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水旱灾害资料等级量化方法述论
——以《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为例

2020-03-10 05:49陈业新
关键词:图集气候气象

陈业新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一、 水旱灾害资料的等级划分及其意义

水旱灾害即洪涝、干旱灾害。气象学界通常将降雨的多年平均值视为正常现象,而超过或低于均值则称作涝或旱。(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旱灾害[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水旱灾害有规模大小、程度轻重之分。造成数人、数十人死亡与数百人乃至千人死亡的水旱灾害,显然是两个不同量级的灾害。但若简单地按灾次统计的办法,分别将之记作1次灾害,明显不当。因此,现代灾害研究要求对灾害进行等级划分。灾害等级即灾之成害等级,是对灾害程度进行的等级量化处理(2)“灾级即灾害级别或灾害等级。它是对区域灾情定性定量的描述及对比,是对区域灾情轻重程度的确定。”郭强,陈兴民,张立汉.灾害大百科[M].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1091.,就是根据一次灾害事件或一地某时段内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将灾害划分为若干等级,以便对不同类型、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进行总体对比,简明、清晰地反映灾情。(3)高庆华,马宗晋,张业成,等.自然灾害评估[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7: 前言,5.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灾害,除少数存有实物遗迹之外,绝大多数是以定性的文字描述载记于各类文献中。研究历史水旱灾害情状,需要按照现代灾害学研究的等级量化要求,以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基础,根据文字记载中的有关描述,从水旱状况及其社会影响程度等方面,对灾害的量级做出判断,确定其等级大小,进而将定性描述文字转化为定量性数字,实现文献资料的数字化转换,从而对历史灾害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历史水旱资料的等级量化,不仅是现代灾害学研究的要求,也是历史灾害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

国内关于历史灾害的研究滥觞于1920年代,以竺可桢、邓拓等为首的前辈学人及其研究,开中国灾害史研究之先河;此后,经1950年代徐近之、1980年代末李文海等学者的努力,时至今日,灾害史研究已成为国内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群体规模较大,成果丰富。然而,与气象、地理、灾害学界对历史水旱灾害资料进行等级量化的常规做法相比(4)盛福尧,周克前.河南历史气候研究[M].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0: 20.,史学界关于历史灾害研究亟待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忽略历史灾害资料的等级量化工作。史学界在研究历史水旱灾害情状时,基本停留于简单的灾次统计和罗列史料层面(5)目前所见,仅有极少数研究者在水旱灾害等级划分方面有所作为,且不少在方法上多因袭《图集》成法,笔者在此基础上亦曾做过探讨。具体参见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70-175.冯贤亮.旱魃为虐: 清代江南的灾害与社会[M]//李文海,夏明方.天有凶年: 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北京: 三联书店,2007: 202-211.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M].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23-29.苏新留.水旱灾害等级序列的重建与时空分布[M]//曹树基.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6-93.张小聪,黄志繁.清代江西水灾及社会应对[M]//曹树基.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8-125.陈业新.清代皖北地区洪涝灾害初步研究——兼及历史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问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 14-29,86.,且限于篇幅,为说明或强调灾害的严重性,有关成果片面地选取极端灾害事件为例,难免存在以点代面的弊端,历史的真相往往因此被湮没。这一结果,既与史学探索历史灾害规律的研究目的背道而驰,也致使史学工作者就此而开展的灾害史研究,不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所重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灾害史研究中史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界的广泛交流和协作,进而影响了灾害史研究成果的质量,掣肘了灾害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因此,从深化历史灾害研究的角度而言,对历史灾害资料进行等级化处理不仅意义极大,而且迫在眉睫。

