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胜,张永芳,刘 晔,郭志伟,杨建宇
(1.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384;2.新乡学院 期刊中心《管理学刊》编辑部,河南 新乡453003)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探讨新时代学术期刊的新使命和新担当,更好发挥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繁荣经济管理科学中的作用,“《管理学刊》创刊10周年暨新时代中国经济管理科学与期刊发展研讨会”于2019年12月7日在河南新乡举行。中宣部出版局正局级巡视员刘建生副局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为民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总编尚增健研究员、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乔学杰教授等来自期刊管理部门、期刊评价部门、知名学术期刊和经济管理学科领域30余,深入讨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与管理学科领域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历史与创新,并纷纷为新时代建构学术与期刊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快速前进,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世界各国称为“中国奇迹”。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任太增教授对中国奇迹发生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解读。任教授认为广义的“中国奇迹”是指新中国七十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领域取得的震惊世界的巨大成就,狭义的“中国奇迹”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他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人民生活、城市化、国际化等多维度描述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他指出,就影响的深远程度而言,新中国取得的“中国奇迹”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历史上所有的盛世说到底都是在原地打转,没有把中国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奇迹”则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也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其他经济体奇迹不可比拟的伟大创举。这是因为新中国的奇迹持续时间更长,与拉美奇迹相比,“中国奇迹”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与德国、日本的恢复性奇迹相比,“中国奇迹”具有真正的跨越发展特征;更重要的是“中国奇迹”发生在全球人口最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并且走了一条与其他奇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往学者对于“中国奇迹”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有后发优势论、体制优势论、文化优势论、各种红利(改革红利、土地红利、土地红利等)论,等等,但这些解读仅从某一方面揭示了“中国奇迹”产生的原因。任教授认为,“中国奇迹”的发生仅靠某一方面是不可能的。中国经济之所以能长期高速发展,中国社会之所以能长期和谐稳定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各种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力量之所以能够形成合力且在长期内稳定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国策,且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中国人民始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使得这种合力得以长期保持下去,久久为功,最终出现了“中国奇迹”。
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追根溯源是由于有了新中国的制度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这些优势产生的根源是中国经济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创新发展,这与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密不可分。正是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支撑了“中国奇迹”的产生。
中国经济学首先是文明古国经济学,再是大国经济学,更是现代经济学和开放型经济学,是信息时代的复杂经济学,中国经济学需要为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做出学理性建构和工具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杨万东教授对新中国七十年经济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演进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源头,于个人,为财技之学、义利之分、权谋之术、生计之本,于国家,是治国之道、安民之策、赋税之法、本末之别,但这些只是片段式的思想与主张,缺乏体系,多拘于伦理规则,缺少学理性和实操性。1869年第一部富国视角的经济译著在中国出版。清代结束后的30余年,外国经济著作开始引入中国,主要来源于日本、苏俄、德国、美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瑞典。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经济学转向以苏式政治经济学为主,形成了中国经济学的基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国内兴起一波译介西方经济学著作的小高潮。真正大规模引进西方经济学著作则是20世纪80年代。1984年开办的福特班和1987年西方经济学成为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现代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成为显学,但主要是定性分析社会问题,回归常识并引导实践;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是在21世纪初完成的。当前中国经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任务并未完成,多数仍是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分析中国问题,缺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本土经济思想和管理理论。中国经济建设需要问题导向,而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则需要任务导向,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思考如何培养适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创新。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总供求模型为理论基础,可以分为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市场环境管理三个部分。其中需求管理包括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以及需求侧创新、需求侧改革等,供给管理包括调控要素价格的政策、税收政策、供给侧改革、供给侧创新等。北京大学苏剑教授认为,基于总供求模型创建宏观调控体系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价格刚性,在凯恩斯主义流派的经济学家看来,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自动调整到瓦尔拉斯均衡,需要需求管理。因此,在正统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就只有需求管理。但这种政策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既然经济失衡的出现是由于价格刚性的存在,那为什么不消除价格刚性呢?如果价格刚性被消除了,市场功能恢复了,自然就不需要需求管理。而且凯恩斯主义政策导致的是劣质需求,无法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供给方,二是需求方,三是市场本身。因此,宏观调控政策也就应该针对这三个方面,即供给管理、需求管理、市场环境管理。