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临洮县委、县政府确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将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纳入全县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国家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和社会资本参与,全县文冠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临洮县东山造林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陇南市引进文冠果用于荒山绿化获得成功,县内岳麓山、西岩山等地现保存有文冠果成熟林15公顷,生长状况良好。几十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县内大部分地方适宜文冠果栽植。2009年县林业局从内蒙赤峰引进文冠果苗木开展造林试验,成为全县大规模发展文冠果产业的一个新起点。
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由于适合种植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和《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已将定西市列为全国首批文冠果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示范基地。根据文冠果对环境的要求,临洮是文冠果最为适宜的生长区域之一。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亚洲开发银行西北三省(区)林业生态发展项目,将营造文冠果生态林列入建设内容。为了在全县形成文冠果的规模化发展,县林业局依托亚行贷款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在太石、洮阳、新添、中铺等乡镇营造文冠果1792公顷,全县文冠果面积累计达到2100公顷。但目前挂果面积不到总面积的5%,自产的种子主要用于县内育苗,经济效益规模效应不太明显。
文冠果是一种优良的油料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群众称为“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生长2~3年后就可以开花结果,5~8年进入结实盛期,一直可以持续100~150年。一次种植文冠果后,可以在以后的百年中获得长远的收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是,由于临洮文冠果大多栽植在北部干旱山区的荒山荒坡,生长量较小,加之鼠兔危害较大,挂果的苗木极少,短期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一)木本油料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县参与文冠果育种和优良品种培育的专业人才匮乏,科技支撑保障力量严重不足。
(二)文冠果深加工产业严重滞后,对系列产品研发不够,造成木本油料市场动力不足,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三)在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对营造文冠果考虑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一)国家和省级层面要加大对文冠果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特别是对规模化发展的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和大户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对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林的奖补机制。
(二)加大对文冠果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经验技术的交流,建立合作共享机制。特别是要依托国内科研院所的林业科技人才,加大对西北贫困地区文冠果产业发展的技术扶贫。
(三)加大对文冠果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不断提高对文冠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畅通销售渠道,提高其附加值。
(四)结合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适当提高造林补助标准,鼓励文冠果适生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油料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