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桃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道德与法治作为传承文化的主要课程,自然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那么,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贯彻与落实,是值得每位任课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优化各个教学环节的融合
一节课往往由预习、导入、新授和总结等几个环节构成。在教学中,要想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以上各环节的有机融合。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时,在课前预习阶段,要重视对预习内容的扩展。在学生预习时,可以引入《弟子规》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的内容,先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古人对卫生的重视。在导入阶段,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渲染。教师可以从出示一张古代“唾壶”的图片入手,让学生知道其用途,就如同今天的骨碟、痰盂等。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开始重视卫生问题了。在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内容的思辨性。《我们不乱扔》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在课堂总结阶段可以拓展传统文化内容。比如,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人的公共卫生做法。让学生知道,在我国夏商时期,古人已经养成了洗脸、洗手、洗脚的习惯,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水源保护、尸厩处置、环境清洁等。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有机融合和优化设计,可以大大拓宽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广度,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深度,有效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外延伸。
二、做好显性与隐性教学的结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的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滋养学生的道德,加强其个人修养。在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夯实学生的道德基石和法治基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显性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比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还远未形成,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通过课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滋润学生心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系统性、理论性的显性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线条。
教育要讲求艺术性,艺术化的课堂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正面宣传教育,还要会嵌入式、融入式、渗透式的隐性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当于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才会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也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事半功倍。特别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往往显性教育的效果反而不如隐性教育的效果好。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重视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从学情出发,设计备课和教授新课,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思考和接受的空间。
三、注重认知与动手实践的结合
“从学中做,从做中学”是教育教学的原则之一。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道德与人文素养的养成课程,因此,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比如,学习“我们的节日”这一单元中的《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可以从学生过中秋的体验出发,让学生畅谈过中秋的具体感受,如吃月饼、赏月亮、家人一起等,引导学生体会中秋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团圆一说,亲人团聚是一种幸福,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幸福观,重视家庭,思念亲人,注重团圆、团聚、团结。由此,可以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重阳节。现在重阳节与“老人节”相关联,可以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再比如,学习《假期有收获》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搜集古代的神话、传说,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整理,推荐讲述。比如,有的学生讲述了西方的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有的学生讲述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牺牲、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自己讨论总结,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当然,最好的实践莫过于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结合课堂进度内容,开展一些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送温暖;利用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名人贤达展馆、故居,让学生感受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小记者”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形式活起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强起来,教育效果就会好起来。
四、强化课堂教学与过程评价的结合
教育评价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推进离不开合适的教学评价,同样,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离不开一个恰当的教学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既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评价机制的缺失或不具操作性,任课教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主体积极性不高,存在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现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主体,教师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人文素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缺乏此方面的积极性,必然会使传统文化的教学大打折扣。
评价机制既包括结果评价,又包括过程评价、阶段性评价。由于最终结果的评价可操性不强,过程评价与阶段性评价可操性更为突出,因此,要做好过程评价、阶段性评价的设计。可以从宏观上入手,从细节上把控,逐课细化,分层设定目标,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同时,加强可操作性设计。总之,如何尽快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