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祥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东江门 529100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可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1型与2型糖尿病两类,其中以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2型糖尿病患者多在中年以后起病,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消瘦、疲乏无力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疗效的监测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但目前对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1-4]。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一种可反映较长时间段内血糖水平变化的指标,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分析了HbA1c在糖尿病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84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35~68岁,平均(51.53±5.76)岁;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8.54±2.68)年。并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35~67岁,平均(51.02±5.68)岁。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后续诊疗及复诊者;妊娠糖尿病患者。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 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PremierHb9210)及配套试剂盒;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检测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仪(型号:C501)及配套试剂盒。
1.2.2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就诊当日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标本3份,每份5 mL;进食2 h后再次采集餐后2 h静脉血标本5 mL。从3份晨空腹静脉血标本中随机取2份用EDTA-K2抗凝管保存,留待检测,其余标本无须抗凝处理。将抗凝管标本经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清,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HbA1c及GSP水平。无抗凝空腹及餐后2 h静脉血标本分别用于检测FBG及2 hPBG。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诊,对上述指标进行二次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水平变化。
2.1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研究组治疗前后FBG、2 hPBG、HbA1c、GSP水平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GS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表2 研究组治疗前后FBG、2 hPBG、HbA1c、GSP水平比较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均明显增加,且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由于糖尿病所具有的并发症风险及生理性危害较高,故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疾病危害尤为重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主要通过检测FBG和2 hPBG水平,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FBG和2 hPBG水平易受到患者药物治疗、饮食习惯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不能反映患者真实的血糖水平[5]。近年来,有研究指出,HbA1c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前FBG、2 hPBG、HbA1c、G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GS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HbA1c水平下降较为显著。HbA1c是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其生成具有缓慢、持续且不可逆转的特点,可随人体内血糖水平的升高、高血糖持续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合成,且不受饮食、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等客观因素影响,是评估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指标,能准确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但在实际临床检测过程中,由于HbA1c对短期内血糖的波动变化不敏感,检测效能受限,故仍需配合其他类型检测指标,开展联合检测,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对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效果[7-10]。
综上所述,HbA1c可作为2型糖尿病诊断及疗效监测的主要指标,与其他血糖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还可有效提升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