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文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5)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长久之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近年来,贵阳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幅度调减低效作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为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阳市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提出的“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要求,结合本地资源环境、技术、市场前景、农民接受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蔬菜、食用菌、生态家禽、生猪为主的“菜篮子”,猕猴桃、桃、李、刺梨等精品水果为主的“果盘子”,高品质绿茶为主的“茶园子”,石斛、白芨、黄精等中药材为主的“药坝子”以及牛奶为主的“奶瓶子”。通过粮改蔬菜、粮改果树、粮改中药材、粮改绿化苗木、发展畜牧业等方式,降低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结构调整105万亩,调减玉米等60万亩。着力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截至2019底,贵阳市坝区完成高效经济作物种植13.37万亩,其中蔬菜种植7.41万亩,中药材种植0.29万亩,果树、茶叶及绿化苗木种植3.14万亩,食用菌种植0.04万亩,优质粮油2.02万亩,稻、鱼综合种养0.32万亩。[1]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改变了“什么都好”但“什么都少”的尴尬局面。
为了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贵阳市还将17个蔬菜产业坝区纳入乡村旅游线路,如观山湖区形成了百花镇万亩茶园、朱昌镇“荷塘韵”等农旅一体化项目,提升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2018年以来,全市参与产业化联合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县)平台公司、社会企业等经济主体208家。[2]清镇市先后引进和培育智联、温氏、特驱、一代、众旺、长津等32家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447多家合作社①文中数据如未标明出处,均为作者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变过去农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改变农业生产的“小、散、弱”局面,重塑现代化农村生产关系。依托龙头企业及合作社,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帮助小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实现了合作共赢,发展了乡村振兴中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是在保障小农户利益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为此,贵阳市广泛推广“六大分红模式”,通过利益联结,打造多赢的利益联结共同体,带动群众和贫困户增收。一是土地所有权固定分红。对村集体占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土地,按每亩20元支付给村集体。二是土地承包权保底分红。农民将其所承包土地流转给实施主体,按当地常年流转价格进行分红,并建立按比例增长机制。三是土地经营权阶梯分红。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实施主体按每年增长的3%到5%进行阶梯分红。四是农户务工劳务分红。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当地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及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劳务服务,农民按用工协议获得劳务分红。也可由村集体经济成立劳务队伍参与基地建设和营运管理,按劳务服务协议分红。五是产业发展帮扶分红。整合到村到户的扶贫资金等以“三变”模式入股基地,按投入资金金额、比例或约定对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固定分红、阶梯分红。六是返租倒包经营分红。即按照“五统一一回收”原则(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农药、技术、标准,回收产品),由村集体、农户通过返租倒包方式,承包项目内土地进行种植,公司负责收购,按产量进行分红。目前,贵阳市在2.5万亩高标准设施基地建设中均实施了“六大分红模式”。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积极探索党建领航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努力推行村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互融共建的“村社合一”发展模式。通过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产业链上,将产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管理能手、经营能手、生产能手吸收进基层党组织,以及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合作社理事职务等方式,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形成农村党支部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格局。目前贵阳市实现“村社合一”的村共825个。
1.龙头企业实力较弱。贵阳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76家。从总体来看,绝大多数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资金不足、发展壮大缓慢。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老干妈实力最强,2018年其销售收入近50亿元,2019年为50.2亿元,但种植类为主的企业实力相比弱了许多,如贵州省清镇市王庄乡盛意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销售收入仅为87.4万元[4]。此外,龙头企业产业链不健全。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缺少山地农业、旅游业等类型龙头企业。
2.合作社能力不强。当前贵阳市大多数农业专业合作社处于初级合作阶段,规模小、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缺乏 、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服务功能较弱。在业务开展上,往往只能起到宣传发动群众参与种植的作用,而对种植过程中的技术监督以及后续的管理维护、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策划等方面难以发挥带动作用。此外,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贵阳山地丘陵面积多,农地分散,连片发展困难。目前15%的耕地由6129家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负责经营,而剩下的85%的耕地则由83.85万农户经营,农业规模经营难以顺利进行。此外,农业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下,亩产低于周边省份,而成本高于周边省份,农业竞争力不足。以蔬菜为例,2018年贵阳市蔬菜亩产1.36吨,重庆1.8吨,昆明1.88吨,成都2.2吨,所以贵阳农产品价格高于外省,如河南生产的辣椒、山东生产的大蒜外省到岸价(贵阳)均低于贵阳本地批发市场的价格。
产业发展中项目选择、运行、管理等环节都不可避免存在诸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金融风险、政策风险等。这些风险源自于产业发展所涉及的政府、企业、农户等主体对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行为选择的后果,影响着产业项目的效果。近年来贵阳市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过程中,随着大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自然、技术、市场等风险因素随之加大,然而,目前出台的《贵阳市2020年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方案》《贵阳市农村产业革命2020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督促指导工作方案》《贵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2018—2019年)》等文件中尚缺乏对产业结构调整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的部署。
