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综述

2020-03-13 02:05:45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求职者层面政府

吴 凡

(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就业问题也随之凸显,渐渐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劳动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更能体现出我国改革的政策是否成功,因此,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从所查阅的资料来看,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劳动就业问题也在逐渐凸显,这一重大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以及各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通过对以往的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关于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个人层面。

(一)政府层面

政府对于就业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如果对各层次人才就业的政策以及调控不到位,很容易引起劳动就业问题,经过对各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对于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常新(2016)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的职能有了新的改变,对就业问题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就业的宏观调控不到位,不管是对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还是对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调节,以及为就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都存在一种不合理的、不负责任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影响就业人员的就业质量,使其大打折扣。

陈志发(2015)在他的文章中研究了不同的因素对于就业人员的影响,他认为,政府对于就业的培训政策倾斜度对于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对于就业的培训供给量及其有效性,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正向关系,即政府培训供给量越多,劳动者接受的培训次数也会随之增加,其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欲望也会有所增强,同理,政府培训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会使得劳动者了解到的就业知识相应增加,也会提高他们的就业信心及其积极性。

魏崇红、公铭(2016)两位作者在他们的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个人的理解下提出了解决措施。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政府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就业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政府想要通过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促使就业环境有所发展,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有时候会导致就业政策的搁置,也没有使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得到改善。

(二)社会层面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方面的发展都会成为限制就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引起重视,那么求职者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就业形势也会越来越差。

魏鹏程(2017)认为,我国目前就业现状属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尴尬阶段,下岗失业人员、城乡新增劳动力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就业。同时,求职者就业时,会优先选择发达地区,但是发达地区的吸收能力有限,这就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从另一个社会因素考虑,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作者通过调查以往的数据发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充分,大大降低了求职者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已经得到基本覆盖,但是对于有些农村地区还是没有涉及到,因此,就会影响求职者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这些因素都会加大就业难度,增加求职者的就业心理压力。

魏崇红、公铭(2016)主要论述了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教育人才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个现象就导致了人才数量的供给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出现,会导致求职者在求职时就业压力的增加。

朱红艳(2012)通过调查分析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从各方面分析了影响就业的因素,她认为,我国的就业现状并不乐观,主要的社会因素是因为我国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需求不足以及国家关于就业创新、自主创业机制不完善限制了求职者的创新创业精神,导致就业效率低下。

(三)学校层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推进,国内各所高校的招生比例在逐年上升,社会人才的竞争也是逐步激烈,各行各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现状,相关学者经过调查研究高校对于学生就业前的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各方面因素,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陈小玲,钱翀(2015)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求职者就业影响因素做了调研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学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改善教学方式等方面应该得到提高;学校为步入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过渡,因此学生在学校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锻炼个人能力,是为了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学校在实践活动环节中往往是缺位的,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朱红艳(2012),魏崇红、公铭(2016)认为,高校对于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的影响还包括高校的连续扩招以及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只升不减,刺激了家庭对高校教育的消费,家长和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也会增高,不愿意去基层或者农村以及小微企业工作,这些不正确的就业心理给求职者无形中带来了就业压力,人为造成了就业难的现象,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产生。

兰芳(2015)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是,她认为,影响求职者就业的重要教学因素之一是,学校专业设置缺乏职业定向性,即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更多的高校仅仅注重如何招到更多的学生,而没有对学生的职业方向做明确的定位,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只考虑到了“热门”专业,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会严重影响求职者的就业效果。

(四)个人层面

个人对就业的影响是具有主观性的,如果个人对于就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就会起到鼓励就业的效果,相反,则会让求职者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可调节因素,改变求职者不切实际的就业观。

朱红艳(2012)发现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各方面的,其中个人因素主要表现为,求职者在读期间,个人能力缺乏锻炼,导致个人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欠缺,缺乏相关的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无法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现在的求职者,往往会因为自己拥有高学历,就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阻碍了他们的求职之路;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在职业选择中缺乏信心和就业主动性。这些个人因素虽然只是影响就业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对求职者之后的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陈小玲,钱翀(2015)在研究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通过发放与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可知,影响就业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储备相对不足、职业规划意识欠缺和实践创新能力欠缺三个方面。这要求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之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魏崇红、公铭(2016)两位学者对于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前述作者有相似之处,他们认为,影响就业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观念有偏差、就业心理不积极以及家庭背景有差距等四个方面,这就要求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在就业之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各方面综合素质,为之后的就业做好充实的准备。

二、简要评价

关于就业影响因素包含的方面有很多,这些因素对于就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就业问题如何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一直以来吸引着国内外学者。通过文献资料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组织层面的影响、社会层面的影响及个人层面的影响等。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这一层面必将更加成熟完整,从而更好地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求职者层面政府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英语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38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环球时报(2018-01-10)2018-01-10 05:18:14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