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复兴
——原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访谈

2020-03-13 12:52吴晞口述肖鹏等访谈郑碧丽彭佳芳肖鹏等整理中山大学广州510006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深圳文献图书馆

●吴晞口述,肖鹏等访谈郑碧丽、彭佳芳、肖鹏等整理 (中山大学 广州 510006)

1 访谈意义

深圳图书馆(以下简称“深图”)作为改革开放后公共图书馆界的引领者之一,在办馆理念、新技术应用、“图书馆之城”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深圳市的“文化灯塔”[1],同时也是业界标杆。原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多年来大力倡导“开放、平等、免费”的办馆方针,推进技术创新,高举人文关怀的旗帜,建立“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2],还协同全市大力推进“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和发展。

本访谈的目的主要有二:第一,记录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图书馆学教育的情况;第二,进一步深化对深圳图书馆重大发展历程的认识,深入了解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复兴和发展的启示。

2 访谈说明

2017年5月4日下午,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的肖鹏、郑碧丽、彭佳芳、郑淳、陆茵、李湘婷对原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进行口述访谈。访谈以问答形式展开,经受访者同意全程录音。中山大学15级图书馆学本科生郑碧丽、彭佳芳、郑淳、陆茵、李湘婷、何紫艳、童爽、李江福、康馨月完成了访谈文稿的整理。顾晓光[3]、刘时容[4]等对吴晞先生的求学、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思想进行过梳理,吴晞先生本人近作《营造“天堂”——深圳图书馆之路》也对其个人经历和深圳图书馆发展做了描述,因此本访谈突出亲历者的视角,探讨其从业历史和深圳图书馆发展的历程。

3 访谈正文

3.1 时代烙印

问:吴馆长您好,能否谈谈您所处的时代给您带来的影响?

答:我是1955年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或被叫做“文革一代”。“文革”开始那一年我11岁,小学、中学都是在“文革”时期,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都避免不了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和烙印。

可能是因为在浩劫和苦难中经受磨砺的特殊经历,致使我们这一代许多人都自强不息,有着“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事“舍我其谁”的观念。这种观念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

我经常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北京大学同学毕业聚会的时候,同班的的一个女同学自豪地说,现代史上的战争实际上是黄埔军校学生之间的战争,而将来图书馆界则是我们的天下,我们就是黄埔一期。当时在场的人听了,都觉得心潮澎湃,非常激动。后来我见到这位女同学还曾提到这个事情。当然这只是个小笑话,听起来有点荒唐,有点狂妄。说它雄心壮志也好,书生意气也罢,这些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的想法。现在想来,当然是狂妄的、不切合实际的,但是年轻的时候不狂妄几年,什么时候狂妄?现在想让我狂妄也狂妄不起来啦。这就是不再年轻的表现。

“文革”浩劫就是一场文化的灾难,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宇宙洪荒”,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对精神食粮、也就是对书和阅读的渴望。像你们这个年龄的人体会不到当时我们饥不择食的心境。那时我们千方百计想办法找书来读,一旦找到一本书就会“生吞活剥”,非常认真地读下去,读完后还会对书里面的内容记得特别清楚。现在我还能很清楚地记得当年“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情景,这大概是很多我们这代人共同的特征。

我小的时候,家里算是书比较多的,父亲是大学教师,教古典文学,家里有很多文史方面的书,但是不让孩子们看。你们可能不理解,当时政治上压力特别大,你看了书有可能会去外面乱说,乱说就会给家里带来麻烦,本来家里的麻烦就已经够多了。但越是不让看,我就越想看。父亲那些书我逮到什么就看什么,抢到两本就窝在一个地方偷偷看。前面说到,“文革”开始那年我才11岁,其实在“焚书”之前,我就把原版的《聊斋志异》通读了一遍,而且基本上记住了。当时我自以为读懂了,其实就是现在,我拿原版的《聊斋志异》来看,也有很多地方是不懂的,不借助注疏和辅助资料是不太可能完全理解的。

“文革”是一个读书受打击、阅读受限制的年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愈加逆反,对阅读更加渴望,读书愿望非常强烈,会想方设法找书来看。像《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我当年都找来读过,这些名著属于俄罗斯文学及苏联文学,在解放后曾有一段时间公开出版,所以社会上还有些资源可寻。而像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这一类的书,当时就很难找到。我记得,首次通读《论语》,读的是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编写的《<论语>批判》,是当时“批林批孔”的学习资料。后来虽然读了不少权威的《论语》注本,但现在说起《论语》章句,首先的想到的仍是这个工农兵学员版本的说法。幸亏这个版本虽然充满极左式的批判,其语词、典故的注释还是大体靠谱的。

这种对书本和阅读的饥渴是难以泯灭的。现在我见到一本好书就会赶快把它收藏起来,在网上看到了好书就会马上下载。我的Kindle没几天就装满了。正是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终身的影响,我才能够一直保持着对书的喜爱和阅读的习惯。

3.2 北大生涯

问:您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读图书馆学呢?

