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汗证医案一则

2020-03-10 20:08廖云立吴红彦
甘肃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浮小麦腠理自汗

廖云立,吴红彦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深圳罗湖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11)

汗证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病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但往往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中医药能通过调理患者营卫之气的运行和气血阴阳脏腑治疗汗证,有着独特的优势并在临床上常常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吴红彦教授日常诊疗中,汗证患者非常多见,通过辨证治疗,大多能得到改善或痊愈。

1 汗证的病因病机

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驱邪外出的方法,在正常情况下,天气炎热、着衣过多、行走劳作等都会导致含量的增多。而病后体虚、情志不舒、思虑过度、亡血失去精等则会导致人体体内阴阳失调、表虚不固、腠理开泄失常,则汗液疏泄异常。

《素问》中提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蒸发阴液,从腠理排泄而出,则形成汗液。而腠理的开合受到卫气的调控,保证汗液排泄节制。卫气受损、阴阳失调,则腠理开合失司或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即发生自汗等病理现象。

机体的营卫失和与阴阳失调、导致腠理不固,产生汗证。白天时时汗出,动辄加重者,称为自汗。而夜间汗出,醒来汗自止者称之为盗汗,也称为寝汗。根据汗证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头汗、手足汗、心胸汗、腋汗、阴汗、半身汗等[1]。

《内经》认为汗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津液,他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与精血液关系密切,并说明气温的升降与着衣的多少是导致生理性出汗的原因:“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而病理性出汗则多是人体内阴阳失调的结果。病理性出汗与五脏关系都很密切,正所谓“五脏皆有汗”,而在其中,肺、心、脾、肾与汗证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肺为司汗之脏,肺主外,合皮毛,是为汗之关。肺主司营卫,为汗液出道之司。可见肺主营卫与汗液的排泄关系密切。肺有宣发卫气的功效,而卫气又有着承担顾护肌表,制约玄府开闭的功效[2]。许多汗证病人为年老素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上肺气,表虚冒风,导致肺气亏虚、阳气不足、营卫不和、表卫失司,继而腠理开泄失常,出现汗液异常的排泄。《素问》中提到“五脏化液,心为汗。”心主神明,五脏六腑之大主也[3]。汗液的排泄,腠理的开合受心神所控。思虑、劳烦过度,容易损伤心神,日久则气血生化减少。心气不固,守卫不及,则心液自汗而出,血不养心,容易导致汗液疏泄过度,引起汗证的发生。情志抑郁不舒,容易导致体内气机的郁滞,气机郁滞化火,内体火热则逼迫津液外泄,导致自汗与盗汗的产生。非但如此,《临证指南医案·汗证》中提到:“心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则外伤而自汗。”而脾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津液的产生源于脾之水谷精气,脾主运化,能讲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通过肺、肾的气化转化为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内。脾虚则血液、津液生化无源,影响汗液的产生排泄。肾主液,肾气入心则为汗,烦劳、火热、房劳过度伤肾阴,则阴津亏损,肾精不足,导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亦可致阴液的失守外泄从而产生自汗。汗证的病因病机较多,吴红彦教授认为自汗的病机有六,一是肺卫不固,二为心肾阳虚,三是心脾两虚,四是阴虚火旺,五是阳脱,六是里热郁蒸。肺卫不固气虚者多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呼吸气短、汗出畏风。心肾阳虚者易见肢冷、畏寒、舌淡苔白滑、脉沉。心脾两虚者可见面色少华,心悸失眠或睡时汗出,舌淡脉细。里热郁蒸实热多以里热、湿热蒸迫为主,汗多黄或黏,或汗出伴随里热、大便干结。阴虚火旺之热者,则可见汗出兼阴虚状表现。故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临床上辩证非常重要,治法和选方用药也会根据辩证的不同而不一。

2 病案举隅

赖某,女,59岁,初诊:2019年04月08日。主诉:自汗5年余。现病史:5年前出现汗出增多,稍活动后汗出尤甚,浑身大汗淋漓,以头面、后背汗多,头发、衣衫湿透,须常备毛巾擦汗。受风后易感冒,食寒凉刺激食物后易呃逆胃部胀痛,睡眠欠佳,夜间易醒,胃纳可,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沉细。诊断为自汗,证属营卫不和,先拟调和营卫,敛阴止汗。处方: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煅龙骨30克先煎、煅牡蛎30克先煎、黄芪20克、浮小麦20克、麻黄根9克、桑叶15克、醋五味子15克、山药15克、麸炒白术15克,共6剂。用法:水煎服,一次用量:200mL。