二、 《图集》水旱灾害资料等级量化方法的考察

1. 背景

对历史水旱灾害资料加以量化处理的方法较多(6)陈业新.1960年代以来有关水旱灾害史料等级化工作进展及其述评[J].社会科学动态,2017(2): 37-57.,综合为其一。该法是综合自然、社会等指标,对记载历史水旱灾害的资料加以等级量化。其法所据指标多元、要素多重,方法合理,所定灾害等级和据此开展的历史水旱灾害分析结果相对可靠,对研究区域历史水旱灾害具有启发意义。综合法滥觞于1960年代(7)萧廷奎,彭芳草,李长付,等.河南省历史时期干旱规律的初步探讨[J].开封师院学报,1961(11): 81-100,124.唐锡仁,薄树人.河北省明清时期干旱情况的分析[J].地理学报,1962(1): 73-83.萧廷奎,彭芳草,李长付,等.河南省历史时期干旱的分析[J].地理学报,1964(3): 259-276.蒋德隆,严济远.长江下游地区夏季旱涝演变趋势的研究[J].地理学报,1965(2): 85-99.文焕然等.明清以来河南省封丘县旱涝的研究[M]//盛福尧,周克前.河南历史气候研究.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0: 156-187.,其研究者虽以来自气象、地理学界为主,但其视角和目的不一,有的则直接对历史旱涝进行灾害学研究,“为制定除灾增产措施提供依据”。(8)文焕然等.明清以来河南省封丘县旱涝的研究[M]//盛福尧,周克前.河南历史气候研究.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0: 156.

1970年代,历史水旱等级量化工作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是1970年代末历史旱涝等级量化体系的确立(9)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 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J].清史研究,2015(2): 67-82.。这一工作的开展,与其时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197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气候异常问题十分重视,要求气象学界加强气候研究并做好抗旱防涝工作。(10)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M].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7: 27.气象工作者从整理历史气候资料着手,以近500年气候为重点,全面开展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11)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 前言.,为此组织了两次历史气候文献整理“会战”,召开了两次全国气候变迁学术研讨会议。

第一次“会战”起于1974年,由中央气象局等组织,华北、东北10省(市、区)气象局参加,成果为1975年付梓的《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东北、华北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12)张家诚,张先恭,许协江.中国近五百年的旱涝[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 气象出版社,1983: 1.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前言。第二次“会战”由南京大学主办,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18省(市、区)气象局及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参加。“会战”持续1977年全年,突出成果有二: 一是分省编纂、由各地气象局负责出版的《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其中华东六省一市结集为《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出版;二是根据第一次“会战”经验和有关成果的方法,评定出代表华东等各大区的70个站点,划分其近500年旱涝等级。在收入北方地区“会战”成果后,主事者经商定制作了全国100个代表站点的500年旱涝序列总表,并逐年绘制1470—1977年的旱涝分布图——《全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草图)》,分发各地,征求意见。(13)姚瑞新,张德二.十九省(市、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整编会战工作初步完成[J],气象科技资料,1978(4): 39.张家诚,张先恭,许协江.中国近五百年的旱涝[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 气象出版社,1983: 1.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前言。作为“会战”结晶的《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存在不少问题,有人曾以华东地区为例,对其整理中存在的处置不当等,予以了列举指陈。参见牟重行.《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之我见[J].浙江气象科技,1983(1): 31-32.

两次会议分别为1975年的长沙“全国气候变迁及超长期预报会议”和1978年的无锡“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与会论文各以《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为题,先后于1977年、1981年付梓面世。(14)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2部文集所载有关论文中,探讨历史旱涝等级划分方法者不少(15)会议技术组撰有报告,就有关问题加以小结和讨论。具体参见: 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技术组.历史气候记载的整理和划级[J].气象科技资料,1976(7): 15-16.,其中关于旱涝资料综合量化定级的方法,或多得益于汤仲鑫的成果。(16)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等.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近五百年旱涝演变的研究[M]//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165.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4): 329-340.汤文以保定地区近500年旱涝研究为对象,首先统计了该地1951—1974年逐年降水量百位数,再根据文献记载的1470—1950年旱涝灾情,与年降水量标准百位数相对照,将文献中的旱涝分为20余种情况,并按一定比率,把保定近500年旱涝分为大涝(11.7%)、偏涝(23.5%)、正常(31.2%)、偏旱(21.7%)、大旱(11.9%)5个等级。(17)汤仲鑫.保定地区近五百年旱涝相对集中期分析[M]//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45-49.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技术组.历史气候记载的整理和划级[J].气象科技资料,1976(7): 15-16.这一工作思路和定级办法,后经改进,成为嗣后学界周知的中央气象局《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以下简称《图集》)采用的历史旱涝5等级法。(18)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2. 《图集》水旱灾害资料等级量化方法述论

