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潇佳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越来越成为了教学中必要的方式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内容是发展的趋势。高中物理教学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调整教学观念,利用科学技术帮助老师进行授课。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中物理;教学;观念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它的出现使得老师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为学生提供教学,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也可以有着深刻的参与学习的体验。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型和娱乐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和老师进行互动,不断的思考琢磨课本中的内容。
一、采用微小视频,丰富教学模式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视频逐步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微小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相比于以往长达数十分钟的讲解,短视频的兴起有着短、直、快的特点。第一点是短视频时间短,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不会产生厌倦懈怠等情绪,可以保持高效率的看完整个视频;第二点是短视频呈现方式比较直接,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花费一部分时间作为引导,但是短视频因为内容少时间短所以不需要引导,而是通过直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第三点是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已经成了信息能都被大众接受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们在观看视频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就可以进行学习。这不但为学生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老师在进行原子核的组成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短视频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因为对于原子核的组成,在高中阶段学生不需要掌握的非常深入,而是要对原子核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所以利用短视频的优势,学生们可以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利用网络教学,引导自主学习
高中学生们有些很强的思考能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展示一些资料。首先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的理解物理学的意义,其次学生们在接触到这些新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了解问题,就会自主的去查阅更多的知识。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由于受到时间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很难在上课的时候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也是一味地接受着老师讲课的内容,很少能够真正的参与进学习中来,自主学习更是很难能够达到的。例如老师在进行“能量守恒”的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的上的资料。通过大量的寻找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自主的去分析能量的转变,从而明白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老师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讲解,比如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能是如何运作产生做功的,核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其中有没有损耗等,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三、整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老师上课是依靠最多的就是课本,很少能够找到更多优质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而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们只是一味地吸收知识,不能够去思考,去理解,只知道死记硬背。互联网的兴起帮助老师克服了这一个现象,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更多优质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也可以不断调整上课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新型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老师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当一名学生开始被引导着去思考,他就会自主的去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即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决定着一个老师上课的质量。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涯之中,物理课属于比较难懂的课程。因为物理课不仅是理论问题比较难懂,实践操作也对学生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師更多的讲课重心是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管感受,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很难集中精力,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帮助改进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学期你们在进行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去进行解决,而不需要等到老师有时间才能解决。例如,老师在讲“电磁学”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按照传统的方式,在做电磁实验的时候学生是看不到电流的运动方式,从而增加了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困难程度。老师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清楚的将实验中各种难以描述的情况做成生动的视图,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老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书本中的知识逐步深入进行两讲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的思考。
结语: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短视频的兴起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更多的是在思考,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不在拘泥于课堂,而是可以自己主动去寻找网络教学内容,提高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桂萍."互联网+"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20,(4):136.
[2]谢娇娟.探析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2020,(15):156-157.
[3]付秋瑾."互联网+"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15):129-130.
[4]何昀,姜海鹰.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途径[J].考试周刊,2020,(5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