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索

2020-03-12 02:36钟武耀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理论课

钟武耀

(广西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是进行思想文化建设和精神世界建设的价值坐标。核心价值观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1]。公安院校是人民警察成长的摇篮和培训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标准的警务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持续深化价值观宣传教育,增进大学生认知认同、树立鲜明导向、强化示范带动,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修身明德、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已经成为新时代公安院校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重点任务。

一、公安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

公安院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工作和公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的使命和重任,其价值认知水平、价值取向、自我实现与发展的好坏,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我国政法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价值观波动敏感期,更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可靠可用之才[2]。这必然要求公安院校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警育魂,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奋斗征程中。

(二)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纲要》在总体要求中明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着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公安院校是大学生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结合公安高等教育的特点,把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培养造就公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并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就要在公安教育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培养造就公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好公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之堤[4]。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任务,政治合格是公安人才培养的第一标准,政治育警、忠诚铸魂是公安院校的第一任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培养、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之成为公安院校大学生日常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和捍卫者。

二、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因素

(一)课堂教学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显著优势没有充分展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但必须意识到,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事,而是全校全部课程课堂教学的共同职责。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课程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合力优势,才能实现学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最大化。目前,公安院校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显著优势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原因之一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其他公共课教师在认识方面出现模糊,他们简单认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所当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与他们关联不大。在这种模糊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少数专业课和公共课课堂教学回避或逃避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职责,甚至出现在个别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非但没有跟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反而释放出不利于坚定学生“四个自信”的负面能量。原因之二在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问题。公安院校教师队伍总体是不错的,但整体素质和能力与党和新时代公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要”新要求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具体反映在少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力度不够,存在教学方法老旧,教学模式老套的情况。原因之三是一些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思想理念和转化能力,无法在自己的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深度结合。

(二)警务化管理的显著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警务化管理是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对公安院校全体人员各种行为的总体规范,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公安院校的优良校风,以保证各项教学训练任务的完成[5]。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特有的管理模式,是公安院校大学生管理的基本机制,旨在培养适应职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要求的预备警官。实践证明,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公安院校独特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00后新时代个性鲜明的学生的入校,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平衡管理和教育的关系。以往在警务化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凸显管理职能,依靠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来管理学生,往往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6]。进入新时代前,略显呆板的警务化管理的育人效果还是不错的,但现在育人效果已经大不如前。进入新时代后,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警务化管理要想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必须考虑弱化简单的行政化强制性手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存在过于偏重共性、轻视个性化现象。警务化管理凸显了能体现忠诚干净担当和纪律严明等警务人员共性的素质和品质,是应该的。但在这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管理过于单一、简单一刀切现象,这不利于部分个性化较明显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及其个人潜能的提升,影响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三是部分学生管理干部素质不适应新时期警务化管理的需要。原因在于部分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干部在准入门槛方面缺乏规范和标准,好像什么人都能去当学生管理干部,致使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干部无论在理论修养、个人品德,还是在业务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无法引领学生,更谈不上释放和转化警务化管理的育人潜能。

(三)“三全育人”项目的显著优势没有充分释放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7]。2018年,广西警察学院获得了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C类),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在领导方面,强化党政主体责任,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主负责、二级学院系部和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模式。项目的实施应该说成效明显,但缺憾也比较明显。最值得反思的就是整个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虽然设计制定了顶层统揽方案,但制定好方案并不代表就必定能够运转良好,因为在项目的实施运转过程中,还牵涉到顶层牵头协调和各方面的协同配合问题。由于缺乏顶层的牵头和协调统筹推进,二级学院各子课题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沟通协同配合,运转不顺畅,最后出现子课题项目实施推进时,陷入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局面,致使“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的各个子课题之间无法形成一体化建设和育人合力,弱化了“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合力优势。

(四)警务实践的显著优势没有充分挖掘

理论教育和警务实践相结合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公安院校的警务实践主要包括有安全保卫工作、志愿者服务活动、基层见习和岗位实习等。学生通过警务实践,能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国情,提高能力、增长本领、服务社会、锻炼毅力,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各类体育赛事、各种大型会议庆典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等日趋增多。大型活动主办方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部门和机构为控制成本,往往会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安全保卫工作,公安院校学生凭借组织纪律、知识技能和热情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往往会成为众多志愿者活动和安全保卫工作警务辅助力量的首选。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南宁武鸣每年的壮族三月三歌圩、东盟博览会、环广西自行车赛和南宁马拉松等,都会指定我校学生参加安全保卫工作;2019年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也邀请了本校公安专业的学生前往参与安全保卫工作。这些警务实践不仅给学生提升警务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给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佳的载体。然而,由于对学生警务实践活动认识方面的局限、利用载体不充分及重视不够等原因的影响,这些警务实践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转化。同时,由于警务实践成本、学生人身安全和投入回报率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尽管警务实践总体感觉是备受学生认可和喜爱,但却不是那么受带队学生管理干部、领导和课任教师们的欢迎。究其因,主要是警务实践不仅需要主管学生管理干部和带队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回报还非常低;其次是对于课任教师们来说,组织警务实践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甚至安排不好就会打乱课程的教学计划,还无形中增加调补课的麻烦。

