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随着“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取消及《在场》杂志的停办,曾经风行十年的“在场主义”降下历史的帷幕。如同艾略特指出的那样:“世界不是砰的一声结束,而是嘘的一声悄悄耳语地淡去!”诸多散文现象告别舞台的踪迹就是这样,散文思潮在当下的弱化由此可见一斑。纵观近几年散文的整体运行态势,可以使用平淡无奇一词加以描述。趋近或者达到现象级别的作家作品愈发稀少,散文领域内的焦点话题也是极度匮乏,众多作家拥挤在一条狭长的胡同里,蹒跚前行,而不是破开墙壁,凿出一块更加敞亮的空地以供耕耘。就主题而言,亲情、乡愁、历史感怀、山水景物等依然大行其道,散文的题材领域也高度集中在乡土经验和历史素材方面,经历了叙事转向之后,散文固然在容量和可读性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也使得志趣传统走向逼仄,距离散文写作的真性情、真趣味、真见识似乎渐行渐远。綜合上述,散文的前路或者说散文的转向之路,目前来说,尚未有成型的潜流出现。
生态散文能否成为散文的下一个热点,能否在思潮呈现层面推动着散文的转向,目前谁也难以下这么一个判断。但在广泛的散文作家队伍里面,已然有一些作家展开这方面的尝试。浙江作家陆春祥转化古典笔记的材料进而开创笔记体随笔的写作样式,但他也曾写出《杂草的故事》这样完成度极高的生态散文。一个热爱故土、河流、草木,关注不同生命生长和坠落的作家,不可能没有听到“诗意栖居”的召唤,在某个生命时段,很有可能遵从内心,写出与热爱对象共振的作品。江西作家傅菲的书写以南方经验为主,在其笔下,借助以个别反映一般的艺术规律,二十世纪中国南方社会生活时序的翻转起伏,得到全方位的呈现。他的书写,不仅携带个人的体温,体察古今时变的历史视角,还具备了某种突出的实证特征。尽管乡土经验的处理构成了其写作的突出部所在,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多种题材的自由驾驭,生态视角和生态主题当然会包含在内。
对于江西而言,鄱阳湖湿地与候鸟以及相关的生态危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为焦点盘旋在各种媒介的旋涡里。傅菲的《鸟的盟约》就触及了当下这个地方所产生的生态变化,变化的表面是各种各样的数据,而变化的根本则在于人的观念的转向。傅菲以散文的形式,即以个体性的贴近和冷静呈现的方式书写了两个人物的故事,一个是本地的居民,另一个则是来自城里的志愿者,他们如何贴近飞翔的生灵,并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到生态保护的事业中去。在艺术传达上,傅菲也属于业已找到自我笔调的散文作家。多层次的叙述方式之下,他的去情感化的叙事策略,如老僧语的叙述腔调,铸就了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这一些风格特性,见之他的不同题材内容的写作之中。当然,这种书写他者的故事,也为生态散文的写作方向提供了另外的角度。即处理环保志愿者和生态观念先行者其人其事方面,关键在于处理方式,能否以个体的体温进入现场,进入他者的内心,在思维纵深上越过行动和事件进入对象的心理结构之中,则成为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 韦 露
→ 刘 军 笔名楚些,1973年生,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评协理事,《奔流》编委。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散文集《城与乡》。曾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