《图集》(19)《图集》包括两方面内容: 1470—1979年历年旱涝分布图(511幅)、1951—1979年实测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119幅),以及全国120个站点510年的旱涝等级序列表。参见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说明.以历史气候干湿状况研究为目的,根据史料记载的春、夏、秋季旱、雨情及其出现的时间、范围、程度等,把历史旱涝分为1级-涝、2级-偏涝、3级-正常、4级-偏旱、5级-旱(见表1),结合史料,将灾害资料量化,逐年划分全国旱涝等级。(20)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说明.但因地域广大,各地自然、文献等情多有差异,“如果以每个县为单位,很难收集到逐年的资料,同时每个县均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史料亦有一些错记、遗漏之处”。(21)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等.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近五百年旱涝演变的研究[M]//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164.因此,《图集》在逐年划分全国旱涝等级时,根据各地气候特点、河流流域、历史沿革、文献记载丰富性等自然、人文因素或条件,以及便于使用的需要,在全国选取了120个站点,每一站点代表或相当于彼时区划1—2个地市级行政单位(即明清时1—2个府)的范围,包括数十个县不等。(22)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等.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近五百年旱涝演变的研究[M]//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164.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4): 329-340.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48.同时,为利于统一分析,代表站点基本为区域内史料较多的行政中心。如保定站包括保定地区的20余县,菏泽站包括菏泽、济宁2地区,安阳站则代表海河流域,包括安阳、新乡地区北部。(23)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等.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近五百年旱涝演变的研究[M]//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164.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4): 329-340.

表1 《图集》关于旱涝5等级的划分

《图集》还兼顾各级出现的频率: 1、5级各占总年数的10%,2、4级各约占20%—30%,3级约占30%—40%。但又指出,由于各地气候特点不同,各站点旱涝等级频率的分配亦不强求一致。考虑各地的地理特点,《图集》对河网低洼地带的“河决”、沿海地带一般的“海溢”“潮溢”等,以及客水过境造成的水害,一般不加考虑;而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农业丰稔等情况,则视作雨水充沛,定为2级。对于史料记载中断低于3年者,视作无灾,评为3级,但有时又参照邻近地区的等级而内插评定;中断超过3年者,则一律不定旱涝级别。(24)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说明.

《图集》的定级方法,系汲取此前学界成果、经中央气象局等单位共同努力改进的结晶。它一则确立了旱涝等级量化的标准,二则建立了全国120个站点的历年旱涝等级序列。该序列具有显著的均一性、比较性、稳定性、可靠性等特点(25)张德二.重建近五百年气候序列的方法及其可靠性[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 气象出版社,1983: 21-22.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 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J].清史研究,2015(2): 67-82.,对研究我国历史气候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图集》建立起每一站点的长期旱涝参数,有助于深入、系统研究我国近500年的气候干湿变化。(26)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51.张德二.重建近五百年气候序列的方法及其可靠性[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 气象出版社,1983: 17.《图集》确定的全国120个站500余年的旱涝等级序列,被学界作为基本代用资料而广为征引(27)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等.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1): 5-14.,进而对历史干湿状况及其特征开展研究(28)具体成果有如张家诚等.中国近五百年的旱涝[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 气象出版社,1983: 1-12.陈玉琼.中国近五百年的干旱[J].农业考古,1988(1): 300-307.;同时,《图集》旱涝序列也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自然环境背景,一些学者据此对中国历史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29)王业键,黄莹珏.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3-18.方修琦,叶瑜,曾早早.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7): 680-688.

其次,《图集》量化方法对区域历史干湿等级序列建构具有启迪价值,据此方法,一些研究者对相关地区的历史旱涝等级加以进一步的划分。如李克让等采用5等级法,划分了华北29个站点的旱涝等级,并据受旱范围,将旱灾年份分为局地旱、中等旱、大旱、特大旱、毁灭性大旱5种类型,进而勾勒了1520年代到1960年代间11个毁灭性大旱年的基本情状等。(30)李克让,徐淑英,郭其蕴,等.华北平原旱涝气候[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0: 84-89.

