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的演变及唱法的研究

2020-03-13 23:16步欣浓
人物画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民歌

步欣浓

摘 要:社会发展至今,我们的声乐艺术的发展已逐渐产生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民族唱法”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演变和创作出来的。民族声乐作为学派的主流,最初是为区别于“美声唱法”而提出来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独有的生活特征和语言习惯。音乐是语言的升华,这是作曲家应该遵循的创作规律。我们应该多花时间去体验、发现这个时代的文化和语言的变化,并为我国的民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创作传承之路.鉴于此,笔者从声乐实践活动中“民族唱法”,作一粗略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民歌;民族唱法;创作传承

第一章 中国声乐艺术形式的发展

通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歌唱活动开始从众多的音乐艺术中脱离出来,成为专门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尤其在近代社会以后,西洋声乐艺术开始进入中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声乐艺术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中国声乐。声乐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时代的演变产生了独有的特点和个性,折射出当下的社会文明特征。

一、“民歌唱法”的声乐艺术形式

中国民歌唱法是运用中国语言,且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浓厚中国音乐风格和民族特征的中国歌曲演唱的总称。“民族唱法”已走過它灿烂辉煌的历史过程,过去的“民族唱法”将西洋发声方法科学的运用到中国歌曲演唱的典范。成为了当今好听且用动人的中国声乐。

二、“民族唱法”的演变

中国民歌的发展我们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崭新的开始。现阶段,中国民歌已取得长足发展,又一次涌现了一批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歌唱家和优秀作品。民歌的演唱将不再受唱法的限制,但是对唱功的要求将是越来越高超和越来越科学,不同的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曲其风格和个性应该不同,民歌演唱将越来越要求歌唱者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声音特点的演唱气质。

“民族唱法”作为民族声乐学派的主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我国,“民族唱法”最初是为区别于“美声唱法”而提出来的,是传统歌曲唱法在声乐理论上的集中反映。中国民歌演唱我们即要强调声音的个性,但更要强调的是音乐的个性。我们只有创造出更多个性突出的音乐作品,才有更多空间和基础来谈民歌的演唱个性和风格。新的唱法借鉴了国外的歌剧演唱改变了“民族唱法”的传统,也赋予了新的生机力量。上述可知,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技术风格截然不同的“民族唱法”。一个是传统文化的声乐表现形式,一个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声乐实践产物。民族唱法,在继承传统歌曲唱法的同时,借鉴“美声唱法”演唱的特点和精髓使其日趋合理与科学。

第二章 民歌的产生到民族唱法的确立

一、民歌的早期产生

民歌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国民歌的发展我们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崭新的开始。民歌演唱无论从唱法上还是从旋律风格上和歌曲内容上来看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歌的演唱将不再受唱法的限制,不同的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曲其风格和个性也不同,民歌演唱也将越来越发展出与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演唱气质。

二、民族唱法是与美声唱法互相融合,并逐渐健全起来的

从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来看,两种唱法是并存的,相互融通的.民族声乐在教学上对欧洲的歌唱方法有所吸收和借鉴。中国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师,歌唱家吴碧霞老师,实质上就为声乐界攻克了一道重大学术难题,其意义绝不亚于科学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她用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诠释了中西合璧的歌唱艺术,她演唱的《春江花月夜》,《包楞调》和《《洗菜心》等民歌,韵味浓郁,特色鲜明,声音自然就像一股清泉涌出.她演唱的《弄臣》,《霍夫曼的故事》,《夜莺》等颇具难度的歌剧咏叹调,高音甜美圆润,字正腔圆,呈现了一个抒情花腔女高音的完美的艺术表现.在民族与美声中她做到了人歌合一。

三、现代时期民族唱法的风格和确立

现阶段百花齐放的“中国民歌演唱”将引领中国声乐艺术新潮流。

中国民歌演唱是运用中国语言,且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浓厚中国音乐风格和民族特征的中国歌曲演唱的总称。“民族唱法”已走过它灿烂辉煌的历史过程,可以这样说,过去的“民族唱法”实际上它成为了将西洋发声方法科学的运用到中国歌曲演唱的典范。在发声训练中绝大多数的声乐家们都科学运用了西洋发声方法。要说他“千人一面、万人一声”,说到底它不仅仅是唱法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还有我们音乐创作风格的单一性的原因。中国民歌演唱我们即要强调声音的个性,但更要强调的是音乐的个性。我们只有创造出更多个性突出的音乐作品,才有更多空间和基础来谈民歌的演唱个性和风格。我们确实让丰富多彩的民间声乐乐走向了世界大舞台,它不仅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民歌演唱千资百态的风格特点,更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民歌将是百花齐放最重要的闪光点。

第三章 对未来中国唱法及音乐作品的畅想

民歌要获得长足发展,作品的质量过硬是前提。“中国唱法”及其音乐作品必须要以中外“传统唱法”为基础,再以“民族民间唱法”为根本,调整音量的控制,呼吸的自如,声音的清脆,结合汉语语音中的字韵美的咬字、吐字、归韵过程中的完美统一才能使音乐作品呈现充分的表达。音乐想要发展既要有“传统唱法”中那种气势宏大感染力,又有“民族民间唱法”中那种清新自如、沁入心田使人动情的艺术效果。二者融汇贯通,才是其精髓可不断流传和发展

结论

在我国民族声乐和民族唱法形成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向民间民族音乐吸取营养和创作灵感,使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在科学化、专业化的音乐理论,创作技巧上相结合,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美学观念。促进了专业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唱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大声乐学派的重视与肯定,使中国民族唱法这朵艺术奇葩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吴昊.中国民歌合唱多元化发展的路径研究[J].艺术大观,2020(04):4-5.

[2]冯玉琼.民歌在20世纪的演变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6,36(10):38-39.

[3]林楠.中国民歌唱法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2(01):96.

[4]蒋长栋.论中国韵文文体唯美期之诗体演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2):59-64.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在声乐教学中融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策略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蜗牛与黄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