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芹
摘 要:当前,以高铁为发展标志的高科技、现代化、规范化的作业内容已全面融入铁路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对铁路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冲击与挑战同在。经营发展难题的突破,推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以精益求精的工作增强市场占有率,创新发展的品牌意识,成为摆在铁路人面前亟需破解的难题。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经营战略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铁路企业改制,逐步深入走向市场,向经营要效益的同时,应时刻不忘向内要效益、要底气、要实力。长期以来,“物本机制”重视的是机制,是严格标准管理,轻视“人本管理”,在管理中追求物质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忽视人力资源这项资本的建设,不注重深入研究人的因素,强调了制度对人的约束规范,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忽略了对“人”的“对症下药”,以人为本,激励潜能,调动积极性,了解需求,充分发挥特长,创造平台去满足员工的合理想法,使之成为企业的主人。
一、铁路企业经营与人员现状
生产与经营是任何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人员是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因素。铁路企业,尤其是处于基层站段层面的铁路企业,在经营和实际生产中的总体状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管理
强调管理的严格、管理的全面,各类规章制度不乏成体系、不乏考核明确,但多是对程序、对规范、对考核的规定,有限的有关人员管理类的规定也多是明确限制条件的规范,比例更小的激励类管理规定,也仅限于符合什么条件的给予什么荣誉称号、给予什么奖励金额。从实际效果来看,远远不能满足对企业经营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激励、开发、利用。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差甚远。制约企业后续发展、不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
(二)生产
高铁时代的到来,对设备、设施、技术、装置等逐渐引入新的概念,但传统的工作方法、技能,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单凭个别有技术专长之人的一己之力很难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创新生产模式。未在广大操作技能岗位普遍推行创新,人员技能与学习意愿滞后于时代要求。
(三)经营
就经营目标而就事论事,疲于应付,呈现一种“推着走”、“走着看”的倦怠。在铁路企业生产经营中,虽然存在一些对工作具有职责意识的中坚力量,但缺乏推动并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立体式挖掘意识和能力。往往干的疲惫、收效甚微。尤其经营开发类工作缺乏与市场接触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人员潜能的开发、利用。
(四)人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人思想仍存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端上铁路的“铁饭碗”就万事大吉。一部分管理人员默许了这种员工思想状态。致使少部分想干事、有追求的员工或者被消磨了意志、或者屡见不鲜的产生了高管辞职、大学生辞职、业务特长人员辞职等人才流失现象。员工工作状态呈现五类特征:超前做、交代做、无奈做、逼迫做、就不做,而且以中间三类为主。广泛的技能人才队伍缺乏后劲。
(五)組织
组织氛围与现代化的组织管理要求有差距。组织的凝聚力、学习力、应变力不足。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矛盾的焦点最终指向对“人”的管理、对“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这是企业在任何经营阶段、任何战略实现的背景下必须面对和正确处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很多管理者的意识当中,并未把企业经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或者认为那不是自己人职责、或者认为自己没有那份影响别人的能力、或者认为那是人事部门的工作。呈现出经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制约了人才潜能的开发、制约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
二、铁路企业经营与人才的关系
(一)组织与人才的关系
1、人才
人才当然包括高级管理者、各级技术人员,还包括有特长、有创造精神的每一名员工。因为人是重要生产要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所以每名员工都是人才资产,在于每一名员工的特殊性、在于人的资产特殊性,表现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价值难以衡量,因为得到正确的使用而增值、不因重复使用而贬值,具有能动性、开发性、创造性。
2、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正是知识型组织的理想状态,是知识型组织的实践目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
3、二者的关系
只有将人才与组织融为一体,才会使组织产生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的效应。无论是从组织要求,或是从人才自我成长需要来讲,都需要让企业的人才跟上企业的发展节奏。尤其对于经营管理而言,建设学习型组织,绝不仅是走过场的面子工程,而是将员工个人的才能与潜能内化成整个组织本身具备的东西,是企业生存实力的所在,不因任何个人的离开而使企业的发展、经营受到影响。是新生产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团队力量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企业经营与人才的关系
1、基本思想
企业经营与人才的关系: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当中最富有生产力、最具有多种能力、多种才能同时也是最丰富的资源。一方面,需要把人力资源视为一种特殊资源,设法找出运用人力资源的最佳方式,建立最适合人力资源特性的工作组织。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把工作中的人当成“人”来看待,重视人性面,增强激励与开发的“软性管理”,将人力资源看作是实现企业各个阶段经营战略中第一重要的资源。
2、基本措施