然而,毋庸讳言,仅就气象学研究的角度而言,《图集》在等级划分方面也存在诸如所据资料不全、方法失妥、规定不当等较为明显的缺憾。

其一,资料方面。文献数量的多寡及其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据其“说明”,《图集》资料来源以地方志为主。史料整编过程中,每县选晚近版本的县志一种至数种不等,然后以府志、通志等补充校正。《图集》共查阅地方志2 100余种,辑录史料约220万字。查阅文献规模貌似很大,条录文献数量亦不菲。然而,仅就地方志书而言,其问题较为显著者有三: 一为版本选择问题,《图集》以晚近版本方志为主的选择策略有失于当,因为有些县晚近版本的志书(如民国),由于其体例和编者的精力、视角或侧重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较早时期(如明代)文献中有关灾害记载采撷不够,从而导致不少灾害事件漏阙。二为利用文献数量有限。我国历史文献资料丰富多元,有关灾害记载也连篇累牍,西人据此而认为传统中国是一个饥荒的国度。(31)[美]瓦尔忒·西·马罗立.饥荒的中国[M].吴鹏飞译.上海: 民智书局,1929.若要系统整理灾害文献,并以之为基础,研究中国历史灾害或气候,必须全面搜集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考校。《图集》虽查阅方志2 000多种,但我国方志数量庞大,仅30年前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32)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M].北京: 中华书局,1985.一书所收就有8 000余种,《图集》查阅的方志数量,尚不及其1/3;且方志的利用也多限于《灾异志》等部分,忽略了如《人物志》《艺文志》等有关灾害的记载,史料选择的范围偏狭。全面、系统的资料是气候、灾害等历史环境研究的基础(33)周宏伟在评价有关历史气候研究成果时,对此曾有所论述。参见周宏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华南气候变化问题刍议——读《中国热带的小冰期及其环境效应》一文所想到的[J].中国史研究,2002(3): 155-162.,资料的丰富度与旱涝定级的准确度、旱涝状况研究的结果休戚相关。(34)杨煜达等将其西北地区千年旱灾序列研究中的旱灾定级结果和《图集》相对照,发现二者1470—1950年间各年份各区域的旱灾等级结果重合率为82.7%。未完全重合的原因,除研究目标不一外,重要的一条就是杨文的“资料丰度有所提高”,其研究所用资料中的灾害记录收集数量远多于《图集》所收记录。参见杨煜达,韩健夫.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的甄别方法研究——以西北千年旱灾序列为例[J].历史地理,2014(2): 10-29.三为资料利用问题。有学者曾就《图集》在合理利用资料方面存在的淡化“灾害社会性”问题而指出,《图集》过度关注雨情、旱情,“相对忽略了灾害形成、扩散过程中的社会因素,甚至将由社会因素所激发、加剧的灾害也统统纳入统计范围之内”,不仅极易导致灾害数据处理的“自然化”和“气候化”的弊端,而且存在“有可能夸大自然界的变化程度”的危险,结果造成评定后的气候情势与实际气候状况存在不小的差距。(35)夏明方.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J].史学月刊,2004(3): 16-18.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 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J].清史研究,2015(2): 67-82.

其二,旱涝5级制安排简单,且不甚合理。其旱涝等级仅考虑涝、偏涝、偏旱、旱的情况,没有考虑大灾和极端灾害(36)高建国对此有所阐述。宋正海,高建国,孙关龙,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27.,而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二者恰恰是对传统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灾害;另一方面,灾、偏灾的差异较难区分,不易准确界定。同时,从灾害学的角度来说,偏旱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灾害学研究一般不予重点关照。殆因如此,我们看到另一些成果在旱涝等级划分时,并未采用《图集》5等级法,而是舍偏灾、置大灾,其5等级分别为大旱、旱、正常、涝、大涝。(37)全国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技术组.历史气候记载的整理和划级[J].气象科技资料,1976(7): 15-16.