答:文革后恢复高考,我的高考成绩很好,在我下乡插队的河北省是名列前茅的。实际上当时我的成绩可以填报任何一个文科院系,但最后我还是报了图书馆学系。

我们上大学以后,班上有个同学曾说:“有饭吃,有书读,此生愿望足矣。”。这个观点得到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也是我选择图书馆学专业一个很重要的动机。等到我学习了这个专业,进入图书馆工作以后,才明白在图书馆工作跟个人读书并不是一回事。

问:您在北大图书馆学系学习的情况如何?

答:进了北大图书馆学系之后,我一开始感到很失望。我后来写过一篇文章《错开一扇门》[5],说我开错了一扇门,门内的风景是进门之后才发现的,于是我努力欣赏这个风景,乃至后来爱上了这景色。

我们刚开始进入图书馆学系学习时(1978年),这个系还是三年制的,三年制按照当时的标准就是大专了。那时作为学生的我们非常着急,因为恢复高考后北大其他系都是四年制本科,但我们系却是三年制,而我们系的学生还是当年北大文科入学成绩最高的。大家很不满意,纷纷提意见,后来图书馆系也很快改成了四年制本科。

图书馆学系的专业课程也确实缺乏魅力。我曾到数学系、历史系、中文系等“蹭课”,感觉其他学科非常有魅力,一读进去就很有趣,但是我们专业的课程却枯燥无味。

不管怎么样,既然进了这个门,那就要学好这个专业,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毕业之后我留校在北大图书馆供职,算是正式开始从事专业工作。我逐渐认识到,学科的魅力,关键在于要找到它内在的东西,即基本理念和内涵。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去做这方面的事情,思考如何把图书馆学专业变成一个绚烂多姿、吸引年轻人和社会各界人才的一门学科,而不是单纯讲述理论或者技术的纯粹应用性的学科。

问:您能否简单谈谈您毕业后在北大图书馆的工作经历?

答:没有什么选择,那个时候你被分配到哪里就是哪里,我们班主任告诉我说留校工作,这是非常重视我的表现,我自然也没得说。而且我是想要留在北京的,因为我出生在北京,爱人在北京工作。

北大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学系原来是同一个单位,后来才分开。我留下来之后一方面要教学,另一方面还从事图书馆工作,刚开始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分,后来才分得比较清楚。在教学方面,我一毕业就去讲课,刚开始是有老师带着我们讲,老师先讲开头部分,之后都是我来讲,后来慢慢就自己一个人独自授课了。

北大图书馆是高校中排名第一的图书馆,实力非常突出,它的各类型资源都是全国最好的,如古籍资源和后来兴起的数字资源等等,馆内也有很多一流的图书馆人才。虽然当时图书馆界的人才非常少,真正能称上专业人才的屈指可数,但是北大图书馆却吸纳了很多这样的人才,不过都是“文革”以前的毕业生,年龄都差不多在五十岁上下,没有中间年龄段的人。当时图书馆工作的员工成分很杂,有一些是校办工厂解散之后安插到图书馆的人员,还有教师的家属,水平良莠不齐,所以我们这些科班学生进入图书馆后自然很受重视。相比较其他人,我们显得出类拔萃,既是专业人才,而且年轻能干。我们工作又特别拼命,特别肯干,工作上交代给我们的事情,我们会很拼命很努力地去完成。

我毕业不到半年,还在实习期的时候,就已经被提拔为部门主任。我第一个职务是流通部主任,实际上就是书库的库长。北大书库是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没有得到重点信任的人是不能当书库库长的。后来我还当过教学参考部主任、办公室主任和新馆筹建办主任,以及《大学图书馆学报》专职副主编。

3.3 文化部工作经历

问:后来您是由于什么原因去到文化部图书馆司任职的?