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是因为经济中存在价格刚性这种市场失灵。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应该优先使用市场环境管理政策,设法恢复市场功能。在市场功能不能得到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转型新时期,中国的经济与管理要重点关注“G2与全球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5G与AI、全球气候变化、数字货币与数字经济、全球性经济危机与风险管理等世界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魏成龙教授深入分析了基于转型新时期影响中国崛起的驱动力因素。从影响中国崛起的国运驱动力视角来看,更应该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激活强大的国有资本。截至2017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241万亿元,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0万亿元。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要充分释放国企改革的巨大红利,就必须激活国有资本,必须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此,要重点深入研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价值取向、国有企业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民营企业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国企混改的实现机制与企业治理等问题。第二,引领新经济发展。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新使命与新机遇。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龙头,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最大亮点。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为完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就必须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加快科技创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为此,需要我们探索数据资源的运行规律,重点研究数字经济下的协同治理、数据治理和平台治理等问题。第三,强大的外汇储备、人民币的市场化与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和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保证了中国转型新时期的稳步发展。但是,纵览大国兴衰,无不伴随金融霸权更迭,目前美国金融业增加值约是中国的3倍。世界顶级综合金融集团均是轻重资产并重、多重力量驱动、资本实力雄厚、风控能力突出,为此中国要加快培育一批世界顶级综合金融集团,这对于中国提高风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在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前进。中国前三十年主要发生了公共经济增长,后四十年才出现了市场经济的增长。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公共经济的运行,根据这一理论,新中国七十年的发展其实都是公共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国家治理改善的体现。对新中国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公共经济增长或国家治理的异同点,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宋丙涛教授做详细报告。前三十年公共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粮食增产等生存型公共产品的增长,后四十年主要表现为发展型公共产品的增长,并表现为各类市场经济条件的改善,比如法制环境、市场秩序与运输条件等。中国国家治理与公共经济增长的内涵会发生如此变化,主要因为人民群众对国家治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和地缘政治变化带来了国防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众所周知,正是由于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才出现了中国近代的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面临着三个类型的巨大地缘政治压力,推迟了中国人民对发展型公共产品的需求。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清晰地反映了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变化。最近四十年的国家经济治理,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的,中国政府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一时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持续创新的自我完善过程,从初期的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到二者并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党的十八大以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的经济制度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
纵观七十年改革历程,中国财税改革整体服从于每一阶段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宋丽颖教授对中国财税改革七十年历程做了详细论述。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主要服从国家计划的需要,在努力实现财政平衡的同时,尽力保障计划的落实。以“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支撑计划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腾飞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财政“包干制”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物质准备。财政“分税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财政从经济范畴的概念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的高度,不再局限于经济一隅,而是成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各个领域的基础与重要支柱。虽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是2013年明确的,但是七十年来财政制度的现代化一直在实践之中。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中国财政制度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近些年我国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旨趣聚焦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共经济发展基础上,基于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划调节整合实现各类民生关系优化,实现满足最大公共性价值、实现最优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刘邦凡教授对中国区域经济管理研究七十年进行了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实践的需要,我国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研究持续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回顾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研究七十年,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区域经济管理研究贯穿于中国区域治理的实践历程。区域经济管理,既是一个学术概念、理论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政府治理用词、政策实践方式。第一,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就是实现有效的区域经济管理。在国家治理中,只有把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放在不同环境中加以考虑,才可能获得更加有效的治理对策。第二,区域经济管理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很少不考虑区域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和实践诉求。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研究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经济管理学发展。公共经济管理学是以公共利益为最大诉求和最终价值的经济管理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在区域经济管理研究丰富成果支撑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理论系统化和研究学科化。我国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融合研究,在区域经济研究力量支撑下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经济管理学。二是民生价值取向和公共性。