其三,《图集》等级划分是以代表站点为空间单位而展开的,但这一做法的弊端也很明显。第一,中国地域广大,自然、人文条件纷纭多样,绝非120个站点所能代表,且其站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以南也就是东亚季风地区。(38)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5(2): 33-74.另见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39-81.就此而论,《图集》尚有很多的空白点区域,为后续工作留下了大有作为的空间(39)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 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J].清史研究,2015(2): 67-82.,需要学界进一步搜集资料,填补空白。(40)宋正海,高建国,孙关龙,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28.丁一汇也指出了《图集》在西北选取站点少的“局限性”问题,而西北近500年旱涝图集的出版,则弥补了西北地区旱涝“气候灾害研究的一个空白”,同时也是对《图集》旱涝序列的“修订和增补”。白虎志,董安祥,郑广芬.中国西北地区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2008)[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10: 序,前言.同时,其旱涝序列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仅适于大区域或全国性旱涝分布变化特征的分析,对中小尺度范围的分析有诸多局限。(41)张伟兵,史春生.区域场次特大旱灾划分标准与界定——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例[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1): 19-23.第二,站点的选择还有很大的商榷余地。据其界定,区域站点一般选择史料较多者为代表,那么,那些史料较少地区或站点的水旱灾害真实状况则为其周邻史料较多地区的灾害情状所替代,但两地情况的一致性只是主观逻辑上的,客观实际情况可能未必如此,甚至南辕北辙。因此,代表站点的水旱只能说明该站点的情况,而区域行政中心的代表意义仅限于政治、经济或文化意义方面,从旱涝灾害的角度来看,以区域行政中心为代表站点的做法则未为允当。另外,《图集》所选站点有些还存在缺乏区域代表性问题。如安徽省境内,《图集》共选阜阳、蚌埠、合肥、安庆、屯溪5个站点,其中阜阳、蚌埠代表明代凤阳府和清时期颍州、凤阳、泗州等皖北地区。单从资料而言,蚌埠站点的选择,值得商榷。因为近代以前,作为凤阳一集镇的蚌埠(42)今之蚌埠,明代为凤阳、怀远、灵璧三县交界地。清乾隆十九年(1754),凤阳县在此设蚌埠镇;同治二年(1863),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隶凤阳府。民国时期,废三县司,改属凤阳县;1947年,蚌埠设市,脱凤阳县,直属安徽省。参见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7: 8,38-40.在地方志中并无详备的旱涝灾害记载,而凤阳等县志记载的有关旱涝灾害又不能简单地归之于蚌埠。可见,选择代表站点以折射全国近500年水旱分布的做法,其结果未必足以反映相对真实的旱涝情势。(43)夏明方.大数据与生态史: 中国灾害史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J].清史研究,2015(2): 67-82.

其四,《图集》一方面强调根据史料记载定级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人为地规定历年旱涝等级的频率,其做法自身即相互抵牾。自然灾害即自然变异,属自然界非常态的表现,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包括水旱在内的自然灾害发生频度,不可能呈所谓的正态或准正态分布。《图集》关于一个地区一个阶段内的旱灾频次等于涝灾频次、偏旱频次同于偏涝频次的规定,十分机械和荒唐,更难与各地实情相符。(44)高建国.中国灾害史料定量化综述[M]//宋正海,孙关龙,艾素珍.历史自然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4: 27-28.宋正海,高建国,孙关龙,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26-127.因此,根据文献记载定级后的历史旱涝序列,再按所谓的正态或准正态分布进行校正,主观赋予一定百分比,可谓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其五,《图集》以年度为单位,综合年内春、夏、秋旱涝灾情,以灾重者为定级依据;年内先后发生旱涝时,以夏季情况为主。该规定基本符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情况。如安徽1450—1949年间,87.6%的水灾、80%的旱灾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45)安徽省水利厅.安徽水旱灾害[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5-6.但此规定也有负面影响。因为文献中的水旱灾,并非都有年内发生时间(如季节、月份等)的记载,这部分仅书“旱”或“涝”而无发生时间说明的水旱灾,由于上述发生季节的规定,而往往被误认为发生于夏季。(46)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51.同时,以夏季为主的做法也过于绝对化,忽略了其他季节或月份灾害的影响。事实上,一些地区的春、秋旱涝对其农作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47)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J].地理学报,1979(4): 329-340.,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夏季的规定主要针对水稻而言的,其方法也仅适用于稻作地区,对旱作地区适用性不强。《图集》这一规定,主要源自其年度旱涝并计的模式。年内旱、涝混杂统计、定级,彼此影响,其定级结果因此有可能不尽符合实际。