二诊:2019年04月15,患者服药后睡眠情况见好转,容易惊醒的症状有所改善。自汗症状未减,稍微活动即见大汗淋漓。头面、后背汗较多。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易腹胀呃逆。胃纳可,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沉细。处方: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先煎、黄芪25克、浮小麦30克、麻黄根10克、附片10克先煎、炒酸枣仁15克、干姜10克、麸炒白术15克、防风5克,共7剂用法:煎服,一次用量:200mL。

2019年04月22三诊:患者服药后睡眠情况稍好转,容易惊醒症状明显改善。自汗较前次有所减轻,活动后仍见大汗淋漓,头面、后背汗多。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易腹胀呃逆。大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关脉尺脉沉。诊断:自汗(肺卫不固),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炙甘草10克、煅龙骨30克先煎、煅牡蛎30克先煎、黄芪30克、浮小麦30克、麻黄根15克、盐车前子20克、醋五味子15克、山药30克、麸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共6剂用法:冲服,一次用量200mL。

2019年04月29日四诊:患者上次服药后自汗症状改善,仍易腹胀呃逆,见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睡眠情况明显见改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尺脉沉。处方:生石膏60克先煎、附片15克先煎、炙甘草15克、煅龙骨30克先煎、煅牡蛎30克先煎、黄芪30克、浮小麦30克、麻黄根15克、盐车前子30克、醋五味子15克、炮姜15克、麸炒白术15克、防风10克共7剂,用法:煎服,一次用量:200mL。

3 按语

汗证,指的是不因为气候炎热、着衣过多、情绪激动、行走劳作而引起的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人体阴阳的失调导致营卫不和、卫表不固,则致肌肤汗液外泄,汗液淋淋。在此案中,患者属于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的汗证之一自汗,患者卫表不固,时时汗出,动则汗出加重。本病患者患此病日久,出汗量多,受风易感冒,故结合舌脉之象,应诊断为营卫不和、肺卫不固,在治疗上当予以调和营卫、益气固卫。吴教授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以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本方由桂枝汤减甘草加黄芪组成,即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功能调和营卫,温通血脉,振奋阳气。纵观黄芪桂枝五物汤全放,皆为补益之品而无攻伐之效,因此在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汗证时,必须辩别患者虚实,适用于气血阴阳虚损的患者,而实邪所致汗证则不宜使用[4]。

此方中黄芪为君,补脾肺之气,能益气固表止汗,桂枝辛温,外散风寒,益气温阳,内固肺卫;黄芪桂枝并用,以益气通阳固表之力增强。芍药酸苦益营敛阴,桂枝与芍药合用,辛酸散敛开合并用,调营卫和表里,温阳透表中又有敛汗养阴之效,敛阴和营之中有调卫散邪之功,营卫调和则能使汗液外泄节制有度。患者在进食寒凉刺激食物后容易呃逆、胃部胀痛不适,是中焦脾胃虚弱之象,故加以麸炒白术健脾补中,健脾则气血生化有源、黄芪配白术,加强固表止汗之功。在此基础上酌加醋五味子以益气生津,麻黄根、浮小麦益气固涩敛汗,以防汗泄过度而耗伤阴液;患者在初诊时告知夜间睡眠欠佳,故在此基础上加以煅龙骨、煅牡蛎收敛的同时镇心安神助眠。方中桑叶性润燥,是以防汗液外泄过度伤阴。山药补脾肺肾气,甘草益气和中并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固卫、调和营卫,敛阴止汗。二诊询患者睡眠有所,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削减煅龙骨、煅牡蛎用量,加用炒酸枣仁。加用附片、干姜、防风外散风邪,内升清阳,助黄芪、白术益卫固表,又可解表祛风邪,黄芪配防风固表不留邪;附子、干姜温肾助阳,复阳固表,调和营卫,益气固脱,固表止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石膏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吴教授在既往治疗汗证上亦会视患者体质的基础上,加以应用石膏,并大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故在三诊使用取得较好疗效的情况下四诊加大了石膏的用量,组方缜密,用药精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4 讨论

汗证治疗的关键在于辩证,辩证是否准确往往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汗证常伴随其他基础病症产生,故在诊疗汗证时应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病症,对基础病症的诊断与治疗非常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寒热虚实、汗出的部位、多少、出汗的时间、舌脉等以辨证论治。辩证准确后在经方或经验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减用药。单独出现的汗证大多预后良好,在经过恰当治疗后能够在短期见好转或者至于。而其他疾病进行中伴随出现的汗证,,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在治疗上要主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而且常常在原发病症好转和治愈后,出汗的表现才会有所减轻或治愈。而受累脏腑多的复合病证、或各种虚证所导致的自汗、盗汗,一般预后较差。

猜你喜欢
浮小麦腠理自汗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La flor de madreselva y el trigo trechel
不同产地浮小麦HPLC指纹图谱研究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
神厥穴敷药对自汗、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