答: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总的来说,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管理工作,我都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评定职称,中级、副高、正高都是破格提拔的(即不到年限就提拔),算是顺风顺水。

工作了大概不到五年,我就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出版了两三本书,还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课题——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这个课题是肖自力老师牵头,和李修宇老师一起申请到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时是第一个图书馆界的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这个课题有8万元经费,在当时来说这是非常高的数额,一般的课题就几千块,上万块也就很不错了,但是这个课题需要动员全国的文献机构,所以经费比较多。

因为我全程参与了这个课题,出版了专著和文章,就被大家认为是在文献资源方面有专长的人才,我自己也是这样自我认定的。当时文化部图书馆司筹建文献资源处,想找一个专业人才出任处长。那时候图书馆司的司长叫杜克,是我们北大图书馆学系的前辈学长,副司长周小璞是我同班同学,是他们介绍并推荐我任职的。

以前文化部虽然有图书馆司,但没有文献资源处这个机构。当时成立文献资源处的初衷是想要把全国的文献资源都统一起来,统一协调管理。从职能上来讲,全国各种类型图书馆的文献图书资源都归我这个处管理。当时我觉得这个职位很吸引人,我之前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刚好在这个职位我能够有机会把它实现,想着在文献资源处处长这个位置上多做一些事情。

建立文献资源处的目的,主要是想把全国的文献集中起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建设成本,同时加强全国文献资源的共享。我们当时考虑的主要还是纸质文献,对数字文献还没有过多的关注,那时虽然有数据库可以使用,但是不像现在这么普遍,而且绝大多数图书馆的主体资源还是纸质文献,资源共享和机构之间的互通有无也都是指纸质文献资源。我们现在知道,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文献资源很难统一起来,因为还涉及文化系统外的高校系统、科研系统等机构。你要统一文献资源,实现共享,就得建立一个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其实是很难推动的。我虽然尽力做了一些工作,但收效有限。后来业界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并在技术条件成熟之后,才建立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CALIS等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4 深圳图书馆工作经历

问:您是1998年到深圳图书馆担任馆长的,这之前您一直在北京工作,请问为什么您会到深圳工作呢?

答:当时深圳图书馆的沈迪飞馆长面临退休,深圳方面希望找一个专业人才接替馆长,同时也要求有一些行政经验。沈迪飞馆长曾和我是师生关系,他推荐我来接他的班。当时正好深圳的文化局长到北京开会,他跟我谈过一次话,问我是否愿意去,我只是说愿意考虑。但调令在几天之后就下来了,我就这样调到了深圳图书馆担任馆长。

当时调令一下来,就弄得我非常狼狈,因为我家在北京,家人亲属也都在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我的太太在北京工作,孩子在北京上学,牵挂很多。对于是否要来深圳,我也是很矛盾、很犹豫的,但还是下决心来了,也算是破釜沉舟吧。

问:您刚来的时候,深圳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

答:我是1998年6月到的深圳图书馆,就是香港回归之后的一年。来深圳之前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又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多年,图书馆行业“十八般武艺”没什么能难得住我的。但是后来进入深圳图书馆之后,才发现问题远比我预想的复杂很多。

其实最主要的不是深圳图书馆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公共图书馆行业的问题。当时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理念和办馆方针都很混乱,一些错误观念占据统治地位,如图书馆要创收,要抓钱,还美其名曰“经营创收”“以文补文”“增加造血功能”,等等。图书馆里阅览要收费,内部资料要收费,港台资料要收费,外面复印两毛钱,在图书馆里复印就要一块钱,把阅览室分隔成一间间出租,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把图书馆读者分成三六九等,如本地户籍的,外地来深的,处级以上的,等等。像《公共图书馆宣言》这样的纲领性文件,没有人关注,甚至许多专业人员都不知晓。

我在任职深圳图书馆的当年(1998)就写了一篇《图书馆与人文关怀》的文章,发表在1999年的湖南《图书馆》杂志上,算是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这一问题。不过那时候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还是很初步的,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社会上各界,还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我也一样。但是我认定图书馆这么办是不行的,你得用人文关怀的精神来看图书馆,我们要把图书馆当作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机构,而不是像当时那样的一团乱象。

后来我陆续发表了很多有关批评公共图书馆乱象丛生的文章。我曾写过一文,叫做《天下之公器——论公共图书馆精神》[6],文中指出,图书馆是天下之公器、社会之公器,怎么能够拿图书馆来牟利呢?当时图书馆界有一批志同道合者,相互呼应,把公共图书馆的旗子举起来了,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也有实际工作者,我算是两者兼顾的吧。