其六,《图集》规定,同一站点代表范围内有旱有涝,以多数县份的情况为准;对于史料记载中断3年以下者,视为无灾,但有时会参照邻近地区等级内插评定。按照这一办法,个别或少数县份、年代的无灾、少灾或多灾、重灾或轻灾等情,往往因为其县数较少或邻近地区的情况而遭掩盖,且《图集》对哪些年份、哪些站点的旱涝等级是内插评定的产物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容易贻人以所有年份、全部站点的旱涝等级都是据实工作结果的假象。

其七,《图集》将西北干旱地区的农业丰稔作2级即“偏涝”处理,尽管这一做法可能基于史料中旱涝记载与实际雨量间具有一定联系的事实(48)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3: 49.,但其规定仍然经不起推敲: 首先,文献中的旱涝记载是就其最终结果而论的,如果其年成丰稔,则表明其地区该年降水正常,未对农业生产造成任何负面后果,其旱涝级则理当定为“正常”,不可罔顾实际而划作“偏涝”;其次,定级为“偏涝”也忽略了西北地区的农作物形态。众所周知,西北农业总体以旱作为主,作物具有耐旱性,若年内降水偏多,反而影响其年内收成,那么志书对此记载的可能就不是所谓的“丰稔”,而是“歉收”或“薄收”。因此,《图集》这一处理办法亦欠妥。

《图集》的定级方法,主要为借鉴保定历史旱涝定级法的产物。保定的方法是区域旱涝等级量化的阶段性探索成果,尽管该办法在当时全国气候资料整理、分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图集》把一个区域历史旱涝资料的分析方法,在没有明确依据和理论说明的情况下直接推向全国,其做法本身即考虑欠周。(49)宋正海,高建国,孙关龙,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27.所以在《图集》行世不久,曾有学者就明确指出,“会战”式整理出的近500年旱涝史料,由于“时间仓促等原因出现了不少错误与缺点”,虽然“气候史料对于那些时空尺度很大的异常气候最能反映真实情况”(50)盛承禹.近五百年旱涝史料的几点初步分析[G]//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 45.,但它在某些区域性、阶段性灾害研究中,由于存在诸多不足而缺乏适用性,因而此后一些学者因此在历史水旱资料等级量化工作方面仍坚持不懈地进行颇具可行性、启发性的探索。(51)具体可参见么枕生,盛承禹,卢文芳.我国东部近几世纪的旱涝变化[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4): 109-121.王邨,王松梅.近五千余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候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J].中国科学(B辑),1987(1): 104-112页.陈家其.从太湖流域旱涝史料看历史气候信息处理[J].地理学报,1987(3): 231-242.袁林.陕西历史旱灾发生规律研究[J].灾害学,1993(4): 26-31.杨志荣,邓兴.湖南省近500年洪涝灾害时空分布规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4): 76-83.赵景波,李艳芳,董雯,等.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6): 872-876.戴君虎,肖树芳,葛全胜,等.蒙元时期陕甘宁交界地区干湿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9(7): 839-849.

三、 结 语

水旱灾是气象灾害,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都能导致其发生。气象学界因此根据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对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情况进行考察。《图集》诞生的背景,决定了其旱涝等级量化的气象学视角,以及历史气候干湿即降水情状的研究目的,其旱涝5等级因此是用来“表示各地的降水情况”。(52)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1: 说明.对此,张德二曾说:“‘旱’、‘涝’的涵义有其含混之处,它常被理解为‘旱灾’、‘水灾’。所谓‘旱涝’的程度,往往被当作是灾荒的损失大小。然而气象上的‘旱涝’术语,应有其专业的涵义,即指雨量多寡而言,以往利用史料中的旱涝记载研究旱涝变化,其意亦在于研究干湿状况的变化,并非探究灾荒规律。徐近之整理的各省历史气候年表,亦着眼于干旱、久雨、洪水实况,而不是灾情,灾荒问题往往还涉及到社会因子”。(53)张德二.重建近五百年气候序列的方法及其可靠性[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 气象出版社,1983: 17.需要明确的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旱涝情况,并非所谓气象上的考虑,而是出于真实反映“灾荒问题”的目的,“所谓‘旱涝’的程度,往往被当作是灾荒的损失大小”的做法不存在什么问题,气象学界利用灾荒史料研究历史干湿情状则是学术研究的另一视角和目的。另外,与气象学“干旱”对应的名称是“湿润”,而非“洪涝”或“涝”,“洪涝”是灾害学的概念。因此,有学者曾从气候史研究的角度,将旱、涝名谓改做干旱、湿润,甚是。参见么枕生,盛承禹,卢文芳.我国东部近几世纪的旱涝变化[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4): 109-121.这一阐述表明气象学与灾害学关于历史旱涝研究的视角、目的具有很大不同,灾害学对历史旱涝的研究,主要从“灾”之“害”的后果(54)“所谓的灾害,是指当自然界的变异,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时,才称之谓灾害。”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19-27.,考察“灾”的生发和持续时间、波及空间、灾的大小及其影响轻重程度,以及社会与灾害间的相互关系等。视角、目的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彼此在相关问题认识与对文献记载处理和利用上的不同。

