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EPR即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是指将生产者的责任延伸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产品消费后阶段的回收、再循环和最终处置,以促进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保护[1]。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赞同EPR是解决电子废弃物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重庆大学唐绍均教授认为EPR责任包括源头预防责任,产品环境信息披露责任以及废弃物回收、处置和循环利用责任[2]。即生产者需要在产品生产之时,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等手段减少产品的资源承载量和降低其潜在致污能力;通过承担环境信息披露责任将难以消除的环境影响信息告知消费者、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者等利益相关方;在产品废弃后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
生产者承担EPR不只是受到了政府、社会大众等相关者的驱使,更是自身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产业战略转型升级、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表现。虽然目前并未强制要求生产者履行EPR,但随着2017年初《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出台,这一意味着生产者履行EPR是大势所趋。在实践中,仅靠生产者一力承担EPR是不现实的,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生产者需要在他们的配合之下才能更高效地完成相应责任。那么,作为EPR核心责任主体的生产者要如何与利益相关者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相关工作,提升自身EPR行为的效率呢?本研究将以家电生产者为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探究EPR制度下家电生产者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机理。
(一)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源于1927年,而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出的定义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能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人和群体[3]。而EPR强调的是生产者在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环境友好,这也暗示了家电生产者履行EPR的利益相关者就是在家电生命周期过程中,影响生产者履责的个人或组织。因此,笔者认为,家电生产者履行EPR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销售者、消费者和回收处理者。
(二)家电生产者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机理
在EPR制度下,家电生产者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家电生产者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机理
1.销售者
首先,销售者可以通过绿色营销手段在销售绿色家电的同时回收废旧家电,比如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既促进了新家电产品的销售,也促进了旧家电的回收。其次,销售者网点多、分布广。可以直接与消费者接触,能够帮助宣传电子废弃物回收知识并回收电子废弃物。最后,销售者也可以将消费者反馈的产品设计改进等信息传递给生产者。
2.消费者
电子废弃物对消费者生存环境的威胁直接引起了消费者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生产者的行为,解决电子废弃物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家电产品的使用者,其环境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对绿色家电买单[3],这又直接影响到生产者是否生产绿色家电。而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回收行为直接决定了电子废弃物是否能够进入正规回收渠道。
3.回收处理者
电子废弃物能否进入正规回收渠道对家电生产者履行EPR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非正规渠道以其价格高、便利性、分布的广泛性吸引了大量电子废弃物进入,导致了正规回收处理者“货源”不足,大量的电子废弃物难以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与要求家电生产者履行EPR的初衷相违背。
4.政府
随着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关注,电子废弃物污染这一话题也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也对其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在此基础上考虑各方意见,制定了相应法规。政府既是EPR法规的制定者,也是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者,监督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处理商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此外,政府更是激励者,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电子废弃物管理的积极性。政府对推动家电行业绿色转型、EPR法规的执行效果、电子废弃物行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凭生产者一方单打独斗难以使电子废弃物管理达到最优水平,只有以家电生产者为主体,来整合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通力协作,才能有效实施EPR,提升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探索EPR下家电生产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作用机理,为家电生产者优化EPR行为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一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