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王承娜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管学院,福州 350202)
随着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共有655个物流本科专业布点,其中物流管理512个,物流工程134个,采购管理8个,供应链管理1个。物流专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工作是关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新时代物流人才是布点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需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进行人才供给侧改革,才能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高校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贡献率[1-3]。产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常态,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4]。
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8],总结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主要有四种:产教融合研发模式、共建模式、项目牵引模式、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9]。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高校突破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瓶颈[10],但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面临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规格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教育链只是松散地对接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各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互动不够紧密,对人才需求分析把握不够充分,导致应用型人才资源供给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法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实践教学设施单一、操作性较差,无法与企业操作对接;师资培育针对性较弱,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部分高校由于思想观念、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问题,往往容易陷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技术碎片化的困境,即仅仅对接某个专业、某个企业的校企合作教学方式,难以把产业理念、产业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力量引入教学活动,参与育人过程,也无法对产教融合质量进行科学而完善的监控和评估。
基于上述问题,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提出并构建“四链贯通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改变了以往的“推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拉动点,校企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从碎片化改革向系统设计整体改革的转变。
“四链贯通”是指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依托产业链、重构教育链、整合创新链、优化人才链,最终通过人才链的聚合,为行业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力。
依托福建省的区位优势,贯通制造业、零售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产业链条,形成祥锦集团、台湾超捷集团、福建顺丰速递、EMS公司、沃尔玛公司、京东物流等为主要合作伙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为企业长效人才培育和综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针对福建自贸区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方向,完善教育链条;整合校企共建共享的机制,共建校内企业运营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等创新链条。
利用学校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地域优势及专业链建设契机,注重资源整合,与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共享师资、课程和实践平台,打造培养和输送企业物流运营类、物流营销类的复合型人才链条。此外,将本地的纺织企业与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开展校—企—企合作,促进企业资源整合和业务外包合作,服务产业链条。
图1 “四链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产业链需求拉动入手,分析人才需求特征,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重新定位,从顶层设计到教学单位的教育链资源系统化整合,落实到功能层面,充分调动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中全过程融入创新链的基因,避免封闭式、单一化的要素分割,从而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贯通式人才链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四链贯通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造、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深化、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五位一体”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改革发展体系,通过编制职涯发展路线图、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产业学院、校内企业工作室、企业冠名班等方法推动产教融合从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人才培养方案改造是从源头上解决了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不接轨的矛盾。通过开展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用人需求调研,与企业共同分析专业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学生就业职涯发展,规划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编制职涯发展路线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职涯图,依据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有效推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造。同时邀请企业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以及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修订,增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加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度。
在充分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进行课程建设重构。按照“专业岗位定位→工作流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学习情境设计”思路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以“平台共建、专业精专、职业延展”为重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从职业基础、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三位一体,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有机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集聚校内外、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设了“平台类+行业类+嵌入式”创新创业系列课程,面向学生,分层递进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改革课程评价机制,以创业实践成果、需求调研报告等作为考核依据。创业成果由校企共同孕育和孵化,切实提升创业成功率和企业孵化率。
在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上,积极推动校企双方共同梳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以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工作(学习)过程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业务流程、项目进程为出发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教学内容,制定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标准。
企业导师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每年选取3~5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由企业导师独自或参与授课,并以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同时,每年引进企业实际运营项目2~3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3~4项。学生参与项目各相关环节的运作,师生共同研究横向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应用型研究能力。
在原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在人才需求、资源储备、行业趋势、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和学校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推动校企“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将人才培养从“贴近产业”到“融入产业”。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与学校共同授课,共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不断接收学生前往企业深入学习,在合作中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学院从合作办学、合作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四个环节实施建设工作,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岗位需求跨专业整合,依据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对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造。
首先,以企业运营实例为基础开发教学案例库;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学案例库。通过收集整理企业实际运行中的典型业务、新流程以及新技术的使用,与企业共同研讨,汇编形成案例库,以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其次,组建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平台;引进校外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目前已建立了电子商务育成中心、尼可跨境电商工作室、超捷集团工作室等。通过与企业合作,输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三方协议,实现订单式培养学生。与东方超捷、顺丰公司等企业合作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功能,共筑人才培养工程,建立超捷班及顺丰班,聘请企业导师,建立企业导师团队,为在校生开展专业的实践课程,将企业培训前置化,直接在实践课程中培养企业人力资源后备力量,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按照学生学习成长“六维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分为外语运用能力、发展创新素质、通识素养、信息素养、专业核心应用能力、跨领域发展能力等模块类型,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情况,形成学生学业评价雷达图。在课程考核中,根据课程标准,推行涵盖“学习内容评价”和“学习表现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与企业共同评价的多维评价体系。学生在常规的结果考核之外,引入团队协作、职业成长等过程性考核指标,全面评价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实践应用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链贯通式”突破了产教融合瓶颈,充分发挥了企业主体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领和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通式思维促使学校进行整体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避免碎片化的改革。通过“四链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除获批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应用型学科建设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8项省级建设项目之外,还获得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包括获批阿里巴巴人才培养基地、中邮物流先进服务者培养基地、中国国际货代协会表彰、顺丰速运、中国邮政速递公司表彰等各项荣誉。学生就业、创业成效更是喜人,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专业对口率达70%以上,前往上述合作企业实习、就业的学生人数超过35%。
近年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产与教、产与学、供与需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四链贯通”概念,打造了持续性的人才培养链条,将产业需求、人才培育、创新创业融会贯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改革提供了参考经验。高校应打破碎片化改革模式,扩展校企合作内涵,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将产教融合向系统设计整体改革转变,构建“四链贯通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促使教育链从产业链中获取自我完善的动力,产业链从教育链中获取智力资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