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时代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影响着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如今,受教育者重要的学习途径变成了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各种智能通信设备。本文基于徒手表现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成果,就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对该课程的教學改革和方法路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艺术修养;课程体系;教育资源建设
引言
徒手表现作为一门展现设计学者内在功底的重要学科,一直深受重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应利用该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让传道授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本文就该课程的一些信息化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资源进行探索。
一、教学现状分析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现状和内容分析
手绘是设计效果最直接、快捷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如今,传统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现教学跟不上市场运用的状况。学生在学校内所学的手绘内容在课程内会给予学生十分充足的准备和完成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手绘工具的不便捷性和对时间的消耗性使学生在工作之后对手绘设计的使用少之又少。在计算机软件表现技法迅猛发展的今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弥补系统化、信息化教学在徒手表现课程中的短板,利用科技进步为大众开辟的广阔空间,打破它们之间的壁垒,以更加自由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以此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则显得更为重要。
高职学校艺术类的招生来源大多都是文理兼收,艺术基础薄弱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尽管有了低年级的基础学习教育,但在高年级的设计类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大难题,即学生审美能力薄弱,设计作品的质量差强人意,因此导致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减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设计与艺术的美学涵养不足,自身的美学知识储备不丰富,艺术修养薄弱。解决办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艺术涵养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融合与联系的方式进行教学。使表现技法教育与美学内涵培养之间不再单一独立, 将其组成融汇穿插、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课程体系。
(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育的根症在于手绘表达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在教育内容中并未做出明显的规避与改良。传统手绘设计的表达速度较慢,作品修改起来也极不方便,若是对作品有了新的想法想要进行修改,就要重新进行绘制。电脑制作时想要调整滤镜,移动鼠标可以在短短几秒就能制作出满意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时,现场手绘表现的信息量较小,耗时长、资料不够丰富、使用起来也不便捷。电脑则拥有强大的储存功能和敏捷便利的操作技术,让设计工作者能够便捷的找到所需资料,快速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教学课程模式和教学体系方法改革
(一)信息化课程模式
徒手表现类课程教学应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教学与原课程体系融合起来。将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划分,构建完整连贯的教育模式。利用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方法,让各个课程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优化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培养受教育者独立自主、团结协作的终身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积极作用。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式的多种可能性,改变学生单一的思维模式。让课程学习与信息化系统教育形成良好的结合,从而得到一套系统而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信息化教育改革
高职设计类学生的徒手表现系统化课程体系由建筑初步、素描与色彩、透视原理、建筑速写和马克笔表现手法课程组成。鉴于徒手表现类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对教育方式进行分解、优化和重组,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内容更加科学、连贯和系统化。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各个单元之间融会穿插的有机联系,对各个单元进行模块分类处理,来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以此完成徒手表现类信息化教育的改革目标。
(三)教育资源建设
如今互联网课程教育为老师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网络课程表现出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学习不受时间、地点、进程的局限,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能及时查缺补漏和随时强化巩固学习的内容,让教育资源得到了重要补充和积极拓展。但目前,徒手表现类课程体系资源库的建设目前并不完整,课程知识点过分琐碎,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体系。因此, 在做徒手表现类的课程资源库建设时,要对新课程体系做出系统化的建设。建立微课资源库可以将资源集中化,当资源被系统性的整理归纳之后,便于教师与学生自主性的选择所需的知识内容。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还可以实现跨时间、跨地点、跨职业、跨年龄的互助式教研。教育资源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它的开发和使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同属“输出”和“输入”的助力器。
(四)艺术内涵的培养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信念。但现在的学生在艺术创作时,甚至出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同学,经过一些机构的模式化教育,表达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逐渐丧失了艺术感受,留下的只有如同机械的技巧能力,这让我们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新的教育形式应尝试将手绘表现与电子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设计思维、独立创新的能力拥有充足的时间来蓄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结语
教育改革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人才的培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实力为目的,进而拓展教学平台,组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及创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是一条铺满石子的路,让这条路的路面愈加平整是作为教育者不可逃避的责任。
作者简介:
邹思婧(1986-)女,汉,重庆,单位: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艺术。