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彦,欧璐琳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青年人聚集的高校更应积极营造创新文化、建立创业教育机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努力成为社会的创新之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受政府、学界的重视,但目前并没有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虽培养出了一些创新达人,但没有达到以点带面的积极效果,有很多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很高,真正落地的比例却不大。“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团中央2016年提出并在全国高校推行的重点改革工作,它不仅仅是一张“成绩单”,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学校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信号,二者在政策支撑背景、组织过程及内源耦合上具有相似性和相通性[1]。“第二课堂成绩单”可成为全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且直接的工作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发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在多个场合中阐释这一关键词。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公布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的通知》。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几乎每所高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摸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做法、模式,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较大地提升。
共青团中央对于“第二课堂成绩单”改革工作的尝试同样开始于2014年,且在推进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创新创业模块的建设。2016年9月,团中央颁发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并在同年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明确为改革创新工作方式的五大举措之一[2]。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应当前创新型社会大势所趋而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开展也是为助推创新而来,二者的推进有着相通的社会背景和政策支撑,应该说“第二课堂成绩单”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工具和载体。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包括课程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两大部分,但落脚点在实践上,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转化为成果,创新意识、创新水平、创新能力的体现就在于创新创业实践上。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的内容重点也在实践层面,其培养目标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和效果。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育重点都在于实践过程,在内容实质上是一脉相通的,具有共同的耦合内源。“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推行不仅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实践,更是实现了对大学生实践过程的规范与记录,让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章可依、有据可查、有效可评。在倡导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模块设置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需求,有效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深度融合是推进高校实践育人过程由“知行并重”向“知行融合”的重大转变。
近几年,几乎每所高校都在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进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一些自身特色且运行相对成熟的案例。从二者的运行组织过程来看,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首先,从组织主体来看,无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是“第二课堂成绩单”推进,基本上都是由教务处、团委、创新创业中心等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而且部门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和合作,二者的出发点是相似的。其次,从课程教育体系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均以课程的形式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一些高校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第二课堂成绩单”中设置的项目内容也设定了课程编号,并要求学生修满一定学分才能申请毕业,二者所学过程的效果都以成绩评定和获得学分的方式呈现,在过程管理和呈现方式上是相同的。最后,从实践教育体系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行过程中均依托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实践活动来开展,结合学生自己申报及指导老师的各类项目,结合学校发起或学生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以团队或项目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教育成为了二者常用的运行模式。
根据团中央的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是“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牵头实施者,同时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作为高校中最贴近青年学生的组织,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是其工作宗旨,在推动两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是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高校青年团员占据在校学生的绝大多数且相对集中,班团组织完备,活动开展相对好统一组织安排。因此,以高校团委为推动主体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自然会覆盖到全部班团组织和学生群体。其次,是高校共青团的品牌优势。共青团服务青年功能的发挥是依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诸如“创青春挑战杯”、“学术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三下乡”、“公益志愿服务大赛”等经典品牌活动已经在大学生中形成了广泛影响,在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和利用这些品牌活动。最后,是高校共青团的执行优势。高校共青团组织体系完备、运行机制成熟,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形成了真抓实干、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优势,这些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进的重要有利条件[3]。
要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融合,顶层设计是前提。在宏观设计层面需要得到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的认可和重视,不仅仅是作为牵头单位的部门工作,应该上升到学校整体工作的层面来设计和推进。在当前社会背景的现实需求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下,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第二课堂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升。尽管国家、相关部门重视,但从大多数高校工作现状来看,还是没有将其上升至关系到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的高度,比第一课堂的地位差了太多。很多领导尽管也接受和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同时也认为二者的作用相较于第一课堂“虚”了很多,处于“看得见过程,摸不着成效”的状态。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然游离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体系和关键环节之外,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更别说在顶层设计层面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深度融合。