的值:
(二)双数列表的引入[2]
(三)实例引入
教师:上述双数列表中的特例都是设计好的,这些大数均为2的整数次幂.而在天文学家的實际计算过程中,遇到的数字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天文数字,不可能刚巧都是2的整数次幂.华东师范大学的汪晓勤教授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中举了一个实例——天文学家必会面临计算299 792.458×31 536 000这一问题,因为它是光速与一年的秒数的乘积,也就是一个光年的大小[3].这样的大数乘法运算如何巧妙地转化为小数的加法运算呢?只要我们能够找到a,b,使得2a=299 792.458,2b=31 536 000,就可以通过查找双数列表的方法,简便地进行计算.
(四)对数符号的诞生
面对上述光年计算的问题,教师提出疑问:若已知实数a>0,a≠1,且实数N>0,问使得ab=N成立的实数b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唯一?
此处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首先,面对计算光年这一实际问题,学生已经认识到寻找b值的必要性.其次,就是如何寻找b值,b值是否存在且唯一.对于指数函数f(x)=ax,其值域为一切正实数,因此,对任意的N>0,必定存在x0∈R,使得ax0=N,这便验证了方程ax=N至少有一个解,而后利用指数函数f(x)=ax的单调性可知方程ax=N至多一个解.综上可得ax=N恰有一个解,这个解便是b,即证明了使得ab=N成立的b值存在且唯一.
然后,教师便由拉丁文logarithm引入对数符号.
(五)对数的命名
教师向学生提出思考题:为何要将这样的b称为对数呢?对数难道表示“对的数”吗?
没有经历上述对数概念引入过程的学生估计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而通过上半节课的引入,经历过对数概念引入过程的学生能非常自然地回答出:对数即对应的数,通过双数列表,我们可以将大数转化为与其对应的小数.
(六)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练习
(七)对数运算的引入及性质1的推导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前半节课的内容:在引例中我们能够通过指数(小数)找到对应的幂(大数),现根据对数概念,我们也可以从真数(大数)出发,找到其对应的对数(小数).
教师顺势改编双数列表(表1),得到表2:
教师以指数的运算性质作为切入点,自然地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有三大运算性质:如果a>0,a≠1,M>0,N>0,n∈R,那么有
(八)对数运算性质2、性质3的引入
对于对数的运算性质2、性质3的引入,笔者想出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具体如下:
最终,笔者决定采用方案2.理由如下:
其一,方案1虽然很严谨,能够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但是较为枯燥,对三大性质的生成与证明是一种机械重复的过程,而且十分耽误时间,会导致后面教学时间不足.方案1看似是根据实例,由特殊到一般去找寻对数的运算性质,但实际上仍是教师强加思路给学生,学生完全是跟着教师在走,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理念——自然发生法.
其二,方案2逻辑线清晰有条理,教学的发生十分自然.教师负责搭建框架,其余完全由学生主导.方案2由例题引出对数运算性质3,既弥补了因时间不够而导致的例题缺失、无暇训练的不足,又在课堂中完美地展现了三大运算性质,实现了教学的完整性.
因此,无论是教学的自然发生,还是时间的把控,方案2都更胜一筹.
三、反思与总结
为达成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三个目标,本节课的时间分配如下:
0~8分钟:“课前引入”“双数列表引入”“实例引入”.以HPM为主视角,采取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重构式设计,让学生经历烦琐的大数运算,认识寻找对数的必要性.
8~15分钟:“对数符号的诞生”“对数的命名”.回顾引例中大数与小数之间的关联,根据已习得的指数函数值域与单调性的知识,引入对数概念,并简要介绍对数的命名.
15~20分钟:“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练习”.通过简单的指对数互化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① 真数必须大于0;② loga1=0;③ logaa=1.
20~28分钟:“对数运算的引入及性質1的推导”.通过引例,改编双数列表,再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由结论发现对数的加法运算性质(性质1),前后呼应.
28~32分钟:“对数运算性质2的引入”.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由学生自主探究对数减法运算性质(性质2)并证明.
32~40分钟:“对数运算性质3的引入”.给出例题,一来给学生时间巩固知识,二来可以自然地引出运算性质3,一举两得.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情澎湃,数学本体知识的教学则让课堂变得严谨缜密、厚重如山.本节课在给出对数的定义之前,先提了一个问题:“若已知实数a>0,a≠1,且实数N>0,问使得ab=N成立的实数b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唯一?”这是一个非问不可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无视这个问题就直接给出对数的定义,那么对学生而言,对数的定义就是教师强加的,就算记住了这个定义,那也不过是无根浮萍而已.如果在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再给出对数的定义,那么课堂将充满思辨的火花,自然而然,行云流水,这个定义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稳如磐石.
本节课结合对数的产生这一史实,设计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数学之旅,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对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让学生沐浴在先哲的思想光辉中;同时,本节课将数学史教学与数学本体知识教学巧妙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思维活跃、逻辑清晰的本体知识教学中收获真知.
如何在一节数学教学课中,为数学史、数学本体知识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并将两者熔为一炉、水乳交融?这是值得一线教师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懈探索与实践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高级中学教材·数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吴晨昊.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及其运算”的教学[J].数学教学,2016(12):37-41.
[3]汪晓勤.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上海:科学出版社,2017:45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