问:那么针对当时的乱象,您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答:深图能够解决问题,主要是充分利用了两个契机:一个是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奖金改革,实行了同级别干部奖金一致的规定;另一个是我们新馆的建成并开馆。

深圳图书馆新馆在2006年开馆。利用开馆这个契机,我们提出了“开放、平等、免费”的口号。“开放”即我们对一切人都开放,“平等”就是无差别服务,“免费”就是面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图书馆服务。当时最轰动的就是“免费”,那时候我对媒体说,到图书馆来是不用带钱包的,结果有个读者还捣乱,到我们小卖部买了可乐,还说你们馆长说不用交钱。

我们也犹豫过要不要用“免费”一词。我们想到“公益”这个词,至少更含蓄一点、修辞上更文雅一点吧,说“免费”多直白粗陋。不过我们决定就叫“免费”,要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不收费,不加别的掩饰。而“平等”,就是所有人在我们这里享受的服务都是平等的。实际上,公共图书馆一直有一大堆这样那样的规矩:什么人可以享受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读什么,户籍人口怎样,外地人员怎样,哪一级干部怎样。后来我们说,只要是具备合法证件的公民,合法地办了我们的借书证,任何人都享有一切权利。

当时我们开馆的时候,有一个书法家给我们写了个条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本来是很捧我们的,很文雅。但我跟他说,你这个条幅我们不能挂,我们不光欢迎鸿儒,我们也欢迎白丁,尤其强调要对白丁服务,对那些平常没有机会读书或者读书意识不强的人,要重点给他们提供服务。

提出“开放、平等、免费”之后,社会影响是比较大的,它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改变了图书馆的面貌。在理论方面,湖南图书馆在《图书馆》上办了一个专栏,叫“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就对此做了很多探讨。图书馆行业的先行者都为此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理论上和观念上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引领了图书馆界前进。在理论方面虽然我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我还有一个优势,我可以做,可以实践,可以践行。理论界提出了一些理论,我们可以在深图探索实现,这是我做得比较独到的一个地方吧。在当时,我们提出的观点其实是小众的,但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我们从一个少数人倡导的理论、从一些个别图书馆的做法,最终使得这些理论和做法变成了国家的政策。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和欣慰。

有专家曾这样总结,21世纪以后中国图书馆界主要有两个变化:一个是新技术应用,给图书馆的整个面貌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第二个是公共图书馆实现了公益化,实现了面对全民的平等免费的服务。但是严格来说,第一个变化不是我们的主要贡献,这是技术界的成就,图书馆只是把技术拿来用,我们不过是应用者。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就是第二条,推动了图书馆的公益化,我们把公共图书馆办得“公共”了。

《南方周末》给我做过一个访谈,题目是他们起的:《图书馆,公共了吗?》[7]。我觉得这个题目起得很好。此文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图书馆还是收费的,而不是“公共”的。后来在业界先行者的推动下,政府才发文,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就是全国拨款的事业单位,一切费用都应该由国家承担。

问:您在担任深圳图书馆馆长时,深圳市提出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当时这个目标是如何提出和落实的呢?

答:深圳实行“图书馆之城”,是来自市委主管领导的提倡。严格来讲,这是市里的一项工程,但是具体执行、具体制定规划、具体怎么落实,是我们在做。

“图书馆之城”确实是深圳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它的起因是比照香港,深圳的发展受到香港很大的影响,方方面面都是这样。香港有非常完整的图书馆体系,一个综合的体系,大概一共有八九十家的规模。当时我们就是在借鉴这个体系的基础上,设立了建立“图书馆之城”的目标。由于深圳比较大,财政是分级的,市是市里的财政、区是区里的财政,“图书馆之城”实行起来的结果就是以区馆为核心,由区馆负责各个分馆的发展,市馆作为一个龙头,负责统筹规划,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大概“图书馆之城”就是这么一个思路。

到目前为止看到的数字,经过检验评估合格的图书馆有627家,已经大大超过了香港。在世界上来说,也是位居前列的,能建立如此规模的图书馆的城市并不多见。现在加上我们250台的自助图书馆,再加上各个区馆和其它图书馆,差不多就一千家左右的图书馆在为市民开放。这个成就不是一两天完成的,大概花了有十多年的时间,搞了三期,一期五年,现在是第三期了。

问:深圳图书馆是如何控制和管理这么多图书馆的呢?