每一次金融科技创新都会重构金融学理论体系和政府经济决策架构。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目前逐步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上海海事大学米晋宏副教授针对区块链技术与电子货币做出了详细介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起源于比特币,目前全球几家主要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均将区块链创新纳入他们的最新研发方向,试图通过区块链技术以独特的方式记录金融交易和存储数据。米教授全面梳理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理论背景及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监管问题,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在央行数字货币设计中的理论和应用意义。他认为,现有的金融系统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会带来风险;可以通过消除中介层,构建使用加密货币的新型去中心化金融系统,这种改革对成本和风险的革命将会像互联网改变传统媒体那样,彻底改变金融系统的结构(Ito,Narula& Ali,2017)。他指出数字货币改革后,即央行使用数字货币的方法来替代M0(即流通中的现金),传统商业银行的网点优势将被极大地削弱,而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体系因其在互联网上的平台优势将更加适合数字化货币的推广和使用。他的最新研究试图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推广实践提供政策建议。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推进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郑州大学李金铠教授就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发言,他认为科学的协同发展机制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牵牛鼻子”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组织管理协同。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建立协同管理机制。首先,在中央层面成立黄河流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进行顶层设计,指导和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成员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民用航空局及九省(区)的主要负责人构成。其次,在区域层面建立由黄河流域九省(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区域协同发展联合工作组,组织召开九省(区)联席工作会议,联席会议主席采用轮值制。通过联席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政策,打破区域壁垒和行政设限,推进区域联动和政令通行。最后,在省级层面,建立由省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执行小组。省级层面要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按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第二,资源配置协同。要科学配置区域资源,确保流域生态安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优化配置现有流域内自然资源,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水土资源不超载、环境安全不失控。首先,基于流域生态整体性、上中下游生态服务功能定位差异性,开展科学评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科学划定岸线功能区,加强对源区、河口、岸线功能区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其次,科学制定分配方案,提升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确立水土资源利用上线,突破行政边界,以地理边界为基础,协同规划流域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水土利用总量和强度的控制指标体系,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最后,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严控环境风险。加强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协同配合,建立联合污染防控长效机制,严格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构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流域内跨部门、跨区域监管与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应对重点领域重大环境风险。第三,产业布局协同。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流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是构建流域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流域经济应从上中下游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根据其地域特色和生态功能区划,统一规划产业空间布局,避免产业同质化,实现产业错位发展。首先,正确处理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上游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脆弱的地区,需要首先保证其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提供生态产品,才可通过发挥资源优势,释放生态环境资源红利。其次,加强区域农业分工与协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中游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应结合区域特色资源,打破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通过区域农业分工与协同,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产品数量、质量。最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承载能力。以城市群为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城市群中心城市优势产业创新,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协同,统筹规划城市群间、城市群内的产业空间布局,提升流域中心城市承载力。第四,基础设施协同。要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强化基础能力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提升区域的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协同规划要从局部规划向系统规划转变,从区域分割向流域统筹转变,要协调好上下游、不同政区、左右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形成一个各组成部分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在交通体系建设上,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要形成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黄河上中游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设施,黄河下游要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以此来减缓黄河下游的淤积。