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结果分析

2020-03-13 09:03肖文珍
管理工程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徒试点职业院校

肖文珍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一、引 言

学徒制起源于英国并广泛应用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一模式在西方的成功实施,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12年起,教育部连续5年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要点。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2014年12月12日,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各地要系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2015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9号),遴选出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2018年12月组织了验收,确定参与验收单位161家,124家通过验收,32家暂缓通过验收,3家不通过验收,2家延期验收。2017年确定第二批20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于2019年10月组织了验收,确定237个试点单位参与验收(含第一批延期验收和暂缓通过的试点单位34家),232家通过验收,2家暂缓通过验收,1家不通过验收,2家延期验收。第一批一次性验收通过率为77.2%,第二批一次性验收通过率为97.9%。2018年8月确定了第三批参与试点的单位165家(其中,试点行业组织4家,试点企业4家,试点地区1个,试点职业院校156个),并拟于2020年7月进行验收。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第二批验收通过率高出第一批20个百分点,暂缓验收、不通过验收的单位均比第一批试点单位要少。本文通过对两批参与验收单位的深入调研,总结出了试点单位未能顺利通过验收的原因和顺利通过验收的经验,力图为正在实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单位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也为学徒制、产教融合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一些思路。

二、试点单位验收不通过的原因

(一)各方思想上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

第一,政府部门。我国教育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对现代学徒制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制定了一些激励性的政策,如国务院在2019年2月13日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但是在第一、第二批学徒制实施时,一些地方政府政策没有落地或者支持力度不够。

第二,学校。一些学校在申报试点项目时的目标是想通过这一项目的试点,和企业建立双元育人的良性机制,从而拉动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反向促进招生规模的扩大。当项目申请成功后,学校要对参与试点专业的师生、拟参与双元育人的企业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成立有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的教学实施团队与企业对接,联合制定实施目标、具体方案、年度计划等。从对第一批和第二批参与试点的院校调研中发现,一些院校在试点项目申报成功后,并未按国家要求去做。表现在:学徒制试点工作没有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没有出台相关制度做支撑,没有拨付专项资金去落实,仅仅依靠系部去和企业联系,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验收不通过。

第三,企业。我国很多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了解得不够深刻,不了解这一培养模式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从对第一批和第二批参与试点的企业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只看到目前和学校合作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缺少对这一模式的深入研究和长远规划。

第四,学生和家长。试点院校在学徒制实施前要对试点专业学生及家长广泛开展宣传,让他们了解国家实施这一试点的目的以及能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什么样的益处。从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实施效果来看,学校宣传是不到位的。学生家长得来的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所有信息都来自学生的转述,学生如果表述不清家长就无法真正了解这一培养模式。一些学生家长把学徒制理解为“学徒=工人”“做学徒=打零工”,这和他们送孩子上学的初衷(做白领)相背离。这种认知导致家长对学徒制产生排斥心理,不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这也是一些学校学徒制试点无法顺利开展下去的原因。

(二)校企双方在学徒制内涵方面存在认知差异

学徒制试点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由学校主动去寻找和专业相符的行业企业合作,再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组成学徒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制定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工学交替计划、学校课程、企业实训课程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方会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减掉在学校内进行的专业技能课程、模拟仿真课程等,大幅度增加企业实践课,增加学生在企业实训的时间。他们认为:既然是“学徒”,要大部分时间跟着企业师傅学,到实践中掌握技能。但在职业院校育人方面,有一些公共基础课是不能砍掉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这些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必不可少。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其次才是技能。学校认为,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基础会计》《轮机原理》等,学生要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实践提升技能,进而达到技能的更高层次。从对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院校的调研看,校企双方在方案制定、计划执行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导致落实中出现问题,这也是试点失败的原因之一。

(三)试点专业学生退出率高

一些参与学徒制试点的院校提前对学生进行了宣传,但没有客观地告知学生学校和企业学习环境的差异性,只侧重宣传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优点,甚至提前给学生绘制了一幅充满色彩的蓝图,导致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后不适应。从对第一、第二批参与试点院校的学生调研发现,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律的工作时间、繁重而重复性的操作(如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岗位)等让学生心理落差很大。再加上有一些企业由于用工荒(如物流企业、机械制造类企业等),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学生们觉得苦不堪言,企业实践期未结束就提前退出,学徒制试点失败。

三、试点单位验收通过的原因

(一)四方联动

1.政府方的大力支持

从第一、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情况来看:当地政府既高度重视与支持,又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的,当地试点成功率就比较高。[1]如国内最早在2012年就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教育厅为主导,由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教育研究机构等的专家组成的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全省的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工作进行指导。广东省财政也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从2014年-2016年,投入资金1515万元来支持学徒制的开展。2019年,广东省财政明确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可给予每生每年4000-6000的培训补贴支持。地方政府既给政策配套,又给资金支持,并统筹协调,就为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职业院校方的积极主动性是学徒制顺利开展的前提

首先,从验收结果来看,职业院校在试点时越主动,试点成功率就越高。[2]如最早试点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就主动和广东格兰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伊丽莎白美容健身有限公司等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其次,职业院校要积极主动和企业协商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并进行宣传。作为主办方的职业院校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标准制定。如徽商职业学院项目申报成功后,成立了以主要校领导为组长的物流管理专业试点小组,主动找合作企业合肥中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宝供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对接制定各种方案、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工学交替时间等。再次,职业院校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不得缺席。徽商职业学院学生在校期间由校内老师、企业师傅联合进行理论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学校派专业教师去企业配合管理与服务。最后,在学徒制试点期满,由职业院校主动对工作进行总结,指导学生与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对学徒制工作进行推广应用等。

