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兰 陈婷婷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的内在动力,[1]与文化认同一起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教育的一个方面,文化自信为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注入血脉,而音乐教育的进一步“百花齐放”反过来也增强了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说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承担着为南疆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的重要任务,为和田地区乃至南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南疆地区的教育事业来说有着积极意义。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的知识方面以及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始终是主要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3]。因此和田师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和田师专音乐专业的发展。
1.师资力量不足,缺少学科带头人
和田师专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音乐教研室服务于整个学院的音乐教学工作,为音乐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开设音乐课。目前《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艺学院教师结构统计》指出,音乐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共有1161名学生,音乐教师19人,其中,舞蹈教师4人,手风琴教师1人,声乐教师6人;作曲1人,钢琴1人,古筝教师1人,琵琶教师1人,音乐教育教师4人。目前共开设钢琴课31个班,声乐4个班,舞蹈31个班,合唱指挥4个班,中国音乐史4个班,音乐教学法4个班,优秀课例赏析4个班等。数字表明,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另外,专业教育应该有专业人士来规划和管理,但是本学院至今没有音乐相关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学院的音乐教育发展急需专业的带头人引领。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2018年至2020年学校引进音乐老师8人,现有音乐教师19人,其中讲师3人,助教9人,无职称教师7人,没有教授和副教授高级职称,整体水平较低,2018年以来学院音乐教研室没有开展过正规的教研活动,学院整体教学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目前学院发展的需要。
俄国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4]和田师专音乐教育学生就存在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问题。
1.缺乏有效的学习引导,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旷课经常发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说话,睡觉,不注意听讲占10%左右。表明这部分大学生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2.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欲望欠佳,在主观和客观上对于学习投入不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了解到,音乐专业的学生自律性差,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大有人在。课余时间去学习的学生非常少,更多的是听音乐、聊天、玩游戏或者刷视频,占调查人数的70%。
“高等师范院校在音乐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上认识不清,工作缺乏前瞻性,对音乐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核心问题在于不能培养实用型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因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缺少谋划和大胆改革的意识。[5]
1.现行的培养方案不规范
本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对口小学和幼儿园,和田师专2017年音乐教育专科培养方案版,把基本乐理、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设定为核心课程。专科音乐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是音乐教学法、声乐、钢琴和舞蹈,因为这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必备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而乐理及音乐史是技能学习的支撑,而不是核心课程。(详见图1)
图1:和田师专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截图
培养方案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图1显示的核心课程,在图2中的课程安排并不是核心地位。
根据图2可以发现该课程设置时段的安排有问题,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应该先行,专业技能学习的时长和连续性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声乐课的安排是在学生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安排,键盘、器乐和舞蹈都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三学年学生面临毕业,而且期间学生要实习一个学期,等到实习回来,之前学习的钢琴知识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这时又需要从头开始,剩下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就毕业了,学习的连贯性差,学生无法打牢专业基础,从而无法形成专业特点。这样的安排是不合理的,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毕业时的整体素质,势必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唱歌、不会弹琴的情况。所以,现行培养方案不适合我校音乐教育专业使用。
图2:和田师专专业课程课时截图
2.课程设置没有围绕小学和幼儿园展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和幼儿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小学生和幼儿通过聆听音乐发挥学生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通过唱歌和跳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现行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和安排极为不合理,如图2培养方案设置的核心课程与其安排的学时和时段不对应,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声乐、舞蹈、钢琴等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课程安排时段严重滞后,技能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严重影响学生技能的培养。
3.“一刀切”的培养方式,忽略了学生特长的发展
“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特长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据本校专科的音乐教育培养方案显示,学生全部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没有主修和辅修的区别,所有学生全部安排一样的课程。有一个大三的学生说过,她擅长跳舞,钢琴学的也还可以,但是就是唱歌总是跑调,就要毕业了唱歌还是会跑调,每次考试都不能达标,其自身压力很大,但是其特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音乐教学需要借助钢琴等乐器,而乐器更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设备基础。由于管理不到位必然造成乐器的损坏,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1.乐器种类单一,数量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乐器种类比较单一,据统计学院主要的乐器是钢琴和电子琴和少数民族乐器,有独立的琴房17间,电钢琴教室5间,手风琴21台。虽然学校今年新增了古筝、古笛和琵琶等乐器,开设了古筝、古笛和琵琶课程,但是依然不能改变乐器种类单一的现状。设备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学前教育的学生共享有限的器材设备,僧多粥少,必然影响学生的培养效果。
2.管理不到位,造成很多乐器不能使用
