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华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性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体育游戏不仅 能帮助小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由于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儿少期游戏教学法的特点、编选、运用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简单论述了儿少期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为小学体育课堂科学合理地选用游戏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儿童期游戏教学 特点 教学形式
进十几年来,教育部就对我国学生体质监测的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心肺功能等方面指标呈连续下降趋势,很多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儿童期体育游戏法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
一、儿童期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游戏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儿童期的学生年龄小、好玩、好动,体力和智力有一定限制,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内容不好掌握。因此,学龄期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的任务有其自身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多元化,应生动活泼。小学低年级应该安排走、跑、跳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素材;例如,老鹰捉小鸡、模仿动物的爬行、追逐跑等。小学高年级的内容要增加难度,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技术也可以作为游戏的素材;例如,田径的起跑;篮球的传接球、运球;简单的体操动作等。
二、儿童期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形式
儿童期学生体力较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兴奋点易转移,无意注意必有意注意更持久,所以体育游戏的形式要变化多样、趣味性较强。教学中注意学生爱好,通过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游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小学低年级的游戏中可适当地采用一些具有表演情节的游戏如“模仿走”、“仿生爬行赛”,中高年级可采用一些具有情节的分队竞赛游戏如“换物接力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这些爱好,适当的投其所好,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儿童期游戏教学法的创编
创编儿童期体育游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明确游戏的目的任务。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来达到的。例如,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编排集中注意力游戏;学习快速跑等运动技术可编排专门素质练习游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的提高可编排攻防争夺游戏或集体竞快游戏,既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编排的具体游戏来完成。
(2)选择游戏的素材。儿童期体育游戏的素材选择既要针对游戏的任务来进行又要考虑儿童的活动能力等因素。如编排集中注意力游戏时,要注意运动量小一些,同时教师的讲解要少一些;编排放松游戏时,要注重小学生精神上的放松,配上轻盈的音乐;编排协调性练习游戏时要考虑小学生的体力智力能力限制。
(3)确定游戏的方法。游戏的方法包括游戏的准备、进行形式、活动路线与活动范围、等。根据小学生的体力智力,游戏的准备要简单,队形变化要多样,活动范围要适中。①游戏的准备包括教具的准备、场地的规格等。②游戏的进行形式。创编者要根据游戏的任务与素材的特点来选取合适的形式。例如,发展学生的奔跑速度可采用接力、追逐游戏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可采用协调性游戏的形式。③游戏的路线。在接力游戏与集体竞快游戏中,常常要简单说明游戏时学生的运动路线。
(4)制定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能约束规范行为,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公平竞争。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合理与犯规、成功与失败的界限。②明确对犯规者的处理办法。③要有利于维护游戏的安全
(5)确定游戏名称。给游戏命名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命名,例如以游戏内容命名“障碍跑”,以游戏的规则命名“成双不拍”;第二种是拟喻命名,如“推小车”、“长江黄河”等。
四、儿童游戏教学法注意事项
(1)不宜采用以下各种练习。①负重过多的练习。②经常需要憋气的练习、运动负荷较大的练習。③较长时间的耐力练习
(2)游戏的规则要少而简单。学龄期儿童思维理解力比较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游戏规则也应简单,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执行。
五、小结
儿童期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它将游戏的娱乐性和教学的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玩的天性,也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体能,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进而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地做到“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但同时也应注意游戏始终应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
参考文献
[1]邓平.体育游戏[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6.
[2]焦润泽.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创编[J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