学校层面的重视与规划、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同是实现二者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从目前的运行现状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已经在各个学校不同程度的开展。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这两项工作的推进都属于新的命题,均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在运行机制层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障碍。首先,缺乏统筹,不利合力。在工作归属问题上,很多学校将这两项工作视为相对独立的工作分别对待,没有在顶层设计上形成统筹。“第二课堂成绩单”已经明确由共青团系统牵头,但在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归口部门时,没有一致的口径,有的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有的学校归口到团委、教务处、招就处、科技处等部门,五花八门,没有形成合力。其次,缺乏联系,不利融合。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在学校分属于不同部门,尽管为推动二者的实施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情况下部门间没有充分协同、各自为政,工作相互独立,没有太多联系和交流,更谈不上融合的程度。最后,缺乏平台,不利增效。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还是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较多活动是由学生团体甚至是个人自发组织的粗放型行为,没有统一的平台进行指导、审定和考核,存在碎片化、零散化、娱乐化等突出问题,在学校资源利用上存在重复和浪费,效率不高。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体系以及切实有效的老师指导,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融合的基础。从课程设置层面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基本上实现了课程化,大多以公选课、必修课的形式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但实践环节更多是以项目、竞赛、实习等形式来培养,没有从课程层面规范和统一。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的组织则更加粗放,基本上没有以类似“课程”的形式列出,从而也导致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认识无纲可靠、无据可依,部分活动的开展良莠不齐,热闹而无效[4]。从师资力量层面来看,一方面是数量上的差距。无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是第二课堂活动教育,指导教师数量都是远远不够的,部分高校也成立了创新创业教研室,但相较于第一课堂师资力量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质量上的差距。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的指导教师大多来自辅导员系统,来自校、院团委的老师,他们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很多老师也并没有一定特长,只是因为在相应岗位上工作而被要求,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指导,缺乏专业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体现与评价,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开展的过程、方式及效果,需要网络技术平台来支撑和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类似于教务系统的专门运行平台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团中央对“第二课堂成绩单”改革工作的推进时间也不长,尽管在积极推荐高校使用“到梦空间”、“口袋校园”等技术平台,但由于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且高校方面考虑到设置需求、运行成本、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真正实现利用网络技术平台来管理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过程的也不多,更别说建立一套能够连接教务、学工、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平台系统。而且从已经使用了的少部分学校来看,也还或多或少存在综合评价不够科学、过程申请不够简洁、与用户的喜好不够贴近、与新媒体的融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问题,技术支撑层面的障碍也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推进与融合[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不断改进的系统工作,需要学校层面的认可和重视,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实践,需要学生的理解和配合,不是一个文件或一项命令就能达到效果,要通过长时间的宣传、引导、磨合才能实现。大致可分三个步骤来实施:首先,是寻求和制定政策依据的阶段。这一阶段在于改变和加强学校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的认识,在顶层设计层面就能够凸显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教育教学制度的形式明确和固定下来,将其定位成学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来开展,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次,是全方位发动和引领阶段。这一阶段在于加深老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印象与理解。让他们清楚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的项目内容,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及如何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来呈现,并明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及怎么做。最后,是深层次培育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于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项目内涵、运行过程及融合机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融合是一个新命题,是一个在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中被认知的过程,需要构建出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来明确和引导教育主体、客体的行为。在运行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6]。首先,是教育主体层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融合需要校级层面资源的整合和协调,需要多部门的协同与联动,这就要从制度层面来明确和规定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以避免资源重复、指导模糊、考核不力等突出问题。因此,从主体层面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制度体系是前提。其次,是教育客体层面。制度的效果要靠客体的实施来体现,这就要求参与这个过程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主动纳入制度体系中来,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用统一的尺子来衡量过程,用规矩来避免矛盾,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融合过程在公正、客观、科学的氛围中形成。最后,是环境因素层面。如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去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过程,环境氛围的营造必不可少,诸如学生多修的创新创业学分可冲抵公选课学分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二级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等等,以保障融合进程的推进。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都需要必要的人、财、物、制度来支撑保障。首先,是人员方面的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融合是比较专业的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行方面设置专门的工作队伍是实现二者融合的人力保障。其次,是财力方面的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建设需要平台系统的支撑,需要项目的论证和优化,需要丰富的活动体系支持,需要教师课时、工作量的保证,这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来保障。最后,是修正机制方面的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成绩单”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实施过程涉及因素较多,且还没有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正。可以通过走访调研、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了解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学生对二者融合的认识和需求,在运行机制中设立意见收集反馈环节,在网络系统中设置问题反映及建议模块,及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