琴房环境经常是脏乱差,钢琴琴键和踏板常有损坏,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更好的使用。从2013年至今,这些钢琴都没有进行过调音和维修,长期不维修和调律并且继续投入使用,会更容易损坏其内部机件,影响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音准培养。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田师专肩负着为南疆地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使命。能否有效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我们对和田师专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从主观原因分析,由于师资力量较弱,科研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音乐教师中没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老师,也没有音乐学科带头人,很多教师与所教专业不对口;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授课任务重,没有开展教研活动和相应的师资培训;旧培养方案以及课程安排设置不适合本校音乐教育专科使用,音乐教育的培养方案不合理。
从客观原因分析,和田地区发展比较落后、条件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气候干燥风沙多,自然环境恶劣,相对来说大部分毕业的研究生不愿意到这里工作。另外,和田师专学校地处我国比较偏远的西南边疆地区,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与内地等其他省市的学校联系较少,缺少竞争的环境,致使学校部分教职员工缺少拼搏进取的精神。
1.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
和田师专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南疆地区,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的限制,中小学时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少,教育过程有缺陷,入学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弱,虽然有一年的预科,但是与完全生活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环境中的学生相比,差距较大。教师课堂用语全部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完全理解授课内容的学生少之又少。如师范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的考试,方能申请教师资格证,这对新疆南疆地区的师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艺术师范生来说更不容易。调查统计2019级一个专业的104名预科生,通过一年的预科,仅有4人拿到了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93%的学生在今后的3年内必须通过普通话二级乙等的考试,否则毕业都成问题。由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没有达标,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在语言不达标的情况下,想通过专业课考试,只有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死记一些知识点,但是音乐教育是实践性、感悟性较强的学科,死记知识点无法胜任专业学习,也没有学习效果。
2.学生未来规划目标不高
多数学生没有未来规划,大部分学生未来规划是通过3年的学习,在家乡幼儿园、小学找一份教职。很少有学生梦想毕业后到内地大城市闯荡一番,成为大家。缺少未来规划,学习的动力就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不努力,也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班级内或专业范围内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外在环境或者学习的外在压力,部分学生随波逐流,放任自己,沉迷于手机游戏等。由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许多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信息,特别是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负面信息,更容易让学生滋生不健康的价值追求,如过分追求资产阶级享乐观、金钱至上等腐朽思想,也直接影响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育。
从学院层面看,学科建设滞后,培养方案、定位与当前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课程设置不合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界限模糊,没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大部分课程建设方案来自于疆内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方案,较少考虑和田师专的实际,特别是学生接受能力等。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对艺术师范生重视不够,认知上有偏差,认为乐器买好能用就行,没有意识到乐器是要维修的,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调音,如钢琴等。现在随着学生增多,学校乐器仍然是这么多,且年久失修;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过程中,虽然不能满足每人一件乐器,但是至少要有各类乐器,乐器单一,不利于人才培养。
新的历史时期,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和田师专音乐教育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和革命精神,把学校发展为一所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范院校,必须建立一批重点学科、专业,音乐教育无疑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学校要重视音乐教育,引进音乐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等高级专业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水准和教学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首先,提升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正确方法,加大预科期间普通话培训力度,设定预科结业的语言水平标准,未达标的继续留在预科学习,并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解决学生不能适应普通话教学的问题。其次,增强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逐步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除了有奖惩分明的制度之外,我们还需要传递爱国主义和知恩感恩的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矫正不健康心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设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要提高通识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重视基础教育,保障多学科门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供给,既保证学生在较广的学科门类上全面涉猎,又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通识课程通过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文化、宽视野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注重个体感悟与躬身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人文素养与艺术情趣、生命伦理与健康心智、科学精神与思辨能力等的目的。[6]首先,借鉴兄弟院校音乐教育专科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结合本校以及本地区教育需要,合理设置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其次,以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需求为目标导向设置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与社会需求接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新形势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岗位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
完善乐器管理制度,乐器是学校非常重要的财产,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专门的管理人员,要做到每个琴房都有负责人,负责琴房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安排每年一次的音乐器材维护工作,根据钢琴使用频率和时长来决定调律维修的次数,学校的钢琴使用频率高弹奏时间长,更要注重维修和调律。引进器乐类专业人才,加强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
总之,文化自信不只是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不懈追求,和田师专音乐教育专业要扎根本土,为本地区美育教育服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