众所周知,降水多寡虽是旱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仅是其中一方面因素,即灾害学上的致灾因子。一个地区某时段的降水多寡是否导致水旱灾及其灾情大小如何,还与由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的孕灾环境,以及由人口、经济状况、水利设施等构成的承灾体攸关。这就是为什么将那些降水较少的地区称作干旱区而非旱灾区的缘故,因为气象学的干旱与灾害学上的旱灾是两个不同概念,干旱未必成灾,旱灾也不惟发生在干旱区,湿润地区也常常有旱灾甚至是大旱灾出现。(55)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分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 107.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等.中国水旱灾害[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9.

气象学、灾害学在旱涝灾指标选取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旱涝等级划分方面,前者主要考虑大气降水等自然因素;后者除降水等致灾因子外,还要虑及灾害后果等社会性因素。(56)这一区别可以干旱、旱灾为例而喻之。我国2006、2014年颁行的两个“标准”相关内容的差异,即清晰显示了气象学、灾害学在干旱、旱灾厘定的视角、要素、目的方面的不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干旱灾害等级标准[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气象学旱涝研究的视角和目的,决定了其某些规定、限定未必适用于灾害学的水旱灾研究。例如,在传统时代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情况下,年内降水时间与农作物生长时节不一致导致的水旱灾害,文献中常记作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对于此类相对复杂情况,气象学界从历史干湿研究角度,将这种旱涝记载并存且程度相当的情形作为雨量正常处理。(57)张德二.重建近五百年气候序列的方法及其可靠性[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技术集刊(4)·气候与旱涝,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18.但从灾害学研究的视角看,此法实属不当,因为无论水旱灾孰先孰后,毕竟产生了灾害后果,并且后果可能远较仅有水或旱灾严重,该地区先后2次罹灾,可谓雪上加霜。又如,在灾害形成与发生机制上,水涝灾通常有两种情形,即本地大气降水引发的雨水型洪涝灾,以及河网低洼地带“河决”、沿海地带的“海溢”、客水过境造成的水害,也就是说一些水灾并非本地降水所致。气象学从气候干湿研究的目的出发,将后一情形排斥在外,不予定级。但该限定也显然不适于灾害学的研究,因为这类涝情毕竟最终造成了“害”的后果,而且这类情况在一些地区某些时间内还特别突出。例如,因客水过境造成水灾的情况,在明清时期黄淮一带就是司空见惯。据有关统计,明清两代500余年间,淮河流域有近200年次的洪涝灾害与黄河客水南泛相关(58)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261-269,322-326.,若按气象学研究的限定,将这部分水灾排除在统计之外,势必给人以此间该流域洪涝灾害较为稀少的印象。很显然,这一结论不仅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而且缺少了200余年次的洪涝灾害,我们就根本无法理解明清时期文献中有关皖北等地“十年倒有九年荒”的记载,也就完全不能正确地认知其间的区域社会变迁。因此,气象学由其研究目的而决定的有关历史旱涝资料等级量化指标的选取和限定,对灾害学视角下的等级量化不完全具有适用性,再加上存在前述几方面的缺憾,客观上要求灾害学关于历史水旱灾害资料等级量化方法,应在借鉴、吸收气象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进而推动灾害史研究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图集气候气象
气象树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世界抗疫图集
首创数娱和平精英电竞大赛现场图集
2019中国玩具、婴童、幼教和授权四展图集
大国气象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动物打呵欠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