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经济发达地区可对“生态功能区”和“粮食主产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的农业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以促进落后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第五,研究智库协同。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迫切需要建立区域智库联盟,开展区域协调研究,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智库联盟建立与协同研究,需要聚合沿黄河流域各省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民间智库等科研学术团体,探索建立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机构,甚至是跨地区的研究团队或研究机制,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难点展开联合攻关,群策群力,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务实的智力支持。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链条上的重要平台。与会专家学者与期刊社编辑一致认为,要构建新时代学术与期刊命运共同体,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术期刊,加快推进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山东师范大学徐天祥教授指出,当前学术话语权仍然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应该相互尊重,传播者应该为生产者做好服务,为繁荣中国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努力,学术期刊要明确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华中科技大学吴畏教授认为,学术期刊应围绕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选题,引领学术发展方向,服务学术创新。《管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尚增健研究员提出,学术期刊应积极响应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调整办刊方针,使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相结合,让学术研究“顶天立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杨万东教授主张,学术期刊要多发表具有思想性和原创性的文章。东北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杨全山教授说,《财经问题研究》通过设置滚动栏目来提升科技期刊服务学术研究现代化的能力。
当前,几乎所有的刊物都在设法缩短审稿周期、加快学术成果传播速度。《现代财经》主编蔡双立教授提出,信息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传播创新成果、传承创新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培育良好学术生态上,期刊应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研究与实践的及时融合、发布与反馈的及时融合、传承与传播的及时融合、学术与科普的及时融合。为加快传播速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世界》缩短初审、外审时长,实行刊物无固定页码及篇数的制度;《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主任周轩博士从办刊、办会和刊网融合方面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强调期刊工作者抓选题、促传播的重要意义。首都经贸大学杂志社牛志伟社长提到,为了缩短审稿和编校周期,他们采用作者与审稿人面对面审稿、沟通机制来提升文章修改时效。
为了高质量地服务学术研究、提升编辑的学术鉴别能力,让真正有思想、有创新的文章尽快发表,近年来各期刊编辑部狠下功夫。《管理学刊》通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现编辑学术化。《经济经纬》编辑部王怀民教授称,该刊加强了对现有编辑的学术素养培训。《财贸研究》等期刊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措施,如组建高水平审稿会、定稿会,借助外部专家提升审稿水平;组织或参与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专题论坛),提升编辑对学术前沿的认知能力;让领域学术大家参与专题栏目组建、组稿审稿等办刊流程,等等。几乎所有的期刊同仁都认为,近几年他们无论从编辑部工作流程、编辑学术能力的内部挖潜,还是从借助外部学术力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都经贸大学期刊社还创新性地实施了编研(编辑+研究员)结合项目,成立了研究院,组建了包括专职编辑在内的科研团队。
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理论来支撑政府决策。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也迎来了新机遇、新使命,如何快速提升学术期刊科学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成为当前每一家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各期刊组织各方力量研判国家战略形势、策划选题、组织专题专栏、主动组稿约稿,多措并举对接国家决策需求。《财贸研究》设置了《经济理论与经济热点》《三农与合作经济》等栏目;《管理学刊》从2018年底增设了《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研究》栏目;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郑州大学学报》增设了《环境美学》栏目;《南开管理评论》设置评论性栏目,不限字数,专发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的文章;《管理世界》等多家期刊采取了加大组稿约稿力度等措施;《现代财经》坚持不间断推出《现代财经—早读分享》,为学者研究选题和政府决策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作为第三方期刊评价机构,也就学术期刊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支持政府决策的智库作用,以及如何构建学术与期刊命运共同体给出了建议。
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严峻考验,化解多年来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经阶段。《管理学刊》创刊以来,一直秉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政府重大决策需求,面向民生重大关切”的办刊理念,坚持服务学者、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的办刊方针,努力创建学术研究、期刊建设、服务实践的生态链。近年来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携手专家学者策划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专题专栏。在中国经济百年不遇大变革的大背景下,《管理学刊》借创刊10周年之际,组织国内知名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期刊界同仁,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新时代学术期刊的使命与担当展开讨论,解读了中国“经济奇迹”产生的内在逻辑,研讨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关键所在和未来走向,倡议构建学术与期刊命运共同体,论证新时代学术期刊的使命与担当。本次会议研讨成果必将对学者研究、政府决策带来一定影响,也为新时代学术期刊建设提供新思路。《管理学刊》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办成学界知名、业界认可的业界认可的经管类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在此谨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本刊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