人才开发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吸引、保留、激励、开发和使用,通俗的说法即人才的选、育、用、留,而且这些措施体现在日常经营的每一件事情当中。
(1)吸引,就是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组织或经营项目,不可忽视对管理风格、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维护,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不可临时抱佛脚。
(2)保留,则是指一旦人才进入本组织或经营项目,如何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就显得尤其重要。设法利用一切管理手段与时机,使他们愿意在较长一段时间中为组织提供服务。
(3)激励,是指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达成优良的工作绩效,为经营战略达成真正做出贡献。激励的手段除了奖金激励,还包括上级对其绩效的及时赞赏和认可等。
(4)开发,指为人才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这方面,培养、关心、重视其晋升和发展。
3、基本关系
企业经营任务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活动可分成主要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主要活动包括:产、供、销、服务等;支持性活动涉及上述主要活动每个环节中的行政管理、会计管理、技术支持、人才管理等。人才管理属于最活跃的支持性活动,为实现经营目标的各个流程提供支持。人才开发是 借助一系列物质和非物质激励手段,确保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得到充分的激励,从而产生强烈的努力工作动机,以确保经营战略的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现。形成个人工作绩效支持部门绩效,部门绩效支持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良好态势。
(三)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与人才的关系
1、企业领导与人才的关系
获取外部资源,作组织的精神领袖、作中层管理者的导师和教练、作自我的开发者,是影响企业文化和人才士气的第一人。通过以身作则及良好沟通方式塑造良好企业文化、正向激励人才。
2、部门经理与人才的关系
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部门负责人,是与人才接触最密切、最能影响人才积极性和满意度的人。部门经理对待下属人才的态度,尤其是他们创造出的期望愿景,他们提供的反馈,他们营造出的信任,以及他们代表的责任,都比任何人事政策或者制度更能塑造或重塑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中层领导者对下属人才的期望会微妙地影响他们对下属人才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下属人才的工作绩效,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实现。中层管理人员发现员工的优势,并激励、开发、引导其敬业工作,通过敬业的人才,培养忠实的客户,通过忠实的客户,确保企业占领市场、增强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相反,有调查显示,70%的人才流失是由其直接上级所导致的。人才慕名而来,却因所接接触到的糟糕管理而离开。所以,部门经理对人才的作用是企业领导所无法取代的。也是最需要具备人才开发意识和能力的人。
3、人力资源部门与人才的关系
作为人才管理的专业职能部门,人才管理工作并不应该单纯依靠人力资源部门。许多时候是必须依靠人力资源部门与部门经理合作,才能使工作效果完成最好。
4、员工本人与人才的关系
往往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在各级、各类职位上的员工本人,在塑造个人成才与发展当中也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这一作用的缺失或被忽略,与不完善的人才开发、培养体制有直接关系。员工应了解自己的发展动机和兴趣;积极主动与上级、同事等处获得知识、技能及各种反馈;懂得努力扩大自己视野和人际交往范围;积极提高技能水平,通过优良、突出的绩效引起组织的重视。
四、立体式人才开发 全面激活企业活力
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变革是对人的变革。人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保障。人员全部更换不可能的前提下,只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开发,从而全面激活企业活力,以保障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
(一)领导层形成企业文化
1、增魅力
企业的高层领导侧重于进行人才管理的重大决策。尽管如此,但是企业领导做出的每个决策,都会或深或浅地影响到企业经营和人才的感受。领导层本身角色形象、行事方式都会对人才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必须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效果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企业高层领导者运用自己的工作经验、获得的知识、技能组合以及个人风格,来推动和影响整个人才队伍努力追求一种大家共享的愿景和目标。
2、懂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是艺术的前提与基础,艺术是科学的补充与提高,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面对各种未知因素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巧妙运用领导、组织、协调、激励等管理艺术,把企业管理好。
管理的科学性: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管理都必须遵循各种客观规律。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实践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尤其是对人的管理,更要注重艺术性。如:领导人以善意的、开导的方式指出其下属所犯错误,让他改正,会比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出、甚至用讽刺挖苦的口吻批评其下属,让其纠正错误的效果要好。
3、塑文化
企业的独特性、企业的组织文化、价值观体系是企业具备独特竞争实力的关键。组织文化往往是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直接相关。组织文化的形成往往取决于领导层的行为方式和行事风格。管理层呈现出的工作模式、工作特征也会使组织文化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管理层促进基础扎实
