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指导员必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者和知心朋友,既管理服务又育人。学生从低年级升至中年级,学院抓住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例如中队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再教育活动中要重点加强中年级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严格考风考纪;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做到不旷课、不沉迷网络游戏,鼓励学生树立“良好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
关键词:中年级;学风;育人;家校合力
1 加强中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学风
同时,学院坚持院领导及学院各职能部门、各指导员等共同参与的多级听课制度,加强课堂监督反馈,真实了解教学情况,沟通教学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好,贯彻落实“教书育人”教育原则是学生全面发展强有力的保障[1]。各科教师也参与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讲台上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去探索切实有效的引导模式,学院教师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既授业又传道,既教书又育人,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学院教务办公室积极开展学生期中检查调研,学院各教研室先后开展专业问卷、信号与系统课程学生调查问卷、电磁场课程学生调查问卷、电路课程学生调查问卷等,深入了解学生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课程思政”工作切实有效。
2 创新中年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形式
學院召开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的学风建设大会,学风建设大会上设置年度学风建设报告、优秀经验交流、优秀班级、优秀个人表彰等环节,用实打实的身边的榜样力量激励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为建设优良的学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学院每年的学风建设大会都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每年校长都会莅临现场进行颁奖及讲话。学校对于学风的重视、学院对于学风工作的不断创新努力都让学生从内心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年级学生更加关注学风建设工作开展的形式,其中教授午餐会深受欢迎,教授午餐会让教授及相关教职员工更加深入了解、关心指导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教书与育人更加紧密的结合与实施,为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3 建立促进中年级学生学风建设的体制机制
为在学业发展中,发挥“三全育人”作用,发挥学校及学院优势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校筹建学生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幸运的是信息学院成为试点单位,中心开始运营至今,分别开展了学困生指导咨询、出国留学指导、考研升学指导等咨询服务,让很多的从低年级步入中年级的学生走出迷茫坚定自信。与此同时,对于中年级学生所出现的学业问题,针对中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学院及时启用学业预警机制并开展帮扶工作,开展定期的谈心谈话活动,督促学生参加学业发展中心的相关辅导课程,各班级坚持开展专业大讲堂、朋辈“传-帮-带”等活动,通过学生影响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或者学习行为出现问题的中年级学生能够及时走出迷茫,增加学习积极性。
4 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化中年级学生学风建设
依托易班优课,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全面带动学风建设。比如通过易班优课进行每月的月考,让学生可以定期检验自己的学习;开展全校性的学霸笔记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些活动在学生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工作。
依托学院信息学子之家等微信公众号在学院学生中不断宣传优秀班级、优秀寝室、优秀个人事迹情况,让榜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感染学院学生,通过榜样和典型的事迹教育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合适的引导,使得大学各学年的教育“不断线”[2],让学生始终保留激情和余热。
5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中年级学生学风建设
中年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有初步的打算。学院利用所属科技类社团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等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技类竞赛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实战机会的同时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有力支撑。科技类竞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学院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资金、场地、设备等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主动学习、学会研究,更加学会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院赢得荣誉的同时增加学院学风建设。
6“家校合力”共筑中年级学生良好学风
1、传统家访模式与新媒体家访模式有机结合
根据我院学生人数多、家庭分布区域广,指导员编制少的实际情况,信息学院家访主要在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采取年级学生责任制,能实地走访的尽量实地在一个地方或者附近区域多走访几个学生。除定期进行实地家访外,学院还通过多种新途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比如离学校比较近的学生家长可以直接邀请到学校以“家长会”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畅通电子通讯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家访中的新渠道,通过视频及电话会议等方式召开区域家长会,与家长建立电话及网络等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及在家具体情况,与家长达到交流和互动的目的。
2、持续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
每学期分别给每一名学生家长写一封信,其中包括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同学评价、指导员评价和家长反馈意见等,确保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与此同时,很多家长通过书信或者新媒体的方式对该项活动进行了有效反馈,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3、专业教师走进家访工作
指导员关心关注所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他们朝夕相处可以及时详实掌握他们的状态及心理,但是对于专业知识及行业需求、发展趋势等的了解的不深入、不具体,针对信息学院的学科特点,学院在召开区域家长会及新媒体家长会的时候,邀请学院各专业教研室系主任及相关学科教师为家长们就学生所学专业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专业教师的解答让学生家长对信息学院、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及未来的发展就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和家长之间又多了许多共同话题,在生活中也可以给学生更加正确的指导和协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及就业规划。
参考文献:
[1]管蕾.大学生目标规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6):71-77.
[2]贺奇.大二学生拐点现象[J].学园,2012(11):68-69.
[3]陆伟.聚焦“大二病”[J].中国成人教育,2015(13):65-66.
[4]杨涛.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
作者简介:
姓名:阎晓如 , 性别-女,出生年:19890212 籍贯到市:辽宁省大连市 民族: 汉,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单位名称: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