答:在“图书馆之城”中,627家合格的图书馆是由我们统一组织评估的。主要评估一些硬件方面的指标,比如有多大的地方、多少书、多少人、多少台电脑等等,符合指标就是合格的“图书馆之城”成员,把它们纳入我们“图书馆之城”的平台。我们的评估三年一次。

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大家都在这个平台之上。应用我们这个平台的时候,等于在使用全市的上千家图书馆的资源。原来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的就是建立据点,为各个社区服务,现在把它们上升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就拥有了更大规模的资源。

所以我后来大力提倡办研究型图书馆。过去办研究图书馆要有基础,有资源,不是想办就办的。现在有了好的平台,理论上讲,你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连接到世界上各大图书馆的各个平台。比方说,我们图书馆之城的平台就可以连接许多平台,利用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的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做研究,因此各个基层图书馆都可以尝试办研究图书馆。

我们各个区的总分馆体系有不同的模式,有分散的模式,有直接管理模式。市馆主要是把大家统一到这个平台上来,至于具体的人、财、物怎么管,也不是图书馆的馆长说了算的,区里的领导管这个事情,各区的思路也不一样。但至少业务上,我们把它统一起来了。

问:怎么考核“图书馆之城”的图书馆呢?

答:我们的做法就两个,一是建一个平台,把大家所有的数据,都统到一起。第二个就是,统一评估考核,就是多少个馆舍,网络条件怎么样,等等。搞一系列指标,通过评估,就有资格进入图书馆之城,不通过,那么就不能进入了。

问:“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也就是俗称的“24小时图书馆”是深图先提出来的吗?深图这些年在图书馆技术上还做了哪些事情?

答:是我们先提出来的,最初是文化部立的项,深圳市也予以支持,项目名称叫“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后来就一直这样叫了。

深图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个是大家公认的,我们是技术强馆。实际上,我也跟大家说一句实话,我们是一个新馆、是一个后起的馆,我们没有老馆那些资本。比方说,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也好,我工作过的北大图书馆也好,他们有很多独有的资源。我们1986年才开馆,80年代以前的资源基本没有。我们要想当一流的馆,要想做强馆,想跻身于一流图书馆之林,就一定得走技术强馆的道路。当时我也说过,要是有别的路可走,不一定要走这个路。我们走这个技术强馆的道路,有它不得已的地方。

深圳图书馆走技术强馆这个道路,很早就在做,我来之前就在做了。我在北京大学供职时,就搞过三个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有两个是学校正式的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课题组我都参加了。这两个项目专门从计算机系请了一些尖子来做技术方面的事,他们是看不起深图的自动化系统的。可是完成之后,北大的系统就束之高阁了,深图自动化系统(ILAS)不断地被推广开来。ILAS的用户曾经达到了三千家。现在世界上任何一家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都没有达到这个规模。

我来深圳之后,才明白为什么ILAS能够在深圳搞起来。举一个例子,当时跟ILAS同时兴起的,是美国的INNOPAC系统。美国这个系统要多少钱呢?要50万美金,每年的维护费要2万美金。香港的各大院校联合起来跟它谈,大概降到了30万美金,维护费大概每年1万美金吧。这个价格在90年代,中国任何一家图书馆都付不起,都没这个钱。那个时候对软件有些偏见,觉得一个自动化集成系统花多少万,不值得。而ILAS 当时的价格最低只有5千元,国内图书馆都能承受得起。ILAS的问世把图书馆自动化事业往前推了一大步。直到2000年以后,这个现象才得到改变,使用国外系统的图书馆多了起来,那是因为我们有钱了。所以说,如果没有ILAS,那么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的道路,可能要延后十多年。ILAS的发展现在也还在持续,不过它不可能永远辉煌,辉煌几年就差不多了。

还有一个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我们搞了一个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CRLNet)。早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之前,美国各大图书馆就在做资源共享,如著名的OCLC,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联合编目的重要性。我们也在按这个路子来开展工作,后来搞成了,获得文化部首届“创新奖”。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当时国内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我们搬了新馆之后,又开始做RFID。现在大家都知道用RFID来取代条码,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但当时,在2004年、2005年的时候,上马RFID是一个很大的困惑。当时国内没有一家图书馆用RFID,虽然国际上有,但大多是一些中小型图书馆在用,我们知道的最大的一家就是西雅图市的公共图书馆。其它的大型图书馆,像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各大著名院校图书馆,都没有使用这个技术。当时我们应用这个技术,是冒了一些风险的。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用了RFID,我们才有条件实现自助借还,而后继续做“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并逐步铺开,建设“图书馆之城”平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RFID是技术前提和环境。

猜你喜欢
深圳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