三、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路径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8]。公安院校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全校动员和全校行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最主要的是通过发挥课堂教学、警务化管理、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和警务实践的合力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公安院校要立足新时代公安警务人才培养的特点,秉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的办学理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局和全国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局中谋篇布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构建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模式和大格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合力优势。

注重发挥“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隐性优势。在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显性培育优势的基础上,赋予各类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各种专业学科课程的育人成效,努力实现各类课程课堂教学隐性培育优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显性培育优势的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教育引导公安院校全体教师牢记“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基本原则,明确公安院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好承担起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牢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规划设计好隐性育人的元素和正能量,努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使之如鸟之两翼,构建起“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协作的育人大格局,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合力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现。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新要求来鞭策自己。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敢于向学生学习,善于向名师学习,努力向实践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教学探索者、开拓者和奋进者。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预备警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公安院校要从报酬待遇政策方面从优落实中央相关政策,关心和优待思想政治课教师,让他们安心、专心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注重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侧重点的系统规划,形成协同合力。根据公安本科院校五门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找准和分别规划设计好它们各自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侧重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点在于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坚定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点在于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形势与政策”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等,使学生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发挥警务化管理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显著优势

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学生在警务化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了解和把握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内心诉求,倾听他们成长的心声,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成长成才目标。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牢记管理即服务理念,警务化管理在新时代要把重心放在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不能照搬照抄公安机关的警务化管理。要清楚地认识到警务化管理只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手段和制度保障,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在警务化管理中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他们由被动服从警务化管理,转变到积极参与警务化管理,最后到自觉按警务化管理标准要求自己,使学生尽快实现由被动服从管理、主动参与管理到自觉融入管理的蜕变。

坚持平衡好警务化管理的共性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坚持把警务化管理的共性培养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大学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敬业、奉献、友善”等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公共品质,突出公安特色,满足党、国家和社会对警察的共性要求。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的个性发展融入人民警察共性要求之中,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众所周知,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基本工作。多面手或者说综合能力更强的警察在做群众工作时更有优势。因为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倾向非常明显,不仅仅在文化上多元、价值观上多元,兴趣爱好也是多元的。因此,预备警官队伍应该多培养多面手和综合能力。面对一些稍有个性的学生,警务化管理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理解和包容他们。把育人格局放大点,在学生不违背警务化管理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独有个性,保留自己的兴趣爱好,诸如电子竞技、无人机和体育爱好等,不能因为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去干涉他们。而是学会用心去引导和教育疏导他们,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为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特长创造机会和提供便利,但前提是不能违反警务化管理规定,不能主次不分,荒废主业。尽量往合作共赢方向努力,既能让学生保持个性,增加成就感和获得感,又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勇于担当、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充满活力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一是统一规范学生管理干部的准入门槛。严把准入关,选好配强学生管理干部。把真正热爱学生管理工作,政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学生管理干部队伍中。实行弹性退出机制,优胜劣汰,补齐配强学生管理干部。二是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向学习培训要成效。教育引导学生管理干部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在管理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管理,补足短板,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能力,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角色。三是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干部的待遇。基于学生警务化管理任务繁杂、琐事多和压力大等特点,公安院校需要结合实际,逐步提高学生管理干部的薪酬待遇和畅通他们的晋升渠道,尽量调动他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实践证明,提高待遇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管理干部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还能够保持干部队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畅通晋升通道,让他们既能走行政管理岗位,也能走教师岗位,这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个人的潜能,也有助于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发挥“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的显著优势

“三全育人”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科学文化艺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鲜明导向[10]。“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目标就是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公安院校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谋划“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的工作。

首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的最新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和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任务,从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角和更新的思维来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科学制定制度和相应的实施运转机制,出台更加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力求项目整体有序推进,争取取得具有公安院校特色、可资借鉴的育人成果。其次,在全校积极宣传“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落实于办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切实增强“三全育人”项目的工作实效,发挥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显著优势。再次,构建全校一盘棋育人工作格局,打牢“三全育人”工作的合作机制和协作基础。“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涉及全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系部。注意在教育资源上的整合、制度上的相互支撑、政策上的相互统一,打破各部门间的协作壁垒,确保沟通畅通,杜绝各自为阵和单打独斗的情形。最后,在“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注重品牌打造、特色凝练和突出亮点,并建立健全“三全育人”示范校项目的长效机制。项目涉及的部门、学院和系部首先思路要清、载体要新,尽量做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公安院校特点和大学生实际,打造兼具公安院校和地方特色的名片,如“重走小平路 奋进新时代”体验式教学、师生微视频、“七一”情景报告会和“入学季”“毕业季”杰出校友报告会等活动。

(四)发挥警务实践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显著优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高校要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会上指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对于警务实践,公安院校一是要深刻认识到它既是学生警务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检验平台,更是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核心价值观影响的重要平台。警务实践不仅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情境,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元素,非常契合新时代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精神,是新时代公安院校开展学生价值观培育非常富有成效的载体。二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11],我们要始终坚持正能量是总体要求、用得好才是真本事。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全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警务实践活动的正能量,助推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是充分利用公安院校大学生警务实践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好机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深度融合到警务实践活动的选拔、培训、动员、管理、考核、激励、保障、宣传和总结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健全警务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长效机制。四是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覆盖到学生警务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利用好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势,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警务实践活动发现和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检验考核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推荐学生入党发展对象,形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双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警务理论课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