1、去倦怠
倦怠是普遍存在的職场病,是在较大工作压力下产生的身心疲劳,无法提起工作干劲的状态。在铁路企业中层管理者队伍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方面,它会影响管理者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还会间接影响其团队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可以从个体认知辅导、个体与组织匹配的角度加以分析和改善。经营面临的显而易见的挑战可以加快对部门经理的开发。灵活使用鼓励、辅导、激励、开发手段,以有利于企业取得高绩效的出发点,以有利于下属获得职业满足感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2、弹钢琴
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层部门经理 ,往往肩负管理、监督、执行、操作多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弹好钢琴”。对事情分清轻重缓急,方可得心应手。做到:工作讲思路、抓关键;办事讲程序、抓规范;执行讲标准、抓细节;落实讲责任、抓考核;服务讲品质、抓重点。
(三)班组层打造安全保障
1、注活力
班组是生产经营的最小组织单元,是企业中最基本的生产和管理单位,是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成本、安全和各项管理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可以说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加强班组建设,有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活动,创新班组建设,提升班组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2、树品牌
各个班组是练内功,创品牌的最小单元,也最适合推行文化品牌建设。一个好的班组或经营团体,应具有以下特征:规模小;成员能力互补;成员有共同意愿、目标和工作方法;情愿共同承担责任。班组的特性有利于推出服务品牌。
(四)大学生确保活力后劲
1、留人才
对青年大学生在进入企业的头几年里,一般都报有很高的管理期望。初入职场的几年对他们未来的工作绩效、职业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令人遗憾的是,那些刚刚跨出校门来到企业的员工却很少能够与富有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建立紧密的工作联系。他们往往被置于那些工作经验少、管理能力也较差的基层管理人员手下,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得不在最差的环境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这也正是导致很多优秀的年青人离开组织的最主要的原因。
2、保后劲
赢得人才,保持企业后劲,需要科学、灵活运用各种可能的要素。如,与先进管理接轨,采用人性化、科学化的薪酬设计。明确报酬体系含薪酬、福利、幸福感、赏识、发展。如此,企业经济成本投入也许并没有太大增长,却可以“有情化”的工作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后续发展积累后劲。
(五)操作层强化创新影响
1、加创新
在铁路企业,操作技能岗位是最基层的岗位,在生产经营的最前沿,对树立企业形象影响深远。随着铁路运输的飞速发展,现代化、规范化的作业内容已全面融入铁路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科学规范作业流程的建立,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自主创新的服务意识已经摆在操作技能岗位人员面前。
2、增影响
操作技能人员在生产经营中,是对外树立铁路企业形象的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其中的每个人作为最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个体,其作用和影响微妙又强烈。
只有凭借对内强化人才管理意识,依靠体系完整、文化优秀的实力、追求卓越的态势、实力和底气向外部要市场、占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形成企业经营战略实现与人才开发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五、活力工作效果保障企业战略的实现
企业经营战略,人才先行。以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武器来保障企业经营战略的顺利执行和实现。
(一)积极创新工作设计
在经营开发类工作中,充分考虑工作设计尽量保持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突出任务重要性,尽量确保自主性和及时反馈。组建任务团队,推行参与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允许和保护工作团队的灵活性。
(二)全力打造学习团队
团隊成员乐于接受新知识,热衷学习,不断努力,不断的学习新东西,并且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持续不断地运用于团队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改善,使整个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将学到的东西累积、保留下来。
(三)用心提高管理效能
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全面推行精准化管理,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标准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
(四)精心培育工匠精神
全面发掘蕴藏在广大员工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大力倡导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倡导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倡导想就想透、定就定细、看就看准、听就听清、问就问明、说就说全、走就走到、干就干实。培育员工想事、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状态。
(五)科学研究工作流程
调动一切管理资源,结合实际施行科学管理、优质创新。精心打造一批作业流程,促进形成严谨、节约、创效的氛围,坚持科学化、专业化,做到精密谋化、精细组织、精准作业、精打细算、精益求精。
从而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更好地履行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级经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