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阿勒泰地区作为“新疆会客厅”,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本文就阿勒泰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内容,阐明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保优先;生态立区;阿勒泰;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阿勒泰地区要打造“新疆会客厅”、为阿勒泰人民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必须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的重要议程,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把两个可持续贯穿于发展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一、阿勒泰地区推进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不断加大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始终遵循“规划先行”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制定了《阿勒泰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虽然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生态环境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变现为。
1.草原退化沙化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少雨,加之天然草原牲畜严重超载过牧,使草地产草量下降,牧草品质降低,草畜矛盾加剧,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全地区牧民承包经营草原面积1.35亿亩(其中跨区域放牧面积2639万亩),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080万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1302万只羊单位,超载率分别为:夏牧场16%、春秋牧场51%、冬牧场20%,超载过牧导致40%的夏牧场、65%的春秋牧场、55%的冬牧场退化,产草量较上世纪六十年代相比普遍下降30—60%,个别区域达到60—80%。严重的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2.“两河”流域生态问题
阿勒泰是新疆重要的水资源区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缓解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先后实施了引额济乌、引额济克调水工程,实际每年从阿勒泰地区调水8.4亿立方米,2020年计划调水18亿立方米,2030年计划调水25亿立方米。但是与调水工程相配套的补水生态工程实施较晚,加之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两河”流域年径流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乌伦古河下游已经连续8年断流,下游弃耕耕地7万亩,63万亩河谷林已经无法更新复状,生态退化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控制性水利工程,我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实际利用水资源量仅占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的30%。
3.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受历史发展阶段和各方面条件限制,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初期,一些小企业较早进入地区矿业勘探开发领域,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富弃贫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阿勒泰市加什喀拉盖、富蕴县阿克达拉、福海县红山嘴等区域的砂金乱采滥挖现象屡禁不止,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严重。虽然我们在推进优势资开发过程中,先后引进福建紫金、特变电工、广汇集团等多家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资源整合重组,提高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规模化发展水平。但是,由于多年积累的矿山环境治理区域较多,仅靠现有企业力量很难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经济效益与其破坏的生态环境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
4.农村生态环境较差问题
大多数乡村还没有实现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安全处置,大量垃圾被随意堆放,环境质量较差。个别垃圾清运的乡村也只是将垃圾收集倒入沟边荒地中,填埋场未做防漏处理,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污水未作集中处理,直接排放地表,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零散和集中饲养的牲畜粪便大部分作为农家肥,但多数养殖场和农户仍沿袭传统方式,圈舍卫生差,污物流淌,大量粪便等排泄物随处可见;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农民大多选用廉价普通农药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应用较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大多超标,作物吸收少,土壤分解慢、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污染;大量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地膜、塑料袋、难以降解,回收难;农作物桔杆利用率低,目前仅用于畜牧业饲草和生活薪炭,效益偏低,收集成本较高,大多被村民直接点燃或随意堆放,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
阿勒泰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结合阿勒泰地区现状,阿勒泰要从生态意识、生态规划、生态重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转变观念,增强意识,多宣传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是要大力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让群众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充分理解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要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社会普及。尤其发挥村级阵地作用,通过舆论宣传,传递正能量,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民教育,增加全民重视、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导居民合理适度消费,鼓励购买绿色低碳产品,使用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等行动,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2.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重引导
习近平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因此要科学编制全区生态建设规划;全区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全区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3.健全法规、多措并举,常态化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一要进一步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条例。要加快“立改废”进程,尽快完善生态环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方面保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全面清理修订现有法规、条例中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内容,与此同时,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提高执法工作的权威性。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4.拓宽渠道,有序开发,保平衡
习近平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1)积极培育以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
一是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牧产品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合理控制天然草场载畜规模,着力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区,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发展规模养殖,培育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等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园区,在戈宝红麻、旺源驼奶、中草药、肉类等产品特色资源深加工上取得突破。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化,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共享效应,利于形成“区位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为防止出现同区域内产业同质、同构现象,使集群内部产生恶性竞争,抵销区域竞争能力和优势,在产业导向上,要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产业;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规划布局,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避免产业低质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2)立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开发进程
一是科学谋划旅游业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人间净土喀纳斯”和“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的品牌效应,做强喀纳斯,做大可可托海,实现冬季旅游和边境旅游的突破,构建以阿勒泰市为中间节点、喀纳斯和可可托海东西互动的区域旅游大循环,推进全国重要的高端旅游目的地建设。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丰富第三产业体系。二是进一步发掘培育旅游精品。积极推进精品旅游景区向精品旅游线路升级。加快旅游企業的自主兼并和联合,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旅游集团,开发在国内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三是努力寻求冬季旅游的新突破。立足阿勒泰独特的冰雪资源优势,高标准编制地区冬季旅游专项规划,以加强基础设施、国家5S级滑雪场建设为基础,以“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中国最美雪乡”为推介品牌,着力打造“东有哈尔滨,西有阿勒泰”的中国冬季大旅游格局。四是开展牧民劳动技能培训,鼓励牧民从事民族手工业、餐饮业、民俗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发挥现代文化对于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立足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以纯手工制造哈萨克族传统刺绣、服装和生活用品为主,深入挖掘区域民俗文化、民俗服饰、民俗餐饮、民俗特色演艺节目,集中力量策划包装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项目,设计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旅游纪念品。
(3)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国家将阿勒泰定位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自治区提出把阿勒泰打造成新疆“两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成代表新疆的重要“会客厅”。要立足功能定位,依托风能、水能、太阳能资源优势,按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已成为阿勒泰市战略选择之策。
一是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资源优势,发展风电、水电、光伏发电清洁能源基地,使之成为环境效益经济增长、创造企业碳交易收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二是坚持资源开发的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尾矿综合利用等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矿产资源开采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科学、有序进行。三是按照“两个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和产业相对集中原则,加快推进优势资源深加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禁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入驻。对具备深加工条件的矿产资源,采用先进技术,推进深度开发、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落实特殊优惠政策。积极研究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重点研究资源流出地与流入地利益分配机制,争取将金、铁、铅、锌等矿产品深加工环节的增值税、所得税、城建税纳入返还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所在地利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科学方向,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碧水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全文
[2]冉军.对阿勒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04期
[3]乔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绿色发展[J].内蒙古林业,2017年07期
[4]记者庞文生.如何更好推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N].阿勒泰日报(汉),2016年
作者简介:
曹艳,中共阿勒泰地委党校经济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区域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