贵阳市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特征明显。大多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以中老年人居多,农业劳动力主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技能素质低下,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阻碍了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和运用,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此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土地政策、财政投入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服务保障政策、部门协调机制等尚未形成,从而给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困难。
1.招大引强,扶优扶强。市场主体的多少、强弱直接决定农业产业的发展。建议着力引进一批全国百强龙头企业,培养和发展一批本地龙头产业。一是结合“千企引进”②“千企引进”是指贵州省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工程,积极引进实力强、前景好、效益优的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二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政策“扶”、重点项目“扶”、优化环境“扶”,扶持现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农业产业链“链主”企业。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着力提升合作社能力。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要全面理清有名无实、合而不作的“空壳社”“僵尸社”。加强对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建立健全合作社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运营管理、内部奖惩等制度,切实发挥其上联企业和市场、下联农户和基地的纽带作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开展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贷款担保保费补贴试点等措施,提升其竞争力。二是积极培育和扶持专业性服务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生产和销售的组织化程度,逐渐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对外贸易的新型管理体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3.加快推进供销社转型发展。供销社组织体系庞大、从业人员众多,点多、面广、战线长,要发挥供销社覆盖乡村的网络和组织优势,引导其聚焦供销主责主业、加强资本链接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参股经营等方式,积极开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资供销、普惠金融等服务,把供销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和综合平台,打通农村生产、生活、金融等服务“最后一公里”。
1.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业科技是决定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贵阳农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紧紧围绕全省12个主导产业,大力推进良种培育、高效生产、产品安全等全面创新。加强特色农业资源深度开发技术研究,突破制约贵阳市主导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瓶颈,通过农业科技攻坚,提升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切实推动 “黔货出山”。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建立健全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实现外销农产品产地的土壤重金属、水、大气等生产要素指标公开化,增强产品的公信力和接受度。
2.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为重点,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栽培、登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定位、技术革新和品种开发,深入挖掘商标潜力和文化内涵,引导消费者形成地理标志品牌市场联想,推动市场对贵阳品牌的认知与认可,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3.大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以“3+9”③“3+9”对口帮扶县为市级统筹帮扶的长顺县、望谟县、罗甸县3个贫困县,9个区〔开发区〕分别帮扶1个贫困县对口帮扶县为重点,建立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农产品基地,以及直供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专销认购基地。加大农产品生产及流通过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推广力度,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支持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鼓励农产品企业在境外开展产品标准认证,对获得美国有机农业标准、欧盟良好农业规范标准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以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
1.健全产销对接网络,化解市场风险。着力构建三类市场流通销售体系。一是发挥涉农强企的联通和掌控作用,构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优选有实力的涉农核心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下,由其联合相关专业化服务机构,建立全国性的综合农产品对接服务平台。引导盒马生鲜、永辉等全国性连锁超市,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在贵阳市建立全国直采基地及加工配送中心,推动农产品外销。二是发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作用。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地利物流园等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打造全省农产品销售集散主通道。三是壮大中小零售终端。深入推进“超市+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加大惠民生鲜超市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其保障稳定和扶持销售终端的公益性作用。
2.加强农技推广,防范技术风险。整合贵阳市农村技术人才力量,组建贵阳农业特色产业专家技术团队,深入乡村开展培训。构建市、乡、村三级技术力量体系,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示范,规范种植流程,确保农作物出效益。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开发农村乡土人才,使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
3.加强对特色主导农产品的风险监测,降低自然风险。对主导产业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开展风险监测,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大型保险公司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保险新产品,扩大保险品种,完善农业保险机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农民长期的兼业化,农业已经沦为副业的现状,培育新型农民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大力培养。一是要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充分调动职业院校、农广校、县级职教中心、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力量,制定合理的教育培养方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系统的农经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农村经纪人等进行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三农”工作队伍。三是创新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机制。要充分利用各级人才优惠政策,加大对人才返乡创业发展政策的支撑力度和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对贡献巨大、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实行销售渠道优先、享受待遇优先、表彰激励优先等,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施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