3.行业企业方的积极参与是学徒制模式得以实施的关键

首先,企业作为双元育人的主体之一,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占据关键性地位。第一批参与试点的广东伊丽莎白美容健身有限公司,在和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试点时,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学生定制了在企业发展的职业上升路线,派专业的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学校联合开发了相关的课程和教材。其次,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很多企业受到员工学历偏低、技术技能型人才少、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的困扰,而现代学徒制培养员工的特点是“招生即招工、学生即学徒”“在岗培养、在岗成才”。以企业为主体之一培养的“学徒”是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 “用得好、留得住、信得过”的忠诚员工。如第一批参与试点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唐山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陶瓷集团美术瓷厂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这些企业为学生提供国家、省陶艺大师团队和真实生产工艺的学习平台,助力师生在全国大赛获奖;参与学徒制的师生也为企业改善生产工艺,使用3D 打印技术创新传统陶瓷造型,吸引美、瑞、法、俄等国同行前来创作交流,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品牌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的“双赢”效果。第三,企业要成立专门部门和组织专人与职业院校对接,共同制定方案、计划、进度安排等。如第二批试点成功的徽商职业学院,其合作企业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专门抽调部门经理负责现代学徒制事宜,和学院方负责老师一起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逐一确定企业课程、学校课程及交替时间,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岗位培养计划、轮岗计划和评价方法等。同时,企业方为校方教师提供了专门的可供师生交流的办公室,随时解决学生在企业方实习遇到的问题。这些积极措施为学徒制试点成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学生及家长方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可是学徒制试点成功的最能动因素

学校和企业虽是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双元主体”,但最关键最能动性的因素是第三实施主体——学生,也即学徒。按照学徒制最本质的含义,学生最初的来源应该是来源企业的员工,如德国的“双元制”,生源来自企业。2012年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学徒制试点的学生也是以自主招生方式从企业员工中招的120人。这些来自企业的生源在企业和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即具备了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这部分学生(学徒)在校企合作时对学徒制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他们明白通过合作不仅能在综合素养、技术技能上提升自己,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而参与第一、第二批学徒制试点的学生大多来自中等职业学校、高中及社会其他途径,学生是先被职业院校录取,再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同时具有了学徒的身份。这些学生没有或者较少有在企业实习的经历,个人及家长对于学徒制的认识深度有限。从第一批和第二批参与试点院校验收结果的调研发现,成功的案例均是学生即学徒和学生家长对这一模式比较认可,对企业认同感较高;暂缓通过或者不通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及家长不认可、不坚持参与试点,所以学生及家长对于现代学徒制这一培养模式的理解、认同和接受是学徒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最能动的因素。

(二)试点院校做好专业行业和合作企业的选择

1.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专业

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现代学徒制在企业培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师带徒”,即师傅带徒弟。[3]凡是需要动手、演示、师傅手把手教的技术技能型专业采取学徒制的方式学习,效果一般都很好。如德国的宝马公司和职业院校合作的学徒制,参与的专业主要是和汽车相关的,如汽车安装、汽车维修、汽车销售等专业,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语言、宗教、体育、专业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等,在企业期间除了接受企业的系统岗位培训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生产车间,全程参与企业的生产、安装。再如国内最早实行学徒制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在机电一体化、医疗美容这两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开展学徒制的。

2. 选择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国家对行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需求结构也不同,职业院校在筛选参与专业时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侧结构性”选择。如第一批开展学徒制试点并取得成功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其开展学徒制的专业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烘焙方向)。选择这个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一是因为在河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以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相结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所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项目申报时就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推荐。二是成功吸引到全国著名的食品公司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派专人积极参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现代学徒制培养,进行了深度校企合作,成立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好利来烘焙技术培训中心”,首批培养了44名现代学徒制学生。这些学生在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双方精心培育下,参加省内、国内大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学生创业就业率大幅提升,企业的品牌得到了推广,门店加盟数有了拓展(有一些是学徒制学生创业开设的),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3.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合作企业

从第一批和第二批学徒制试点验收结果来看,有些职业学校试点失败是因为合作企业没能通过验收或者暂缓验收。究其根本原因是职业学校在试点之初没甄选好合作企业。一般来说,参与现代学徒制合作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才能考虑合作:一是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合作愿望,有愿望才会有行动。职业院校要选择对国家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政策理解透彻的企业。二是职业学校要选择和试点专业相关、处于行业发展前沿、拥有核心技术、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以技能操作为主的大型企业。这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稳定的、持续的高素质人才有大量需求,而现代学徒制正好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选择的企业要有培养学徒的能力。企业要有培养学徒的软硬件环境,要有一批高素质负责任的师傅,要有一套完整的职工培训制度,要有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要有完善的薪酬设计制度等。

(三)职业学校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虽然是“双主体”,但是从第一、第二批的试点实施结果来看,职业学校在培养过程中起到了更为主动全面的组织协调作用。首先,学徒制是我国教育部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的新举措,职业院校是第一知情人、参与人。其次,选择合作企业需要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进行全面调研,综合考察、主动沟通联系。第三,招生招工虽然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但是职业院校在生源计划的确定、学生(学徒)的选聘、协议的签订等方面起着全面的协调推进作用。第四,学生(学徒)在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全程参与,即使是学生(学徒)在企业岗位交替实习期间,职业院校也不能缺席,全程起着学生、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五,学徒制培养期满,职业院校要主动联系企业,对学生(学徒)进行评价,对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协助企业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在整个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做到全程参与、全面组织协调,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第一、第二批学徒制试点成功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做到了这一点。

总之,试点单位成功通过验收,实现了教育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目的,也为下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徒试点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魔术师的学徒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