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务问题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

2020-07-27 00:44刘亮坤敬舒涵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空巢青海省人口老龄化

朱 淼 刘亮坤 敬舒涵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33)

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特征

(一)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变化状况

就单一指标来看,截止到2000年青海省和全国的少儿系数均小于30%,青海省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系数也是许多学者衡量老龄化的重要指标,如表2,从全国水平来看,我国2000年老年系数以高于7.00%,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青海省在2012年老年系数为7.01%,也符合这一指标对老龄化的定义。从老少比的角度来看,青海省的老少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06年前一直低于30.0%,在此之后高于30.0%,可知2012年青海省正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但青海省的老龄化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青海省的经济增长较全国的水平跟不上老龄化的增长幅度,未富先老的财务压力仍然十分沉重。

从老少比这一指标进行分析,如表2,青海省在2000年到2005年这一时期,老少比维持在15%-30%之间,这一时期可看作青海省属于成年型。2006年开始,青海省人口的老少比突破了30%的界限,有了老年型的趋势,但由于2010年和2011年青海省人口的老少比分别为29.68%和28.84%,波动性低于老年型社会老少比高于30%的指标,因此,2012年青海省正式步入老年型社会。

(二)青海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1.老年人口分布不均,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

如表3所示,青海省的老年人口分布极其不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共有354682人,其中省会西宁市老年人口166128人,占全省的46.8%,海东市占老年人口全省的25.89%,共计72.73%。其它六州占全省面积约95%以上,而居住生活的老年人口占比不足25%,由此可见青海省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极其地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占比接近一半;其次为海东市,分布了全省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口。其余各州占比极小,均为5%左右。

表3 青海省分地区老年人口数及百分比

2.空巢老年人人口增多,财务养老负担加重

随着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的中老年人,他们没有子女照顾、独居或者夫妻双居的老人。“空巢老人”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无子女无配偶的孤寡老人,第二种是有子女但分居,得不到子女照料的老人,第三种是子女远在外地,由于某些家庭原因无法得到子女照顾的老人。独守“空巢”的老年人不仅在生活中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与陪伴,还伴随着心理失调症的产生。老年化程度的加深,使得青海省空巢老人数量增多,相应的养老问题是当前青海省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比一般的养老问题更复杂,需要的人力财力也更多,因此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

(三)青海省老年人口财务现状

1.老年人口财务生活状况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青海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受社会经济发展硬性条件限制,老年人口经济生活状况与其他地区城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就省内而言,经济社会等物质资源较多集中于省会西宁,其次是环境较为优良的海东市,导致近年来青海省农牧区离退休人员和其他老年人口陆续迁移西宁市或者海东市定居。在老年群体中,离退休老人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而那些没有固定收入,尤其那些无子女和子女不在身边照顾的老年群体,缺乏生活所需的经济来源,甚至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仅依靠单薄的社会保障补贴过活。

2.老年人口财务养老状况

在我国广大地区和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家庭养老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的强调,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职责所在,也是当前社会中最为主要的养老模式。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由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等因素,年轻一族肩上的社会压力越来越重,导致家庭养老效果弱化。子女大多不与老人共居,在物质供给上勉强保证甚至不能保证,对老人精神层面的关心和慰藉更是少之又少。更有甚者,年老的父母仍然在为子女的生活奔波操劳。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往往是土地保障加家庭保障,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土地保障的功能逐渐弱化,家庭劳动力也日趋非农化,使得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难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相对欠缺,很多老人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微薄,一些贫困户老人更是生活艰难,养老问题得不到保障。离退休老年群体相对于其他老年人群,有固定收入来源,其养老状况相对较好,但一些养老设施不够健全,例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阻碍着城市养老质量的提升。

二、青海省未来人口老龄化面临的财务挑战

(一)养老金需求急升

青海省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到2016年末,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达到44.75万人,比重为7.54%,比2010年上升1.24%。全省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促使养老金整体规模急需扩大,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金的投入;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消费水平提升、物价上涨严重,老年人对养老金的需求逐渐增多,较低的养老金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个人养老金急需上调;再者养老金的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收益少、保值增值能力差。未来,青海省老年抚养比还有继续上升的可能,综合以上三方面考虑,现有的养老金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长期、持久的需要,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要共同努力,增加养老金的数量。

(二)长期照料服务缺乏

现如今,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理寿命也得到了延长,加上出生率降低,使得我国老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因此,青海省未来一段时间内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不可避免。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财务困难和压力,逐渐会使长期照料服务问题更加凸显。虽然部分老人有退休金及其他补贴,但因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够完善,对长期照料服务费用很少涉及。

(三)农村养老财务矛盾突出

城镇化过程中,使相当一部分农民成为“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现行失地补偿规范标准化不一,对土地的价值估量方面忽略了对市场价值的考量,使得农民财务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城乡结合部,一些老人的生存条件十分简陋,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们,养老状况十分不好。在农村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对家中老人的养老供给与关照程度非常小。同时务农人员日趋兼业化,很多家庭的土地都由老人经营,一方面农村老人要照料家中田地,另一方面其生活及心理方面的关照极度缺乏,这种情况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仍然存在甚至加剧,农村养老矛盾日益突出。

三、青海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养老金筹资多元化,并确保养老金增值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养老金的保障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养老基金的筹资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和政府,还要面向社会集体发起筹资。青海省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为确保养老金增值,就要增加养老金的投资渠道,可以以适当比例资金委托投资机构购买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等,以确保养老金增值。

(二)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更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青海省亦然。青海省养老体系不断健全,但仍有五分之二左右的人口尚未被养老保险所覆盖。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手段,以扶持养老产业的发展更好的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政府可继续完善养老产业的基础服务,加快建立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生活服务中心等。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兴趣,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料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养老产业。

猜你喜欢
空巢青海省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